歷史上的痞子皇帝,為解自己心頭之氣給自己的親侄子封“無飯侯”

說起中國第一位封建王朝皇帝,那自然是秦始皇了,但是中國第一位太上皇是誰呢?

那便是劉邦的父親劉太公了,又名劉煓。平民出生的劉太公一共生了4個兒子。

歷史上的痞子皇帝,為解自己心頭之氣給自己的親侄子封“無飯侯”

這裡就有一個有趣的點,在古代,命名有“伯仲叔季”這樣的排列方法,劉邦排第四,所以又叫劉季,也就是劉四的意思。

大兒子劉伯很早就去世了,只留下了兒媳和一個兒子劉信。從小劉邦就是那種遊手好閒,好吃懶做的混混,經常帶自己的朋友到嫂子家裡混吃混喝,因此嫂子對這個劉邦也是比較記恨。

歷史上的痞子皇帝,為解自己心頭之氣給自己的親侄子封“無飯侯”

一次,劉邦帶著自己的朋友來到嫂子家裡吃喝,看到劉邦來了,嫂嫂便用飯勺把鍋底掛的吱吱響,意思是你看,鍋底都刮響了,沒飯了。

劉邦只好讓自己的朋友離開,在劉邦回來揭開鍋蓋後,發現鍋中還有好多羹,便時分不開心,從此記恨了自己的嫂子。

即便是後來劉邦稱帝,大封侯爵的時候,自己嫂嫂的兒子劉信,也沒有封得王侯。

歷史上的痞子皇帝,為解自己心頭之氣給自己的親侄子封“無飯侯”

劉邦稱帝后對自己父親是非常好的,每天都會去拜見自己的父親,噓寒問暖,雖然自己已經是一國之君,但是劉邦還依舊非常聽自己父親的話。

有一次,劉太公給自己的親孫子劉信求情說:“你看,跟你征戰沙場的,自己的親朋你都多少封了官職,為何偏偏給自己的親侄子啥都不給呢?你還是沒有改掉你身上的那個脾性。如今你已經是一國之主了,應該大度一點。”

歷史上的痞子皇帝,為解自己心頭之氣給自己的親侄子封“無飯侯”

劉邦很尊敬自己的父親,於是就象徵性的給劉信封了一個“羹頡侯”。

這個封號很有意思,在當時,所有的諸侯封號,都是用地名或者是功勳封號的,唯獨這個羹頡侯。為的就是報復自己的嫂子,讓她不要忘記那次拿飯勺挖鍋底的事情。

從這件事可以看出,劉邦也是一個非常記仇,有點小心眼的人。

歷史上的痞子皇帝,為解自己心頭之氣給自己的親侄子封“無飯侯”

其實在劉邦打天下的時候,劉信也曾跟隨南征北戰,雖然沒有做出什麼大的貢獻,但是征戰多年也不是苟且偷生,不為正義的小人。

你們覺得劉邦這樣對劉信合適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