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續漢族的英雄——至今鮮為人知

說起民族英雄,我們會想起大漢支柱衛青和他那如流星般劃過歷史天空的外甥驃騎將軍霍去病,會想起笑談渴飲匈奴血,壯志飢餐胡虜肉的岳飛,會想起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甚至會想起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橫戈馬上行的戚繼光,以及揚州城下的史可法,臺灣島上的鄭成功,確實,這些人都是我們民族的影響。他們或轉戰千里,橫掃大漠哦;或鞠躬盡瘁,護我神州,或於生死之際一生正氣,或在存亡之邊堅守城池。他們的名字永遠被人傳頌,他們的事蹟早就成為民間佳話。但有那麼一個人,他在歷史上最黑暗的時刻,在文明被野蠻征服,在漢族生死存亡之際,依靠一己之力,奮起反抗。雖然失敗了,雖然有人說他殘暴弒殺,但如果不是這個人,漢族的歷史或許已經不是今天這樣了,他就是武悼天王--冉閔。

延續漢族的英雄——至今鮮為人知

民族脊樑

冉閔是五胡亂華時期冉魏政權的創立者。起初為後趙皇帝石虎樣子,年少成名,勇猛無敵。公元349年,冉閔在後趙內亂中,誅殺孫伏都,劉銖等人,隨後頒佈了著名的殺胡令,六夷凡敢動用兵器者,一律誅殺。一天之內,斬殺胡人數萬,後冉閔親率趙人屠殺胡羯,羯族幾乎滅族。其後,冉閔誅殺石鑑,建立冉魏政權。350年,冉閔率大軍進攻得知石鑑的石祗,後被石祗聯合慕容儁,姚弋仲擊敗。期間冉閔派使者到長江邊聯繫東晉,希望東晉共同出兵討伐胡人。未得回應。

延續漢族的英雄——至今鮮為人知

冉閔

352年,前燕(慕容復想光復的大燕國就是從這來的)慕容儁先後佔領幽州、薊州,兵鋒直指冀州,冉閔率兵出征,與前燕名將慕容恪相持,冉閔先勝後敗,陷入重重包圍,兵敗被俘。貢此戰冉閔一人殺了三百餘人,獻歷史上最出名的四大百人斬之一(另外三人是項羽、楊再興、夏魯奇)。

被俘後,冉閔對著慕容儁喊出了歷史最強音之一:天下大亂,爾等夷狄之族,人面獸心,尚意欲篡位,我一世英雄,何不得稱帝。慕容儁大怒,後冉閔被送到龍城,被殺於遏陘山。傳其死後, 山左右七里草木全部枯萎,蝗蟲大起,自五月起天旱不雨,直至十二月。慕容儁派使者前往祭祀冉閔,諡號為武悼天王,當天降大雪。

站在今天的角度看,冉閔殺胡令確實有違人道主義,不利於民族團結。但是在當時,那個漢族最黑暗的年代,五胡亂華,十六國並起,漢族正統東晉偏安一隅。北方的漢人被當做雙腳羊,漢族人口將至500萬,到了滅族的邊緣。在那樣的時代,面對外族的入侵,身為華夏的一份子,都應該站起來反抗,面對那些尚未開花的野蠻民族,唯有反抗才能保證我們的文明不被踐踏,民族得以生存。冉閔的一生雖不成功,其殺胡也有這樣那樣的原因,但他在最危機的時刻喚醒了漢人血性,他於衛青、霍去病、岳飛、文天祥,以及那些抗日英雄一樣,都無愧民族英雄之名。

先進的文明終究無法被政府,而我們中華文明更是有著無比強大的生命力和包容性,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那些曾經給我們帶來困擾和傷害的民族,最終也是融入了中華民族的家庭。俱往矣,看歷史,不僅僅要在今天的角度去理解,更應該從當時的具體情況去看,那個時代的人面,們,面臨著什麼,處在什麼樣的環境,這樣,我們的眼光才能從平面的當下,上升到立體的古今,才能更多的從過去的歲月裡汲取營養,為我所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