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婚娶会唱

壮族不仅“咎歌为婚”,而且以唱歌贺婚。如明人王济《君子堂日询手镜》载云:土俗婚嫁有期,女家于附近村请能歌男妇一、二十人或三、四十者,至期同男舁轿至,众集女门。女登轿,夹而歌之,互相应答,骥笑而行,声闻数里……若僻远村落,则新妇徒行,歌者如附郭,其俗尤不可观。又,清康熙《西隆州志》(按:西隆即今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有载:


  西隆古百越地……遇有婚嫁喜事,饮毕席地而歌,一人唱乏,数人和之,不知所歌何名。
 

壮族—婚娶会唱

至近代,此俗仍于乡间盛行。在柳城县,“遇有婚嫁,亲友亦尝登门聚歌通宵”。在横县,“当新嫁娘出门时,男家的客郎和女家韵送嫁姨,就互唱山歌,随行随唱,一直唱到村边。”“晚上,那边的送嫁姨和这边的客郎,开堂唱山歌,有的唱到夜半,有的唱到天光”。
  这种婚嫁歌唱,既是婚仪的组成部分,又是亲友庆贺的一种方式。在成礼当晚,人们便与女方的送嫁娘对唱,遂成喜庆歌会。而在新婚之夜,人们之所以唱歌通宵达旦,又与旧时壮族的邱不落夫家”婚俗有密切关系。送嫁娘一夜陪着新娘,次日清晨,又一起返回娘家,男家的陪郎歌手,还要唱歌送行。

壮族—婚娶会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