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國民政府向日本本土投放百萬傳單的行為

引言:

自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日本霸佔中國東三省,到1937年7月7日的盧溝橋事變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國民黨領導的國民政府不斷失利,節節敗退,截止到1937年12月13日包括上海、南京在內的多個城市都被日軍佔領,次年5月國民政府在徐州戰區組織的徐州會戰雖然也取得了臺兒莊大捷等勝利成果,但是最終以失敗而告終,被佔領的城市遭到日軍瘋狂的屠戮,一時間整個東北、華北等地區都陷入水深火熱之中,面對這樣的現狀,國民政府需要作出適當的反擊才能給國民一個交代,為此經過國民政府高層的一致協商對日本發動了一場投放百萬傳單的“人道遠征”,以期達到威懾日本人和給本國國民一個交代的目的。

探究國民政府向日本本土投放百萬傳單的行為 | 一場“人道遠征”

那麼這場遠征為何會被稱為“人道遠征”,最終有沒有達到預期的目的,對抗日戰場的戰局有沒有產生影響?

一、遠征的經過

我們先來了解下這場遠征的大致經過:

1.遠征計劃的制定

面對戰事的不斷失利,早在1938年3月蔣介石就有了對日本進行反擊的計劃,但是面對日軍強大的軍事力量,蔣介石所能依靠的只有空軍對日本本土的襲擊,為此蔣介石制定了《空軍對敵國內地襲擊計劃》,這次計劃主要內容是派轟炸機前往日本的軍事重港“佐世保軍港”以及工業重鎮“八幡市”以期望達到削弱日軍軍事和工業力量的目的。

2.空襲飛機的抉擇

針對這次空襲敵國的計劃,有一個很大的問題需要解決就是空襲的飛機哪裡來,有人會說,國民政府當時的軍事力量雖然不比日軍,但是幾架飛機總是有的吧?為什麼為飛機發愁呢?

  • 一則:當時的國民政府在多次戰爭失利後,大部分飛機和機場都被日軍摧毀或佔領,所以能用的轟炸機以及機場寥寥無幾。
  • 二則:當時距離日本國土最近的機場寧波機場,兩者之間的的來回距離接近2000公里,雖然對現在的轟炸機來說不算什麼,但是對當時的轟炸機航程滿足要求的也只有國外的德國亨格爾重型轟炸機和美國的馬丁B-10重型轟炸機,處於安全考慮,最終經過一致協商選擇了速度較快的美國馬丁轟炸機。

3.空襲飛機的駕駛問題

選好了飛機,飛機的駕駛問題又出現了,因為美國的馬丁飛機在當時購買時就有條款規定僅限美國飛行員駕駛,這幾個美軍駕駛員大都是美軍退役的駕駛員,被國民政府以僱傭的名義請來的,自然他們眼裡只有錢,當蔣介石找到他們協商這次遠征時,他們開出了是飛機價格兩倍的駕駛費用10萬美金,這在當時可算是天文數字了。

探究國民政府向日本本土投放百萬傳單的行為 | 一場“人道遠征”

面對美國飛行員的無理要求,以及考慮到用外籍飛行員駕駛飛機去轟炸如果失敗被捉被發現,難以起到所謂的“振奮民心”的效果,反而貽笑大方,不好給國民交代,蔣介石決定委派國民政府空軍上尉徐煥升去解決這個問題,徐煥升是個外語通,因為曾今在國外留學過,便利用自己一口流利的外語和這幫美籍飛行員套近乎,混熟之後徐煥升一直以飛機工程師的身份留在武漢王家墩機場,等待機會,經過籌劃在3月16日這一天,徐煥升假報防空警報,讓美籍飛行員將飛機開到成都鳳凰山機場以躲避日軍的轟炸,美籍飛行員在迅速駕駛馬丁轟炸機到達鳳凰山機場後,絲毫沒有察覺的就前往駐地休息了,此時的徐煥升便下令國民政府的接應人員立刻控制住飛機,不允許任何人靠近這幾架轟炸機,次日當美籍駕駛員來到飛機處時都蒙了,和徐煥升爭執,但是徐煥升拿出密令,這些飛機由他接管,美籍駕駛員無奈之下也能接受,最終被國民政府以作戰不力,軍紀渙散為由遣送漢口解散,國民政府取得了馬丁轟炸機的駕駛權。

4.炸彈被換成“紙片”

拿到轟炸機的駕駛權後,蔣介石國民政府在開心之餘迅速組織了一場會議,商議用什麼炸彈襲擊日本本土效果最好,這不商議不知道,一商議就發現了一個很尷尬的問題,轟炸機的載重只有一噸左右,為了續航光機油得佔據半噸的重量,剩下來的半噸空間只能放當時當量最高的炸彈兩枚!這就讓所有參會人員都很頭疼了,兩架飛機也就是四顆炸彈,這樣的殺傷力對日本遠征有沒有意義,就在這時時任航空委員會委員的錢大鈞提出將炸彈換成反戰的宣傳單頁的想法得到大家的一致認可,於是這場轟炸遠征就變成了“人道遠征”,在國民政府看來不僅僅顯示人道主義還能起到思想威懾。

5.空襲計劃實施

一切準備就緒後,徐煥升帶領八名機組人員,駕駛兩架馬丁重型轟炸機,在5月19日深夜23點30分歷經三小時左右在凌晨2點40分到達日本本土上空,在沒有被日軍發現的前提下,開始投放數百萬份傳單,並安全返回,傳單的大致內容有如下幾類:

探究國民政府向日本本土投放百萬傳單的行為 | 一場“人道遠征”

《告日本國民書》、《告日本勞動者》、《告日本士兵書》等,這裡筆者列述幾個大致語段:

“我國空軍飛臨貴國上空,無意傷害貴國人民,意在告知貴國人民,貴國軍閥在我國領土做著怎麼樣的罪惡行為”

“滿洲是日本的生命線,只要滿洲到手,就民富國強,貴國政府一直都是這樣對民眾說,但是佔領滿洲已經有七年時間,在這七年時間裡面,日本民眾得到了什麼?只有沉重的賦稅,昂貴的物價,貧困與飢餓,疾病和死亡罷了”

“貴國再不聽勸誡,那麼百萬傳單將換成千噸炸彈”

從內容看大致都是讓日本民眾知道戰爭真相,號召日本民眾和平反戰,以及威懾日本民眾。

二、遠征的影響

1.對日本的影響

那麼這次遠征到底有沒有達到預期的目的對日本民眾產生影響呢?

在筆者看來微乎其微,為什麼這麼說我們一起來了解下,當時日本做出的反應:

一方面,在5月20日一早,日本政府便下令禁止民眾私自留存傳單,私藏的會受到懲罰,必須全部上繳,上繳多的還有獎勵。

另一方面,當時的日本報社這樣寫道《支那的怪飛機在九州出現,散發反戰傳單後遁走》,在徐州會戰大勝之時,這種舉動是一種擾亂我國的兒戲,民心根本不會因此動搖。

那麼這是不是日本高層故意這樣安排的說辭呢?筆者看來在日本民眾被濃厚的軍國主義思想影響下,對待傳單,可能也只有極少數人受到這份傳單的影響,這一舉動反而更加刺激了日本民眾的好戰情緒。

2.對國民黨國民政府的影響

探究國民政府向日本本土投放百萬傳單的行為 | 一場“人道遠征”

在蔣介石國民政府看來,這次對日本的遠征能全身而退,實在是大快人心,打破了日本本國國土不可侵犯的宣言,那麼這場“人道遠征”不僅僅一定程度鼓舞了國民士氣,更重要的是鼓舞了蔣介石國民政府高層,讓國民政府高層能對抗日戰事的節節敗退有一個交代。

3.客觀角度看待這場“人道遠征”的影響

首先我們來看下西方媒體是如何評價這次事件的,根據美國路透社當時的評價“日本一向自大,認為自己的空防只是針對美國和蘇聯,對待中國的空軍根本無所畏懼,但是這次事件,實實在在的打臉了自己,被中國悄無聲息的投放了百萬傳單,實為壯舉”;英國報紙說到“日本人固若金湯的空防,只不過是貽笑大方罷了”。

筆者看來西方的報紙說法有一定的道理,打破了日本空防的不破神話,但是對當時的抗日戰事有什麼幫助呢?當時的中國東北華北地區大部分都已淪陷,日軍不可能因為這一份傳單就被威懾到,所謂的振奮國民士氣更是談不上,比如徐州會戰中,我國民眾對待抗日捐物捐錢的自願行動可是從沒有衰減過,一直是強有力的後方,為我國抗日將士提供最強大的保障,蔣介石國民政府的這次“人道遠征”的成功最大的影響就是給自己不斷失利一個交代,給西方盟國一個交代。

三、小結

國民黨領導的國民政府在當時這種依靠“英美”,依靠“人道義理”的抗日行為,在筆者看來是極為幼稚的,要想在殘酷的戰爭中拯救國家、拯救百姓,就得從自身的改變做起,不斷尋找自身存在的問題,修正提升自我才能與敵一戰,當時的國民政府內部的派系之爭、官員不作為浪費了“黃金十年”的發展,落後免不了就要被捱打,所謂的“人道”在當時的戰爭背景下,沒有實力就是“空談”。

參考文獻

《抗日戰爭的細節》.魏風華

《中國抗日戰爭全記錄》.李繼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