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斐爾逝世500週年

拉斐爾逝世500週年| 人生尾聲仍風流成性

在1518年到1519年,也就是在他去世前一年,他還給教皇利奧十世畫過一幅肖像,邊上是兩個紅衣主教,一個是朱利亞諾·德·美第奇,還一個叫路易茲·德·羅西,兩個紅衣主教陪伴著他。

拉斐爾逝世500週年| 人生尾聲仍風流成性

▲ 拉斐爾,《教皇利奧十世和兩個紅衣主教》,1518-19年,木板油畫,154x119cm,佛羅倫薩烏菲茲美術館

看這件作品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如果利奧十世站起來,比那兩個人高大的多。但在這裡放在畫面中間,我們卻並不覺得難受。畫面的安排很巧妙,中間突出的是利奧十世,邊上的兩個人,如果他們倆站到他身邊的話,利奧十世就變得矮了。 這樣的處理,他們跟利奧十世處在同一個畫面裡,既凸顯了教皇尊嚴,兩個人又得以很直接的表現,所以拉斐爾在構圖上很講究,但同時也告訴我們,他並不一定完全按照所謂真實的人體結構和比例,他可以把人物縮小,為了畫面的要求,這是藝術品。

西斯廷禮拜堂裡的天價壁毯

教皇利奧十世還委託拉斐爾創造過壁毯。在1516年,為梵蒂岡的西斯廷禮拜堂。西斯廷禮拜堂在1512年由米開朗基羅創作完天頂畫以後,基本上就完滿了。一直到後來,米開朗基羅在裡面又完成了一幅

《最後的審判》。在這個時候,周圍牆壁上需要掛一些掛毯,由利奧十世委託拉斐爾來創作。當時是定了10件,但是拉斐爾最終完成了7件,7件的底稿,這7件底稿當時運到了比利時,在比利時布魯塞爾這個地方製造完成。

拉斐爾逝世500週年| 人生尾聲仍風流成性

▲ 英國倫敦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底稿後來幾經流轉,今天如果大家想看底稿,在哪?在英國倫敦的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專門有個拉斐爾房間(Raffaello Room),那裡收藏了拉斐爾全套的底稿。因為要擱到北方文藝復興的地方比利時去製造,那裡的羊毛織造業非常發達,在織造的過程中,材料和織造費用非常昂貴。根據記載,整個造價是西斯廷禮拜堂天頂畫的5倍。也就是米開朗基羅畫完了西斯廷禮拜堂天頂畫,只相當於錢的1/5。為什麼那麼貴?一個是織造工藝本身,再加上裡面有很多重金屬,比如金線等等。也就說,這5倍不是被拉斐爾拿到了,拉斐爾拿到的設計費其實並不多,但是整個成本造價非常昂貴

這個事情被當時的法國皇帝弗朗索瓦一世知道了,然後英國國王亨利八世也聽說了這件事情,所以當時他們就分別委託他織了好幾套。保存在梵蒂岡的作品確實特別不幸,在1527年

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帶兵南下,洗劫羅馬,有好多件都被燒燬了,梵蒂岡的反而不全了,完整的在外面。所以到20世紀的時候,舉辦了一個完整的展覽,作品是借的,有時想想也是很有趣的一件事情。

拉斐爾逝世500週年| 人生尾聲仍風流成性

▲壁毯, 《捕魚的奇蹟》(The Miraculous Draught of Fishes),約1519年,490x441cm,現藏於梵蒂岡博物館

其中這7件裡有一件《捕魚的奇蹟》(The Miraculous Draught of Fishes)

,稿子就存在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可能由於織造工藝,織造完的壁毯跟稿子是左右反的。上面這個是壁毯,織造成的,下面是畫稿,畫稿跟壁毯是等大的,所以這是一個等大尺度的稿子。一共7件。

拉斐爾逝世500週年| 人生尾聲仍風流成性

▲拉斐爾畫稿, 《捕魚的奇蹟》(The Miraculous Draught of Fishes),蛋彩畫,360x400cm,現藏於英國倫敦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


在拉斐爾人生的最後,他完成了一幅作品《基督變容》(The Transfiguration),在基督的身邊出現了摩西和伊利亞的形象,門徒都被場景驚呆了。基督變容的神蹟醫治了很多病人,其中有一個小啞巴突然開口說話,大家認為是基督變容的神蹟所導致。所以在這個畫面裡,同樣分成了上下兩個部分,底下代表了門徒們、信徒們,上面的是耶穌基督變容的場面。

拉斐爾逝世500週年| 人生尾聲仍風流成性

▲拉斐爾,《基督變容》,1518-20年,木版油畫,405x278cm,現藏於梵蒂岡博物館,在基督身邊的是摩西和以利亞,跟隨他的是彼得、雅各和約翰。

根據記載,喬爾喬·瓦薩里(Giorgio Vasari)說,這件作品曾經在拉斐爾去世的時候,在他的靈柩前懸掛。但也有人認為這是不可能的,是後來完成的,他的學生在中間參與了很多部分。但不管怎麼樣,這是他生命最後的一件作品。

拉斐爾前派

根據記載,拉斐爾是個風流成性的人,他待人很溫和,風流倜儻,但是在個人方面,他風流成性。他有很多個情婦,他的去世可能也跟他縱慾過度有關,這是喬爾喬·瓦薩里寫的,說他縱慾過度,最後導致高燒,等於受了風寒,後來去世。

但甭管怎麼樣,他是一個美術上非常偉大傑出的畫家。他博採眾長,形成自己的風格,而這種風格到後來,影響到了西方學院派藝術。我們曾經舉過一件作品,韋爾內(Horace Vernet)的作品,在學院派大家更推崇的是拉斐爾的作品,這個也導致後來在19世紀中葉,英國出現了一個拉斐爾前派

拉斐爾前派什麼意思呢?那時大家反感拉斐爾了,一直都是照拉斐爾的風格,比如構圖要學他,造型要學他,色彩也得學他,大家開始厭煩。大家就說要到拉斐爾之前的繪畫裡去尋找靈感。所以拉斐爾前派出現了,也是導致後來很多前衛藝術家反對學院派,當然不是光反對拉斐爾,主要反對這種僵化固化的教學模式

英年早逝,拉在西方美術史上地位不可撼動

但不管怎麼樣,拉斐爾在西方美術史上的地位是不可撼動的。今天如果我們沉下心來,認真真重新去品讀每一件拉斐爾作品,我們還是能夠感受到,他在

構圖方面、掌握人體動態方面無與倫比的才華,那是很難超越的。

拉斐爾是在37歲去世的,有很多迷信的說法,說37歲對畫家是一個不吉利的年齡。確實我們知道梵高是37歲去世的,著名畫家圖盧茲·勞特累克也是37歲去世。前面還有比如泰奧多爾·夏塞里奧、 華託等等,但今天看來當然是個巧合,因為藝術家太多了,這樣的年齡去世,英年早逝的肯定不乏其人。

拉斐爾確實是值得我們紀念和懷念的藝術家。明年就是拉斐爾逝世500週年,估計可能美術界又會躁動起來了。


拉斐爾逝世500週年| 人生尾聲仍風流成性

▲巴特洛米奧修士,《聖母瑪利亞在聖貝爾納面前顯現》,1504年,213x220cm,現藏於意大利烏菲茲美術館

剛才我們談到的是,拉斐爾在吸收了達·芬奇、米開朗基羅的繪畫風格之外,他還受一個人的影響,就是巴特洛米奧修士(Fra Bartolomeo)。這個人主要生活在佛羅倫薩,對拉斐爾的影響主要在色彩方面,他的色彩比較柔和。這裡面舉了他的幾件作品,比如《聖母瑪利亞在聖貝爾納面前顯現》(Vision of St Bernard with Sts Benedict and John the Evangelist)這件作品,是宗教神話傳說裡的作品,在對畫面空間、色彩的處理這方面,巴特洛米奧修士對拉斐爾的影響很大,特別是色彩

拉斐爾逝世500週年| 人生尾聲仍風流成性

▲《聖母瑪利亞在聖貝爾納面前顯現》作品細節

反過來,拉斐爾作為回報教給巴特洛米奧修士,他一直忽略了什麼?就是透視的運用。透視法是拉斐爾教給巴特洛米奧修士,巴特洛米奧修士教給他怎麼使用色彩,這兩個人也是互惠的。

所以你看,拉斐爾的一生先受教育與於佩魯吉諾,我們可以感受到他曾經學過北方文藝復興繪畫的作品;他又接受達·芬奇的影響,從米開朗基羅那裡也學到了很多;然後他還從巴特洛米奧修士這裡學到了對色彩的運用。正是這種廣泛的吸收,不斷的積累,形成了拉斐爾獨特的風格,這可能也是給今天藝術家一個很重要的啟示。


本節內容就到這裡。如果你願意解鎖30+文藝復興名家圖鑑,想要學會從不同角度欣賞名畫、建築、雕塑,期望梳理出完整的文藝復興邏輯線條,暢遊世界各地的博物館、教堂,那麼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收聽中讀課程

《張敢·看懂文藝復興》

主講人 張敢: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藝術史論系教授

拉斐爾逝世500週年| 人生尾聲仍風流成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