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不知名的五次慘烈戰役,吃泥,吃老鼠、吃人、吃媳婦

東漢末年,天災不斷,戰禍綿起,大戰數十,小戰不可勝計。一將功成萬骨枯,成就了一些人,但都是累累白骨堆起來的,正應了那句話: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今天看下其中五次不知名,但相當慘烈的戰役。

第五、吃泥

三國不知名的五次慘烈戰役,吃泥,吃老鼠、吃人、吃媳婦

孫權劇照

這次戰役的主角是李術,即便熟讀《三國演義》可能也不記得此人,而且來歷不明,只知道孫策統一江東的時候把他任命為廬江太守,孫策打下的江東就是天下十四州的揚州,但此時曹操卻派嚴象來做揚州刺史,截殺嚴象的就是李術。

然後孫策被刺殺身亡,十八歲的孫權接掌江東,李術就開始公開抗命,叛逃的人跑到李術手下,孫權讓交人,李術說:有德見歸,無德見叛,不應復還。意思就是孫權你無德,憑什麼要交人?所以李術就成了孫權上任立威的最好祭品。《三國志·吳主傳》注引《江表傳》:

是歲舉兵攻術於皖城。術閉門自守,求救於曹公。曹公不救。糧食乏盡,婦女或丸泥而吞之。遂屠其城,梟術首,徙其部曲三萬餘人。

“丸泥”就是把泥搓成丸狀,然後吞之,可見當時打到了什麼程度,而且事後孫權還感覺“威”立的不夠,又開始屠城,剩下的部曲再轉移走,皖城基本成為死城。

第四、大吃小,小吃老

三國不知名的五次慘烈戰役,吃泥,吃老鼠、吃人、吃媳婦

劉備劇照

這次的主角是有仁義寬厚之名的劉備,敵方是袁術,助攻是呂布。就是在劉備坐得陶謙留下的徐州後,然後進攻袁術,演義中說是荀彧給曹操獻的驅虎吞狼之計,正史上沒說具體原因,反正是跟袁術鬥起來。而在此時呂布就偷襲了徐州,劉備趕緊往回趕:

備聞之,引兵還,比至下邳,兵潰。收散卒東取廣陵,與袁術戰,又敗。

但是走到下邳軍隊就徹底散了,但也不能落草去,收拾散卒去打廣陵,又敗,就在廣陵境內劉備發生了駭人聽聞的一幕:

備軍在廣陵,飢餓困踧,吏士大小自相啖食,窮餓侵逼,欲還小沛,遂使吏請降布。

軍隊裡的確是一點糧食都沒有,那怎麼辦?吃人吧,大的吃小的,小的吃老的,劉備領著一支吃人的隊伍不知道作何感想?

第三、兩邊的百姓都餓到吃人

三國不知名的五次慘烈戰役,吃泥,吃老鼠、吃人、吃媳婦

曹操劇照

這次的主角是呂布和曹操,就是呂布趁曹操東征陶謙時,聯合陳宮、張邈偷襲兗州,曹操回奪兗州,對峙3個多月,又碰上旱災、蝗災,就像通常說的“久旱必蝗”,兩邊都沒有糧食,但又都不肯想讓,曹操被逼的想要去投靠袁紹,還是程昱、荀彧勸止了曹操,因為一旦投靠再想獨立就不可能了。

是歲谷一斛五十餘萬錢,人相食,乃罷吏兵新募者。《三國志 曹操傳》

是時歲旱、蟲蝗、少谷,百姓相食《三國志 呂布傳》

曹操為了省糧食把新招的兵都給退了,為何亂世還有這麼多人當兵,就為一口飯啊!想象一下當時哀鴻遍野的情景,出門可能就會被殺了吃了。與這次差不多的還有司馬懿平遼東公孫淵一戰,情景比較類似,不單列了。

第二、吃老鼠、吃媳婦的東武陽之戰

三國不知名的五次慘烈戰役,吃泥,吃老鼠、吃人、吃媳婦

袁紹劇照

這次主角是臧洪,敵方是袁紹,起因是曹操和張超。先著重介紹下臧洪,此人在《三國演義》裡沒有出場,因為如果他出場的話太搶關羽的“義”的份額。而在《三國志》中臧洪和呂布張邈同列一傳,雖然在演義中沒有出場,但不代表人家在演義裡沒有戲,十八路諸侯會盟的原型就是臧洪的酸棗會盟,演義中袁紹那段慷慨激昂的盟誓演說幾乎完全照搬臧洪的原話。

臧洪的伯樂是張邈的弟弟張超,張超對臧洪的信任比劉備對諸葛亮也不遑多讓,都知道後來張邈背叛曹操,所以張超也不能倖免,就在曹操圍張超於雍丘的時候,張超依然堅信只有臧洪會來救他:唯恃臧洪,當來救吾,當時臧洪被張超派出去出使劉虞,但被袁紹看重留下了,並任命為青州刺史,而且當時袁紹和曹操是同盟關係,所以幾乎所有人都認定臧洪不會來了,張超依然相信:

子源(臧洪字),天下義士,終不背本者,但恐見禁制,不相及逮耳。

事實上就如張超所說,臧洪聽說張超被圍,光著腳一路號泣去找袁紹借兵,但是作為曹操的同盟必然不會借給臧洪,所以導致張超一家老幼不留。臧洪此時把怨恨都推到了袁紹身上,勒兵自守,袁紹豈會容忍,起大兵包圍東武陽,輪番相攻一年。城裡真的是老鼠、弓箭上的皮都吃乾淨了,然後

殺其愛妾以食將士。將士鹹流涕,無能仰視者。男女七八千人相枕而死,莫有離叛。

殺了媳婦給士兵吃,最後還是相枕餓死七八千人。那畫面不要更慘烈。而且臧洪收買人心的本領甚至比劉備更厲害,不說上面幾千人餓死不跑,臧洪死,其手下甘願赴死,城破之後被臧洪派去求救呂布的人回來,看到臧洪已死,也立馬給袁紹拼命,衝進萬軍之中而死。

第一、30多萬人幾乎被吃絕

三國不知名的五次慘烈戰役,吃泥,吃老鼠、吃人、吃媳婦

馬騰劇照

這次主角是李傕,對方是馬騰和韓遂,這時還沒有馬超的事。當時董卓已死,李傕郭汜聽從賈詡的計策回攻長安,呂布敗逃,王允身死,李傕把持朝政,而當時身為叛匪的馬騰、韓遂投降,帥兵到長安,韓遂被遣返涼州,馬騰就駐紮在長安附近的郿縣,不知道具體給李傕提的是什麼要求,反正李傕沒同意,然後兩邊開戰,演義中描述成馬騰心存漢室才攻擊李傕的,實際根本不是這麼回事。馬騰戰敗,跑到槐裡,李傕追到槐裡,再次打敗馬騰,就在兩方大戰的時候,李傕軍紀不好,經常擄掠百姓,導致了這一空前的慘況:

時三輔民尚數十萬戶,傕等放兵劫略,攻剽城邑,人民飢困,二年間相啖食略盡。

按漢桓帝時統計的,全國1000多萬戶,5000多萬人,一戶大概5點多個人,劉禪投降時蜀漢戶口28萬,94萬人左右,一戶大概3點多人,而上面的數據是“數十萬戶”,都按保守的來算,就按十萬戶,每戶3點多人,也是30多萬人,古如果取中間值人數可能會在40萬到50左右的人口,但就是這些人口經過這次戰役、和李傕的放任擄掠,“

二年間相啖食略盡”,幾十萬人,被餓的兩年間將近吃乾淨,三國最慘一幕恐怕也就是這時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