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发地市场:本周菜价出现一定程度上涨

一、基本概况

本周(10月12日-18日),北京新发地市场蔬菜加权平均价稳步上行。10月18日,新发地市场蔬菜的加权平均价是1.82元/公斤,比上周同期(10月11日)的1.68元/公斤上涨8.33%,比去年同期的2.20元/公斤下降17.27%。周环比明显上涨,年同比大幅下降。上周同期,价格同比下降25.99%,本周同比下降的幅度有所收窄

本周菜价上涨属于季节性波动的正常表现。

进入本周以后,全国先后出现了2次降温及降水天气过程,有些地方还降下了下半年以来的第一场雪。在这种情况下,北京以北地区的露地蔬菜全面退市,取而代之的是当地大棚种植的蔬菜及北京以南地区的蔬菜。大棚生产的蔬菜,成本是比较高的,价格上涨是正常现象,也是北京地区蔬菜价格季节性波动的正常表现。

尽管本周菜价出现一定程度的上涨,但是总体价格在近几年同期中仍然处于较低价位。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主要是近期蔬菜供应仍然处于相对充足的状态,夏秋季蔬菜供应链衔接得比较顺畅。

目前是前期蔬菜还没有退市,后续产地的蔬菜已经进入收获期。北京周边地区的蔬菜还没有退市,南方产区的蔬菜已经跃跃欲试。所以,尽管近期蔬菜价格进入季节性上涨区间,但是这种上涨,仍然属于相对温和的态势,蔬菜整体供应能力仍然是充足的。

北京新发地市场:本周菜价出现一定程度上涨

二、本周市场的热点话题

1、西红柿

10月18日,新发地市场西红柿的批发价是1.2-2.5元/斤,上周同期(10月11日)的价格是1-2.5元/斤,周环比上涨5.71%;去年同期是1-3.8元/斤,年同比下降22.92%

本周,西红柿的价格有所上涨,上涨的原因主要是本周西红柿主产区出现了降温和阴雨天气。在光照不足的情况下,再加上气温下降,影响了西红柿的生长速度,也影响了西红柿的着色,西红柿变红的速度也比较慢,影响了产量,拉动价格出现小幅上涨。

目前,北京市场上销售的西红柿主要来自辽宁和内蒙古,包括锦州、朝阳、鞍山、赤峰等地,全部是冷棚生产。山东潍坊地区的西红柿也开始进入采摘期,由于北京市场上挤满了辽宁、内蒙古的西红柿,价格又相对较低,所以山东潍坊地区的西红柿暂时难以进入北京市场。

去年同期,山东的西红柿在8月份刚刚定植以后曾经遭受到洪水的影响,在洪水退却以后又重新定植,导致西红柿的上市期推迟了约1个月左右,使得去年10月份西红柿的价格出现大幅上涨。今年山东潍坊地区在8月份也受到台风的袭扰,但是没有造成明显的灾害,西红柿的生长没有受到明显影响,近期能够如期上市,使得近期西红柿的价格基本上保持稳定。本周价格小幅上涨,主要还是受到降温影响所致。

按照目前西红柿的供应能力,今年秋季及今冬明春的价格一般会以低于上一年同期的价位运行。

北京新发地市场:本周菜价出现一定程度上涨

2、白萝卜

10月18日,新发地市场白萝卜的批发价是0.2-0.3元/斤,上周同期(10月11日)的价格是0.25-0.4元/斤,周环比下降23.08%;去年同期是0.25-0.4元/斤,年同比下降23.08%

今年夏季以来,白萝卜的价格一直比较低迷。夏季上市的白萝卜主要来自河北的张家口地区,价格基本上维持在0.3元/斤上下。9月末,张家口的白萝卜退市,市场上销售的白萝卜是河北保定及唐山生产的,这是1个过渡期。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白萝卜主要来自河北廊坊的永清县,主要是露地生产的,也有少部分是冷棚生产的,由于供应充足,价格比上周有所下滑

白萝卜的价格在8月份下降到近几年同期的最低点以后,一直在低位运行,在张家口的白萝卜退市以后,价格也出现一些回升,但是,随着永清白萝卜的大量上市,到本周末,白萝卜的价格重新回到近几年同期的最低点。

永清露地白萝卜退市以后,还有冷棚和暖棚的白萝卜先后上市,在冷棚、暖棚白萝卜上市的同时,华中、西南地区的白萝卜也会上市,到11月中旬前后,来自四川、重庆、湖北的白萝卜会先后上市。

今年永清露地白萝卜的种植面积比去年有所增加,华中、西南地区的白萝卜种植面积也不低于去年,所以,在随后的较长时间内,白萝卜的价格低位运行的态势已经基本形成。

北京新发地市场:本周菜价出现一定程度上涨

3、尖椒

10月18日,新发地市场尖椒的批发价是0.9-1.5元/斤,上周同期(10月11日)的价格是0.8-2元/斤,周环比下降14.29%;去年同期是1.2-2.8元/斤,年同比下降40%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尖椒主要来自3个产地:1个是河北唐山;1个是辽宁锦州;1个是山东潍坊;全部是冷棚生产的。相比较而言,河北、辽宁的尖椒价格相对较低,批发价一般在0.9-1.1元/斤之间,山东尖椒的价格在1.5元/斤左右。

去年同期,山东潍坊地区的尖椒受8月份台风的影响,受灾比较严重,需要重新补苗定植,上市期推迟,使得10月份尖椒供应链出现短时间的断茬现象,导致10月份的价格出现大幅上涨。今年潍坊地区虽然也遭受到台风的袭击,由于应对措施比较得力,尖椒受到的影响很小,10月份如期上市,尖椒供应链衔接得比较顺畅,尖椒的价格在近期表现出稳中有降的态势。

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内,尖椒的供应仍然保持相对充足的状态,

整体价格不会出现较大的波动。

随后上市的除了北方产区暖棚尖椒以外,还有广东、海南、福建等地的露地尖椒。去年福建尖椒在北京市场上的占有率明显加大,缓解了秋冬季尖椒供应偏紧的状态。在正常情况下,今年秋冬季福建尖椒的种植面积会继续扩大。但是,近期从产地反馈回来的信息表明,当地在夏秋季出现比较明显的旱情,秋冬季上市的蔬菜在种植期都出现程度不同的推迟现象,包括尖椒,还有其他一些蔬菜。所以,冬春季尖椒的供应在目前还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

北京新发地市场:本周菜价出现一定程度上涨

4、生姜

10月18日,新发地市场生姜的批发价是3-5元/斤,上周同期(10月11日)的价格是3-4.8元/斤,周环比上涨2.56%;去年同期是2.5-3.8元/斤,年同比上涨26.98%

目前,山东潍坊地区的生姜正在进入收获期,到本周末,已经收获了约80%。从收获的状况来看,今年生姜属于丰收年。

近期生姜价格上涨,主要是姜农目前都在忙于收姜,没时间卖姜,导致价格出现上涨,一旦收姜结束,生姜的价格还是会出现回落的。

生姜的价格在最近2-3年一直在逐年走高,今年走高有去年生姜受淹减产的原因,但是去年生姜的总产量仍然是比较充足的。由于生姜的价格一直处于高位,生姜的种植面积也是在逐年加大的,也是供大于求的。生姜价格之所以走高,主要是因为生姜是耐储存作物,价格低了可以不卖,靠惜售维持了高价位。

但是,生姜的库存在逐年加大,如果目前的高价格继续维持,对生产者的误导作用就会加大,累积起来,就是生姜生产的风险在加大。如果明年再继续扩种,生姜的销售压力也会继续累积。

北京新发地市场:本周菜价出现一定程度上涨

(信息来源:北京新发地市场统计部 )

收藏 举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