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灯笼高高挂》:自我固化的深宅女人

《大红灯笼高高挂》:自我固化的深宅女人

苏童:我迷恋于人物峰回路转的命运,只是因为我常常为人生无常历史无情所惊慑。

苏童,八十年代先锋派作家,他笔下的故事多是曲折,譬如她的《红粉》、《骑兵》、《舒家兄弟》……主人公无一例外为着自己的心中的梦靠近,带着跌撞的荒谬,带着前路的无知,最后都不能避免地走向毁灭,这就是苏童式的文风。

01

《大红灯笼高高挂》:自我固化的深宅女人

他的《妻妾成群》延续着一贯的曲折,讲述了一个十九岁少女颂莲在深宅大院里一步步走向毁灭的故事。

妻妾成群的背景是中国1920年代北洋军阀混战至国共内战前夕的几年时间,战争一触即发,新思想的冲击,封建专制的日渐没落,日渐显现。

封建伦理道德对人性的压制,还表现了人的欲望的无穷无尽,毁灭与被毁灭频频上演。

受过新思想熏陶的女猪脚大学生颂莲,因家道中落,无力供养,自愿嫁入有钱人家陈府,成为了陈老爷的四姨太,干练坚决地她不服输,不认命,一次次在内宅斗争中挣扎沉浮。

02

《大红灯笼高高挂》:自我固化的深宅女人

苏童的《妻妾成群》是他最有名的一部小说,1991年张艺谋以此为剧本,功利由巩俐、何赛飞等一众女星演绎角色,拍摄了荣获多项大奖的《大红灯笼高高挂》。

陈佐千的四个姨太太,每晚等在大门口等待陈家老爷的挑选,被选中即在院内点亮入府时悬挂上的所有灯笼,大红灯笼高高挂,老爷离开灯才能熄灭。就像古时的帝王,只不过牌子换成了灯笼,妻子不是佳丽三千罢了。

每晚点灯的姨太太,享受着陈府至上的荣耀,可以任性使性子,下人竞相奉承,极大满足着姨太太女主人般的虚荣。为了能点灯,为了能胜出,姨太太们各出奇招,互相算计。

大太太,人老珠黄,自知早已失去争抢的资格,表面上潜心修佛,实则掩饰着自己的无能为力,只有紧紧抓着儿子飞浦;二太太卓云,正如三太太梅珊所说,菩萨脸蝎子心,起先假意示好,心思最为阴险,挑拨离间;三太太梅珊,看似刁蛮,却是耿直,可却总是情绪大于心机,口无遮拦,最后酿成苦果。

在这一场女人的戏里,陈老爷的影像被模糊,只留下了沧桑的声音和模糊的背影。

03

《大红灯笼高高挂》:自我固化的深宅女人

在影片里的颂莲比书中更为积极主动一些,不过总是事与愿违。

初入陈家,识人不清,遭人背叛,最后被“封灯”;借酒买醉,胡言乱语,无意给他人招来灾祸。单纯的人性终究没逃过封建腐朽的腐蚀,逐渐消亡,颂莲最后疯在了内宅大院。

而新的姨太太,也在同样的时节,夏,迎进了陈府,住进了颂莲的屋子。

04

《大红灯笼高高挂》:自我固化的深宅女人

看着看着颂莲其实很像《金枝欲孽》里面的玉莹,年轻貌美,自有一些小聪明,凭着一股子没来由的傲慢自信任性妄为,最后为自己带来恶果。

一个困在高立红墙之内,一个囿于深宅大院之中,都依仗自己年轻貌美的优势,认为可以拴住那个妻妾成群的皇帝、老爷,认为自己占有绝对优势,怎么都不输于人,自视清高,奈何后宫、后院争斗不休,最终仍是输在了 人心险恶。

如懿传、延禧攻略的相继热播,女人们之间的斗争从古代斗到现代,环境开始变化,斗争仍是那么残忍无情。

后宫放大版的内宅,深宅缩小版的后宫。颂莲、玉莹不过都是内宅斗争里被迫连累的可怜人。

05

《大红灯笼高高挂》:自我固化的深宅女人

那个时候,那个年代,女人作为男人的附属物,搁置在家中,足不出户,丈夫就是一片天,而这片天还被同样境遇的其他人分享着。每天百无聊赖,闲出百般心思,所以钻营了不少心机。

因为觉得应该争、应该抢,下意识便也行动了起来。

到底是谁禁锢了自己?

值得庆幸,现在并不是一个必须攀附于人才能过完一辈子的年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