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如果渡過了烏江,會到哪裡?能到蘇州嗎?

手殘小肥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如果歷史可以重新演繹,項羽會過江東嗎?我覺得項羽仍然不會,自刎烏江想必是他最好的歸宿,他不會渡過烏江。

1、穩固的大後方早已不在

王安石的終極一問很貼切:江東父老今雖在,肯與君王捲土來?我們的西楚霸王帶吳中子弟起義之後,直至自刎烏江,一次也沒回來過,遣使安撫後方否?也沒有。要想大後方得以安穩,源源不斷給自己提供政治支持,是需要足夠重視是,需要持續的舉措的或許項羽彭城稱霸,入主關中,也沒想過有一天可能敗北,可能要重新面對江東吧。但但但, 項羽沒做的事兒,我們的劉邦團隊全想到了,前方劉項兩軍對壘,後方蕭何不僅在穩固關中,也未停滯對江東的安撫。欲亡其師,先斷其所以可能的後路,包括後來的圍困垓下,四面楚歌,劉邦團隊這一張張故鄉牌打的真的不高。

自秦末紛爭一來,百姓流離失所,對安寧生活的渴望越加濃烈,所以劉邦的安撫讓吳中百姓看到了希望,也是真的人心。

江東能回,江東百姓的心回不來了,項羽當然能想到。

提一下:楚漢四年相爭,很大原因也是因為項羽沒有穩固的糧草供應,項羽是真的不懂大後方的重要性。

圖1 漢代江東大致範圍

2、天下局勢已漸明朗

秦末各地揭竿而起,群雄逐鹿。項羽,劉邦,英布可以不斷的升級打怪,壯大自己,最終誰輸誰贏除了團隊的能力加成還得靠運氣。垓下一戰已然不是秦末剛起義的時候了,那時候帶著傳了數年的“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鬥志和絕心,意氣風發,有無限可能。垓下一戰,項羽的士氣已是強弩之末,已然難以再戰,這還是其次的。

我們看看現在都局勢,已經從秦末群雄逐鹿到再項羽關中分封十八路諸侯,人各一方的局勢變成了劉邦項羽對峙,不,現在是天下幾乎都是劉邦一方的,項羽想重新再來,局勢已經不允許了,這時候天下一統基本已成定局。

圖2 項羽十八路諸侯分封圖

圖3 楚漢大決戰示意圖

3、項羽有扳回敗局的能力嗎?

項羽神,千古無二,但打怪升級,征戰天下靠的更多是謀略和穩固的後方。楚漢四年相爭,項羽為什麼會敗,拋開個人性格(史學家給我們的項羽做了“性格測試”,基本沒有贏的可能性,失敗是沒跑了)。項羽回江東,招兵買馬(當然也是招不來的,前面已經分析了,不把項羽送官求賞就已盡同鄉之誼了),他也沒有韓信,英布這樣的將才,張良,陳平這樣的謀士,蕭何,曹參這樣的治士為其穩固後方,提供物資保障。

總結下來就是個人能力不適合當政治政治領導者,可以加持的團隊也是沒有(諸事都要倚仗的大佬范增也被陳平用計趕走了)。

給出的答案就是項羽應該自知還是有的,自刎烏江是其最好的歸宿。


文史學長




漁樵之人W


項羽如果渡過了烏江,選擇的地方一定會是自己的大本營,彭城是去不了,有可能是到江蘇南京一帶,去蘇州的可能性不大,畢竟距離太遠,而且距離英布的防區太近。

這個問題牽涉到項羽如果逃了出來,會在哪裡聚兵反攻?

以當時項羽的形勢來看,現在只有江蘇這個地盤屬於項羽,至於開始分封的18路諸王,已經都淪陷到了劉邦的手裡。劉邦現在佔據軍事上的絕對實力,但是唯一不能確定的因素就是項羽的軍事才能。

項羽會不會去彭城?

估計去彭城的可能性太小,彭城距離山東太近,而且就城防來說,無險可守。當年項羽確定國都的時候,就被人勸過定都彭城的危險性,但是項羽不聽,果不其然,被劉邦的兵馬迅速佔領。但是,項羽憑藉三萬騎兵,一舉攻破彭城。以項羽的軍事才能,這個時候選擇彭城的可能性不大。

項羽會不會去蘇州?

去蘇州的可能性不大,雖然在英布反叛的時候,項羽迅速出兵進行了平叛,但是在成皋之戰之後,英布又迅速招降舊部,佔領了安徽南部。蘇州距離安徽較勁,以英布的性格,再次被項羽招降的可能性不大,反而英布將會主動攻擊項羽,危險性較大,且不利於項羽重新舉兵的戰略。

項羽會去哪裡?

我估計項羽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去南京,楚國常年盤踞長江中下游地帶,具有良好的江防和城防。而且到目前為止,劉邦現在還沒有成熟的水軍。《史記》《後漢書》中對步兵、騎兵都有記載,但是沒有任何關於劉邦水軍的記載,而且幾次大戰,大都是發生在河南的平原上。但是楚國在戰國時期卻有強大的水軍,如果不是秦國強大的鐵騎的攻擊,且楚國戰略上的失誤,導致水軍沒有發揮作用。

從彭越在楚地打游擊,王陵、盧綰等人在楚地的攻擊來看,西楚對項羽還是比較擁護的,以項羽的性格來說,江蘇的待遇肯定要高於其他地方。而且項羽連年征伐,後勤供給一直沒有中斷過。在垓下之戰的時候,如果不是劉邦派人狙擊項羽的後勤補給,項羽也不會這麼快敗退。

項羽能不能翻盤?

從整體上來看,項羽基本上是不會翻盤的,畢竟項羽這邊已經沒有能征善戰、出類撥萃之人。反觀劉邦那裡,人才濟濟。但是劉邦想要消滅項羽,估計也不會這麼輕鬆。首先是項羽的軍事指揮才能。項羽常年征伐,從未有敗績,項羽重新聚兵,短時間內將會收復大片失地。但是在戰爭中,軍事實力只是很少的一個方面。劉邦佔據陝西、河南、四川,加上山東,論持久戰,項羽單憑一個江蘇,幾年還可以,幾十年必定撐不下去。其次是利用長江天險的防守。以楚國遺留下的水軍,必定能夠撐住劉邦的攻擊。但是劉邦憑藉強大的經濟實力,建立一支水軍並不困難,而且還可以依託黃河訓練水軍。因此,項羽翻盤的可能性太小。除非,劉邦出現重大的戰略失誤。

因此,項羽如果逃回江蘇,選擇的地方應該是南京或者靠近長江下游的城市,既方便聚兵,也能夠抵擋劉邦的追擊。







傲虎樓主


如果項羽渡過了烏江,

他就能夠到達安徽的南部,

也就是長江的北邊,

然後渡過長江,就能到蘇州。

這個地方基本上都屬於項羽的後方基地,

如果利用的好,

可能會有以下可能性:

第一個,項羽江東有子弟兵。

只要他能夠反思,能夠去總結失敗的教訓,

他是可以重新建立起自己的隊伍,捲土重來的。

因為項羽是楚國的一面旗幟,

也是楚軍的精神領袖,

只要精神領袖沒有到,

那他一定會有號召力。

當時楚國經濟基礎不差,

有一個穩固基地支持,

楚軍可以很快恢復實力。

第二點,當時漢軍實力是最強的,

但是劉邦和韓信並不是同心同德。

只要項羽能夠在江東做好防守,積蓄力量,

他就可以等待劉邦跟韓信的反目成仇。

第三,劉邦成了跟當年項羽西楚霸王一樣的地位,也面臨著天下各個國家的國王互相之間進行爭鬥的局面,

劉邦也要花很多的精力去解決這些問題,

對於項羽來說,

這是一個喘息和重新發展的絕佳時期。

所以,項羽如果度過烏江,他是具備捲土重來的可能性的。

就如杜牧所言: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




熊爸爸講歷史


在楚漢相爭中,楚霸王項羽戰敗,引兵退至烏江岸邊,後有追兵緊追,前有大江阻隔,只有烏江亭長駕一葉小舟欲渡他過江逃命。但他想到虞姬自刎而死,起家的八千江東子弟也死傷殆盡,感到愧對江東的家鄉父老,不願過江,託付亭長把他的烏騅馬渡過江,隨後自刎於江邊,結束了他輝煌英雄的一生。那麼如果項羽渡過了烏江,他會到哪裡呢?

江東是指今安徽蕪湖以下的長江下游南岸地區,即今江蘇、浙江北部及皖南部分地區以及今江西贛東北(東部)稱作江東。在秦末時期,江東屬於偏遠落後地區,經濟不發達,人口稀少。假如項羽過了烏江,會是什麼情況?我們先看看後來的事情發展經過。

劉邦被推舉為皇帝后,燕王盧綰、臨江王共尉紛紛叛漢,他們本是項羽在咸陽分封時的諸侯王。但他們叛漢後,一點兒沒有機會叱吒風雲,迅速被劉邦君臣消滅。以後的任何一個起兵叛亂的諸侯,無論他是韓王信,還是陳豨,或是英布,無論他在秦末多麼能打,無論他準備多久,他都迅速地被收拾掉。原因是作為大漢王朝的天子,劉邦佔據了更好的地盤,擁有充足的糧草和強大的軍隊。

根據以上史實和結局不難料想:項羽如果過了江東,不管在哪裡,或者江蘇,或者浙江,以當時劉邦的強大軍事實力和經濟基礎,不會給項羽發展壯大和自己再次抗衡的機會的。畢竟驍勇善戰的項羽的存在對劉邦政權的穩定存在極大的威脅。其實項羽即使過了江東也元氣大傷了,無戰鬥力,劉邦應該很容易剿滅項羽。好一點的結局或者項羽對劉邦俯首稱臣。


劉文廣


蘇州是項羽起兵的地方,是他人生髮跡的起點。項羽在垓下突圍的時候,其計劃中的目的地應該就是回到蘇州,以圖東山再起。

《史記-項羽本紀》記載,項羽的楚將項燕的孫子,他的父親是誰沒有交代,可能項羽小時候就去世了。項羽一直由其叔父項梁撫養長大。

項梁由於殺了人,為避仇家就帶著項羽來到會稽郡的治所吳縣(今蘇州市)生活。在會稽項羽還見到過東巡的秦始皇,說出過那句“彼可取而代之”的名言。

項梁為人很有組織領導能力,在吳縣混的不錯,以至於陳勝吳廣起義的消息傳來,會稽郡的太守也想起兵響應,他找來密謀的人就是項梁。不過項梁有點不厚道,指使項羽殺了太守,自立為領導,拉起來了一支隊伍,也就是後來項羽臨死前說的那“八千江東子弟”,所以項羽在吳縣還是有很高的人氣!

因此項羽原打算是渡江回到吳縣,可是突圍後漢軍一路追殺,到烏江時項羽身邊只剩下二十六騎,虞姬也死在了逃難到路上!這一切讓項羽心灰意冷,最後自刎於烏江。


caniforget999


項目當時不過烏江而自刎,一是無顏見江東父老,二是認為是上天要亡他,逃也逃不掉。

項羽是一個非常注重面子的人。滅掉秦國以後,有人勸他在關中稱帝。結果他說“富貴了不歸故鄉,就如穿著錦衣夜行,誰人知道呢?”再說,咸陽的秦宮被他一把大火全燒光了,大火燒了三個月火都不滅,早就成為一片廢墟了。於是大封諸侯,定都徐州,結果一夜又回到瞭解放前。

項目也是個非常自信的人。無論是他破釜沉舟擊敗秦軍主力,還是屢次打敗劉邦,反正一生大小七十餘戰,從來沒有敗北過。而這次他被劉邦、韓信、彭越一共六十萬大軍圍困於垓下,這是他唯一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失敗,所以他接受不了,認為是上天要亡他。他奔逃至烏江以後,烏江亭長本來已經給他準備好了舟,而且當時只有亭長一人有船,他也完全有時間乘舟渡江,如果渡過江,漢軍沒有船,只能望洋興嘆。亭長說江東雖小,但地方也有千里,民眾也有十萬,也可以當王了。結果項羽說“這是上天要亡我,我渡過江又有什麼用呢?況且我與八千江東子弟渡過江而西向攻秦,如今沒有一個回來,縱使江東的父老兄弟可憐我而讓我當王,我又有何面目見他們?即使他們不說話,我內心難道不會慚愧嗎?”於是殺了幾百漢兵後,揮劍自剄。

如果項羽哥哥當時聽從了亭長的建議,渡過了烏江又會怎麼樣呢?

一,項羽哥哥肯定會很快湊起一支幾萬人的隊伍,接著和劉邦幹。項羽就像一面旗幟,只要他不死,楚軍旗幟就不會倒,號召力就還在。

二,新建的楚軍一開始肯定不是劉邦的對手。這時,兵力的天平已經傾向了劉邦。劉邦接受了垓下城內的幾萬楚軍後,總兵力起碼達到了六十五萬以上。如果項羽新召一支隊伍,戰鬥必然無法與楚軍同日而語,也幹不過劉邦,主要是韓信的部隊。

三,劉邦統一天下的時間必將會延遲幾年。從這時的天下形勢看,雖然韓信已基本收服了其餘的諸侯,天下基本已定,但是隻要項羽哥哥也放下面子,和劉邦死纏爛打,劉邦肯定會集中兵力渡過烏江來剿項羽。只要項羽也耍賴,你一來我就跑,或者進城堅守;你一走我又來騷擾你。反正就是我打得著你,你打不著我,打到最後就惱羞成怒。那麼劉邦統一天下的時間肯定要延遲。

四,如果項羽有一個政治家輔佐,天下再出現新的諸侯叛亂,項羽就還有機會與劉邦一爭天下。這時,還流行周朝的分封制,大家按功勞分地稱王。這種制度本身就有一個致命的缺陷,那就是諸侯手上都握有兵,隨時可以叛亂。如果這時出現一兩個諸侯叛亂的話,那麼劉邦勢必要分兵剿滅,那就大大減輕了項羽的壓力。如果項羽再經過招徠原來的楚軍舊部,一旦有了十萬人以上的主力,那麼就有本錢與劉邦再爭天下了。

主要的問題在於:一是項羽哥哥必須過河,以圖東山再起;二是項羽哥哥必須有一個政治家來輔佐,因為項羽是軍事天才,政治平民。


軒軒魚魚


項羽即使過江,也不會在某一個地方長久,或能號召眾人追隨他,原因:

一,項羽名聲已損,好殺,且未施恩百姓,帶出的江東子弟幾乎全部陣亡,群眾對他已失望!

二,秦國末年征戰已有時日,百姓受難難苦,希望有一個安寧的環境過日子,那麼唯有國家統一才能安寧,百姓已厭戰了,

同時劉幫日盛,氣勢磅磚,不等羽項到江蘇追兵隨時而致!對項羽進行快速剿殺!


狐羊樹


拿破崙戰敗後被俄國流放孤島,最後出來了,只有一句話就復辟了,他對法國軍隊敞開了胸懷,裸漏出胸部,對他們說:要麼用大炮轟死我,要麼承認我是你們的歐洲大帝!結果法國軍隊都紛紛出來歡迎他,承認歐洲大帝回來了!項羽如果過江東,做江東之王,比這個拿破崙容易的多!


用戶9552885125178


江東,項羽起兵江東,然後打敗暴秦,成就西楚霸業,然後最後在與漢王劉邦的爭奪中大敗,逃命烏江邊,因無顏面見江東父老自刎而死,一代霸王隕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