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筆記35,心學的思想脈絡(之三)

中華文化筆記35,心學的思想脈絡(之三)

三、泰州學派


陸王心學由陸九淵發端,由王陽明大成,而卻是由泰州學派發揚光大的。泰州學派是中國歷史中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思想啟蒙學派,因其創始人王艮是泰州人而得名。


王陽明之後其心學一分為七:江右王門、浙中王門、南中王門、楚中王門、閩粵王門、北方王門、泰州學派等,並稱為“王學七派”。泰州學派為其中最顯赫者。其創始人王艮為王陽明的親傳弟子,他創立的泰州學派發揚了王陽明的心學思想,反對束縛人性,引領了明朝後期的思想解放潮流。泰州學派影響極大,精英輩出,門人上自師保公卿、下逮士庶樵陶農吏,成為晚明顯學,主要傳人有羅汝芳、王棟、徐樾、趙貞吉、何心隱等,也包括被稱為“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思想家之一,思想啟蒙解放的先鋒”的李贄。


中華文化筆記35,心學的思想脈絡(之三)

王艮認為,“處”世講學要重於“出”仕為官

王艮早年就志向遠大,曾說:“大丈夫……出則為帝者師,處則必為萬世師。”(見王艮《語錄》)他認為古代聖人都是以位天地、育萬物為己任的仁者,他自己要做的也是這一事業,認為宋儒“為天地立心,為生命立命”的志向太過書生氣,而需要更加有突破性。為此他作《鰍鱔賦》以表達他要以先覺啟發後覺,煽起風暴的思想意識。北宋以來逐漸甦醒的主體精神,到王艮這裡已經完全成熟了。他的這種意識已經屬於早期資本主義啟蒙思想的範疇了,但他的理想又是以儒家仁者的形式表現的,體現了中國特色的資本主義啟蒙特點。


中華文化筆記35,心學的思想脈絡(之三)

“百姓日用即道”,已經很像資本主義思想啟蒙的話了

王艮指出程朱理學所講的戒慎恐懼、莊敬剋制的方法太苦,束縛心靈自由,不是聖人之學。他認為“百姓日用即道”,良知本來就現成自在的,不需要刻意發現,任體自然就行,並且改王陽明的“致良知”為“良知致”更加率性自然。其子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發展為“飢食渴飲,夏葛冬裘,至道無餘蘊”,離以百姓的溫飽和自由為至道已經不遠了。


中華文化筆記35,心學的思想脈絡(之三)

以人為本,在腐儒遍地的時代,實在有些“異端”

據此,王艮提出了尊身本體論,認為“身也者,天地萬物之本也;天地萬物,末也”,所謂格物就是正身以正天下。再進一步他提出尊身以立本的思想,再由尊身提出“明哲保身”的思想,反對為行將就木的政治去殉死,“不知身之不能保,又何以保天下國家哉?”為當世學究所震驚。所以人之為學,要先保身,為此,經商、務農、做工甚至避世都是必要的,大家都愛身,並且互相愛其身,就是天地萬物一體之仁。這種崇尚人的寶貴的思想,已經有了人權思想的萌芽,在當時八股文理學束縛下,實在是開一代之生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