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四個“仁宗”,當之無愧的其實只有一位

歷史上一共有四位皇帝是被稱為“仁宗”,宋元明清各一位。首先讓大家解讀這個“仁”字。孔子的中心思想就是個“仁”,是孔子思想體系的理論核心。孔子把“仁”定義為“愛人”,並且下了定義:“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仁”基本可以理解為一種和諧的人際關係,與現在人們提倡的“和諧社會”有異曲同工的意思。在“愛人”的行為基準上,歷史上出現了四位皇帝因為“愛民”而冠以“仁宗”的稱號。

歷史上的四個“仁宗”,當之無愧的其實只有一位

宋仁宗(1010年-1063年)

歷史上頭一個成為“仁宗”的是北宋的第四代皇帝趙禎,小說裡狸貓換太子那位。他十三歲就登上皇位,在位41年。根據各種史料記載,宋仁宗真正無愧於“仁”的稱號。宋仁宗也可能是中國封建王朝中最仁的一位皇帝。穿越回宋朝,去採訪在宋人,估計得到的都是“仁宗盛治”遠過“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這樣的回答。 正是因為宋仁宗的開明統治,北宋的經濟文化空前繁榮,文化名人輩出,算得上是中國封建社會中真正的“小康社會”。史書上記載了宋仁宗一件非常有趣的故事:寒冬的一個夜晚,宋仁宗批閱完奏章之後感覺飢寒難耐,很想喝碗禦寒的羊肉湯,但轉念一想如果是這樣,內侍們肯定又要大動干戈,甚至驚擾皇城附近的老百姓,宋仁宗忍住飢餓,直接睡覺了。其實宋仁宗最體現“仁”的方面是對臣下的寬容的態度。鼎鼎大名的包拯便是其任下的官員,試想沒有宋仁宗的寬宏大量何來“包青天”?包拯曾經做過監察御史,就是專門給皇帝提建議的官員,好幾次包拯據理力爭,唾沫星子都噴到宋仁宗的臉上。宋仁宗也只是微笑著擦掉唾沫,最後還採納了包拯的建議。唐宋八大家,兩人出在唐,其餘六人出在宋。而這六人均出於宋仁宗時期,試問有誰沒聽過歐陽修曾鞏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的大名?

歷史上的四個“仁宗”,當之無愧的其實只有一位

元仁宗(1285年-1320年)

元仁宗也是元朝的第四代皇帝,名字是孛兒只斤·愛育黎拔力八達,名字太長太難記了,基本可以無視。其位時間共九年。元仁宗之所以被冠以“仁”,主要政績是因為他減裁冗員,整頓朝政,推行“以儒治國”政策。元仁宗繼位時的元王朝已經經歷元世祖,元成宗和元武宗三代五十餘年的治理,社會穩定下來出現一片繁榮的景象,再經元仁宗的勵精圖治,使得元王朝到強盛的頂點,元仁宗死後就開始走下坡路了。憑藉元仁宗的雄才大略,鞏固和發展了中國這個多民族國家,基本奠定了今天中國雄雞樣的版圖。

歷史上的四個“仁宗”,當之無愧的其實只有一位

明仁宗(1378年-1425年)

明仁宗也是明朝的第四代皇帝,和前兩位一樣屬於社會穩定發展到了巔峰時期,他是朱棣的長子,原本朱棣怎麼也不可能傳位給他,怎麼奈何他有個聰明的兒子朱瞻基。在位僅十月就因為肥胖引起的疾病而駕崩了,終年四十七歲。在位期間大力發展生產,改變其父朱棣的嚴酷,與民休養生息,使得社會大為發展,為“仁宣之治”打下良好的基礎。

歷史上的四個“仁宗”,當之無愧的其實只有一位

清仁宗(1760年-1820年)

清仁宗是清朝第七代皇帝,名字是愛新覺羅·顒琰,我們稱其為嘉慶皇帝,他是乾隆皇帝的第十五子,因為仁孝深受乾隆喜愛。清仁宗繼承的是其父好大喜功的乾隆皇帝留下的一大堆亂攤子,有點像雍正接手康熙爛攤子的情況。但是這時清朝已經在走下坡路了,並非用一己之力可以挽回的,國內矛盾積重難返,加上西方列強處於工業革命的高潮,而清朝歷代都奉行閉關鎖國的祖訓國策,此時清仁宗雖然勤勤懇懇做了一箇中庸的好皇帝,抄了和珅,平定白蓮教等叛亂,但是還是難改清王朝大廈將傾的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