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的幾不許,是成為孩子感統失調的重要因素

孩子就是父母手中的掌中寶,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摔碎了。殊不知,過度的溺愛只會讓孩子變得感統失調,從而影響他們的自主生活。

家長的幾不許,是成為孩子感統失調的重要因素

感統失調簡單來說,就是來自外部的各種感覺信息無法經由大腦神經系統進行有效統合,從而形成各種行為障礙。如果感覺統合失調,不僅阻礙孩子各種能力的發展,還可能影響他們的身心健康。

以下三種“不許”,可能會讓孩子患上感統失調。

不許碰——觸覺失調

孩子小的時候對什麼都有強盛的好奇心,有可能是地上的小螞蟻,有可能是垃圾桶裡的垃圾,動畫世界的孩子總是天真的,他可能會覺得翻垃圾桶、抓螞蟻是在尋寶藏。可是爸爸媽媽會立馬禁止,因為那很髒。
孩子長大一點,可以自己玩耍,總想登高爬梯,想坐在地上拿著水壺和稀泥,家長又會說不行不許碰,危險不可以拿,很髒不許碰。
上學的時候,父母也是按照自己的意思在為孩子穿衣服,孩子感覺不舒服想動一動,家長又會說別動剛穿好,就這樣很好。於是孩子又喪失了一次動手的機會。


於是孩子華麗麗地變成一朵菟絲花,保護得嚴嚴實實的。當觸覺失調時,有可能造成他日後學習上的問題,例如:孩子會覺得學校制服穿起來身上有點癢,於是他上課就動來動去,總覺得衣服不對勁。覺得桌子髒,椅子也髒,總到哪裡擦到哪裡,在同學眼裡簡直就是奇葩,遭受白眼。

觸覺防禦力太高的孩子,就是不喜歡旁邊的同學碰到他,於是不停地注意旁人的動作,而沒辦法專心上課。

家長的幾不許,是成為孩子感統失調的重要因素

不許亂跑亂跳——前庭覺失調

有些父母總是擔心孩子受傷,不肯讓他們跑跑跳跳,整天就是要孩子坐著或是慢慢走,把孩子侷限在家長認為安全的環境裡。
結果造成孩子需要用更強烈、刺激的方式去滿足他們的前庭系統,例如不停旋轉、動來動去,長大後還可能會借飆車來滿足速度的刺激。小的時候限制太多,大了以後會通過更多刺激性的事物來滿足自己。

前庭覺失調的孩子,上課坐不住,晃來晃去的不認真聽講還會打擾其他同學上課。寫作業寫出的字也是七扭八歪。孩子的情緒也是失常,可能會過度興奮,喜歡大喊大叫等。

家長的幾不許,是成為孩子感統失調的重要因素

不許動——本體覺失調

很多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都會幫孩子穿衣服、餵飯、喂水,有時候孩子想自己喝,大人會擔心他們嗆到,弄髒衣服。所以,總是代勞。出門也是以“抱”代步,不讓孩子自己走怕摔跤,擔心孩子這擔心孩子那的,這讓孩子很少身體力行的自己拿東西,做事情去感覺事物的力度。

這就導致孩子在自己走路的時候總摔跤,平地會崴腳,平路也會摔跟頭。總是很無厘頭的受傷,寫字七扭八歪,拿東西丟三落四,缺乏主觀能動性。

愛孩子不是代替他完成所有看似危險的事情,而是培養孩子面對危險時的應變能力,讓孩子能夠自己解決問題。讓他們自己經歷成長中的挫折,感受童年時期的樂趣。正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培養孩子也是一樣,這樣才會讓孩子更加的獨立自信的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