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女成使臣,漢朝女外交家馮嫽的逆襲之路

昭君出塞、張騫通西域、蘇武牧羊等,體現了漢代人們開疆拓土,遠播漢威的決心。在中國外交史上,活躍在國際舞臺上的外交家,以男性居多,但在漢代,卻誕生了歷史上第一位女外交家,她就是馮嫽。

侍女成使臣,漢朝女外交家馮嫽的逆襲之路

侍女變“夫人”

漢武帝時期,為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抗擊匈奴,下詔令解憂公主和親,遠嫁烏孫國王軍須靡,馮嫽作為侍女陪同。年紀輕輕的馮嫽機智敏捷、知書達禮,並與解憂公主相互鼓勵,立志安居烏孫,不負使命。她經常馳馬牧場,出入氈帳,不出幾年,便已通曉西域各國的語言文字和各地風俗民風。

是金子總會發光,有文化、懂外語、又熟知上層社會各種禮節的馮嫽,很快就引起了漢朝的注意,並得到重用。不久,漢朝中央政府有意遣使訪問烏蘇周邊國家。公主身邊的馮嫽順其自然受到了推薦,還被任命為外訪使節,向各國國王贈封賞,宣漢威。馮嫽在眾國王面前談吐大方、氣度非凡,章顯大國之風範,第一次出使便贏得了各國君主的嘖嘖稱讚,還尊稱她為“馮夫人”。

侍女成使臣,漢朝女外交家馮嫽的逆襲之路

遊說烏就屠

漢宣帝之際,烏孫發生內亂,漢朝中央政府計劃讓解憂公主之子元貴靡繼承王位,不料北山大將烏就屠擁兵自重,自立為王。為平烏孫之亂,宣帝令破羌大將辛武賢率軍進駐敦煌,準備討伐烏就屠。

西域都護鄭吉擔心漢軍勞師遠征,勝負難料,建議朝廷遣使與烏就屠和平談判,勸其讓出王位。值此關頭,馮嫽臨危受命,做為和談使者與烏就屠見面。馮嫽一見到烏就屠後,曉之以情、動之以理、震之以漢威,恩威並施。烏就屠既被馮嫽的不依不撓所折服,也自知難敵漢軍,最終答應讓位於公主之子元貴靡。

馮嫽出使成功的消息傳回來後,宣帝異常高興,此奇女子以絕佳口才令朝廷兵不血刃平定烏孫內亂。馮嫽到達長安時,宣帝令百官出城迎接,這一年離她陪解憂公主遠嫁烏孫,已過去40餘年,走的時候尚是豆蔻年華,回來時已是兩鬢如霜。

侍女成使臣,漢朝女外交家馮嫽的逆襲之路

再訪烏孫

馮嫽建議朝廷賜烏就屠封號,以安其心。宣帝欣然採納,封馮嫽為正使,竺次、甘延為副使,再次出使烏孫。馮嫽手持漢節,召烏就屠於赤谷城中,宣詔書,封元貴靡為大昆彌(王號),封烏就屠為小昆彌。

兩年後,元貴靡病故,其子星靡繼位。豈料星靡治國無方,烏孫再次動盪。馮嫽身在長安,心掛烏孫,上書宣帝,請求再為漢使。宣帝准奏。在馮嫽的斡旋之下,星靡很快就穩定了政局。烏孫得以國泰民安,大漢與烏孫的友好關係因此得以繼續。

侍女成使臣,漢朝女外交家馮嫽的逆襲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