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這件事總要提醒自己堅持的話,只能證明你選擇錯了

對於體育運動這件事,打小我就一副無所謂的態度,談不上喜歡,也談不上不喜歡。

在學校裡,有的項目我能找到成就感,比如跳高跳遠什麼的,我就很在行;有的項目對我來說就是噩夢,比如長跑。體育課上1000米跑的那種難受我至今記憶猶新,為此我和幾個同學做過中途躲掉一圈的冒險行動,遺憾的是成功的概率很小,體育老師的視力似乎個個都出奇地好,我們的下場可想而知。三大球類,除了在搶籃板上我還挺有優勢外,其它均毫無建樹,因此漸漸也就疏遠了。

工作以後,幾乎所有的運動我都懶得搭理了,除了騎自行車。那會兒還沒電動車,騎自行車實屬無奈之舉,否則的話,這項運動也會被我毫不猶豫拋棄的。那時看電視,有個馮鞏、牛群講的相聲給我印象很深,好像有那麼一句“生命在於靜止”,被我拿來指導自己的人生。

聽我媽說,我很小的時候經常抽筋、發燒,可能這影響了我的體質。我的飯量一直不大,加上挑食,沒能擁有一副魁梧的體格。有時對那些肌肉發達的傢伙也會心生幾分豔羨,但很快就被那句經典的八字格言(前四個字是“四肢發達”)抵消掉我的自卑。人還是要有一點精神信念的,沒的話精神勝利法也行。

運動這件事總要提醒自己堅持的話,只能證明你選擇錯了

喜歡運動終究是一件好事情,不光能強健體魄,也會給精神帶來愉悅。眼下運動的人是越來越多了,不過據我觀察,很大一部分似乎並不是出於喜歡,而是一種無奈。

怎麼說呢?現在許多人的生活方式很有問題,應酬不斷,聚會不斷,胡吃海喝,難得在家好好做飯。不按時睡覺,久坐不動,沉迷電子產品。三高人群空前壯大,大腹便便者司空見慣。

於是,體檢出現的種種指標異常多多少少給這些人敲響了警鐘。不光是形象問題,更有對往後歲月生活質量的隱隱擔憂。

曾幾何時,或是清晨,或是傍晚,馬路上出現了龐大的慢走或快走大軍,各大健身房生意火爆,朋友圈裡各種運動打卡層出不窮。一種體育強國的氣勢撲面而來,常常弄得我這不出來鍛鍊的人心裡很緊張,深怕拖了全民健身運動的後腿。

可是我同樣發現,很多人常常把堅持掛在嘴邊,什麼“一定要堅持每天步行多米“啦,“一定要堅持每天準時出現在健身房”啦,“一定要堅持某某運動,減肥多少多少斤”啦,瞅著讓人感覺挺累的。似乎運動這件事情挺折磨人,不咬牙和自己較勁就不行似的,這至於嗎?

其實近幾年來,我一直也是運動的,不過我採用的方式不是跑步,不是打球,不是在健身房揮汗如雨,也不是騎著賽車東跑西奔。自搬家以後,我有了一小院,幾十平米的地方就這樣成了我每日的運動場。

運動這件事總要提醒自己堅持的話,只能證明你選擇錯了

每天清晨送孩子上學後,我在小院的運動也就拉開了序幕。我亂七八糟種了許多東西,大多是地栽花木,也有一些盆栽。我的運動項目很多,有掃除落葉、修枝、澆水、施肥、拔野草、對付害蟲等等。

早晨的空氣很清新,微微有些風的時候更是怡人。每天的這個時候我都是在小院裡忙忙碌碌的,不可能所有的項目都做,只能依次進行。每逢花開的時候當然是最美妙的時刻,邊勞作邊欣賞,心情往往格外好。

這樣的運動一般控制在一個小時以內,不會出汗,也不會有疲勞感,整個人非常輕鬆愉悅地獲得身體的鍛鍊,不需要提醒自己要堅持什麼,一切自然而然

每天有了這樣一種運動,我覺得狀態很好。對我來說,這也是最好的運動方式。加上有規律的生活,我的各項體檢指標都挺正常。雖然沒有變得健壯起來,不過那八字格言依然可以帶給我快活。

所以說,運動這件事總要提醒自己堅持的話,只能證明你選擇錯了

。除非你是專業運動員,要出成績,要為國爭光,那作為職業是另當別論的。

當然,我的這種運動方式只是屬於我的,對你未必合適,除非你也喜歡。我只想說,每個人都有屬於他自己獨有的運動方式,可以不必大呼堅持,不必當成一種負擔。

運動這件事總要提醒自己堅持的話,只能證明你選擇錯了

記得去年暑假,我曾提出和兒子清晨一起出去跑步,這多少有點跟風的意思。堅持了十幾天,覺得特別難受,後果斷放棄了。我是一個從小就討厭長跑的人,現在又來跟自己較勁,能舒坦嗎?

其實何止是運動,許多事情都是同樣的道理。我們總是提倡堅持不懈,這絕對沒錯,並且是一種優秀的的品質。不過在堅持之前,我們也不妨先考慮一下自己的選擇。很多時候,正是因為選擇的錯誤,讓我們揹負了沉重的負擔。這種負擔可能是肉體上的,也可能是精神上的,但都是不明智的,不是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