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经典名言——礼记(121~130)


必读经典名言——礼记(121~130)

121、子曰:民以君为心,君以民为体;心庄则体舒,心肃则容敬。心好之,身必安之;君好之,民必欲之。心以体全,亦以体伤;君以民存,亦以民亡。——缁衣

孔子说:·“人民把君主当作心脏,君主把人民当作身体。必胸身身心广大就会身体安舒,体一定也乐于适应;内心严肃就会容止恭敬。内心喜好的东西,君主喜好的东西,体安然无恙的话,心脏也就会得到保护百姓也一定愿意得到;身体如果出了毛病脏也会跟着受到损伤。君主由于人民的拥护而存在,君主也由于人民的反对而灭亡。

122、子曰:下之事上也,身不正,言不信,则义不壹,行无类也。——缁衣

孔子说:臣下的事奉君上,如果自身不正,说话不讲信用那么君上就不以为忠,朋友就不以为信。

123、子曰:言有物而行有格也;是以生则不可夺志,死则不可夺名。故君子多闻,质而守之;多志,质而亲之;精知,略而行之。——缁衣

孔子说:“讲话有根据,做事有规矩。所以活着的时候无人能够改变他的志向,死了以后也无人能够剥夺他的美名。所以君子应该博闻,在弄清楚了以后就牢记在心;应该多识,在弄清楚了以后就学而不庆;应该知识精深,求其大体而实行之。


必读经典名言——礼记(121~130)

124、子曰:唯君子能好其正,小人毒其正。故君子之朋友有乡,其恶有方;是故迩者不惑,而远者不疑也。——缁衣

孔子说:只有君子能够喜好对自己正言规劝的人,小人则仇恨对自己正言规劝的人。所以君子的朋友是有一定的,君子厌恶的人也是有一定的。由于君子的好恶有定,所以和君子交往多的人不会产生疑惑,和君子交往少的人也不会产生疑惑。

125、子曰:轻绝贫贱,而重绝富贵,则好贤不坚,而恶恶不着也。人虽曰不利,吾不信也。——缁衣

孔子说:清旨够轻易地和贫贱的朋友绝交,而难于和富贵的朋友绝交,这说明他好贤的意志不坚定和痛恨坏人的态度不明朗。即令有人说他不是为了个人私利,我也不会相信。

126、子曰:私惠不归德,君子不自留焉。——缁衣

孔子说:他人以小恩小惠的礼品相赠,但有违于道德,在这种情况下,君子是不会接受其馈赠的。

127、子曰:茍有车,必见其轼;茍有衣,必见其敝;人茍或言之,必闻其声;茍或行之,必见其成。——缁衣

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有车子,就一定能够看到他的车轼;一个人如果有衣服,就一定能够看到他的衣袖。一个人如果说过话,就一定能够听到他的声音;一个人如果做了什么事,就一定能够看到它的后果。


必读经典名言——礼记(121~130)

128、子曰:「言从而行之,则言不可饰也;行从而言之,则行不可饰也。故君子寡言,而行以成其信,则民不得大其美而小其恶。——缁衣

孔子说:说过以后紧接着就是行动,所以说话不能光放空炮。做过以后紧接着就是议论,所以做事不能光走过场。所以君子讲究少说话而多做事,以此来成就他的信誉,这样一来,百姓就不能随便地夸大其优点和缩小其缺点。

129儒有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不祈土地,立义以为土地;不祈多积,多文以为富。——儒行

在儒者的心目中,金玉并不值得宝贵,.忠信才值得宝贵。他们不祈求土地,树立起道义就是他们的土地;他们不祈求多有积蓄,多掌握知识就是他们的财富。

130、儒有可亲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杀而不可辱也。——儒行

儒者可以亲密而不可以威协,可以亲近而不可以强迫,杀头而不可以羞辱。

必读经典名言——礼记(121~13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