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點坊說瓷之景德鎮紅釉如何君臨天下

中國傳統,偉人出生,必然天降異象,在古代,比如說伏羲氏是母親華胥踩了大腳印生下的,神農氏是他媽媽偶遇了一條龍生下的。唐太宗李世民出生時,據說當時門外有兩條龍相互纏繞嬉戲,三天之後才離去等等,這便是偉人出生方式,神奇,與眾不同,就對了。

泥點坊說瓷之景德鎮紅釉如何君臨天下

朱元璋的出生和其他大人物一樣,“俗氣”了一把:紅光滿屋,響亮的娃娃宣告著這位偉人誕生。他一出生就現“紅”光,連姓氏也紅了一把,姓“朱”,就是紅的意思嘛,看來他一生註定要與“紅”結緣了,難道都是巧合?這恐怕也太巧合了,究竟是怎樣的緣,接著咱一起來看看。

靠“紅”發家 投身“紅”巾軍,朱元璋從此改變了作為農民的命運,一激動竟然打出大明王朝,是紅色為他帶來光明和榮耀,他將國號定為明。明朝建都南京,位於中國南方,從五行理論來講,“南方為火,為陽,神是祝融,顏色赤…” 其實,在舊石器 時代就巳有尚紅的習俗,古人用紅色硃砂撒在逝者的身上,為逝去的親人辟邪,相信親人會轉世回來。雖然自古紅就是吉祥色,但朱元璋對紅的著迷和尊崇可不是發自骨子裡的。大明朝的國號中,含有對神明與紅色的崇拜。朱元璋登基之後首尊紅色。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正式頒佈“以紅色為貴” 的旨意,要求皇宮內外皆以紅色作裝飾。規定皇室宮殿建築一律“硃砂塗壁,紅重胭脂”;喇嘛穿紅衣、戴紅帽,簡直是成了“紅”色狂人。大明宮御用紅釉瓷 看來作為“紅色達人”的朱元璋果真不是蓋的,他是要把紅色推廣到皇宮每個角落,瓷器就更不放過,欽定紅釉瓷器僅供宮廷使用,正因如此,高溫銅紅釉瓷器在明代得到發展。 釉裡紅器是洪武時期的珍貴品種。但由於各種原因,歷史遺留的洪武瓷器數量不多。由於釉裡紅用的是銅紅料,對溫度和燒成氣氛非常敏感。火候不到則易變黑變灰,像明朝初期的一些釉裡紅器,有些釉色暗沉,有點“釉裡黑”或“釉裡灰”的感覺。雖然如此,但洪武釉裡紅器中還是有不少珍品,紅得豔麗純正,使觀者感到清心悅目的美。

泥點坊說瓷之景德鎮紅釉如何君臨天下

在裝飾上,它們又一致地表現出紋飾佈局有序,層次請晰,線條圓潤嚴謹,繪畫技法成熟等,頗似工筆畫的審美特點。且形體大氣,有元代遺風。續寫“紅色進行曲” 朱元璋子孫後代知道開國的這位老爺子好紅,他們也覺著“紅”色挺好,挺吉利的,能燒出幾件像樣的紅釉瓷,也算是盡了點孝。為了繼續譜寫紅釉瓷的“紅色進行曲”,永樂、宣德也使出吃奶的勁兒,此時燒出的紅釉器還挺不錯。永樂紅釉瓷器色調純正,釉厚如脂,又如初擬的雞血,在景德鎮陶錄中稱 “永樂鮮紅最貴”,被世人譽為絕代佳作。

泥點坊說瓷之景德鎮紅釉如何君臨天下

宣德紅釉瓷也不差,因靜穆凝重如寶石的色澤,更得美名“寶石紅”,景德鎮陶錄中也有宣窯以“鮮紅為寶”之說。“霽紅”,則是高溫銅紅釉中的又一個名貴品種。它的名字的由來,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 相傳宣德年間,宣宗皇帝想要一套鮮紅色祭器,於是就讓景德鎮的督窯官加緊燒製。但是,窯工們幾經試驗,就是燒不出令朝廷滿意的祭器來。 眼看將要大禍臨頭,一位老窯工的女兒,縱身跳人了熊熊的窯火中,以血染成紅色瓷。為了紀念這位烈女,人們就把這種紅色瓷器叫作 “祭紅” ,也稱 “霽紅” 。被蒙上神秘色彩的祭紅瓷,紅而不豔,靜穆凝重。

縱然坎坷,也要將“紅”色進行到底。 然而,自明代宣德以後,燒造高溫銅紅釉技術失傳,終明一代再也沒有得到恢復。由於紅釉瓷器是皇室祭祀的主要品種,到了嘉靖時期,人們只好改由礬紅替代,棗皮紅就是嘉靖礬紅彩中一個著名品種。礬紅是以鐵為著色劑的低溫紅彩,釉面極易脫落,另一方面燒成上的穩定,也導致其成品率高。

泥點坊說瓷之景德鎮紅釉如何君臨天下

直到康熙年間,失傳了200多年的高溫銅紅釉才得以恢復。而且名品迭出,郎窯紅、豇豆紅、霽紅、寶石紅等不性枚舉。其中,郎窯紅使紅釉瓷器的燒製,又一次出現繁盛景象。 清人寫詩讚美郎窯紅:“雨過天晴紅琢玉,貢之廊廟光鴻鈞。”“貢之廊廟”,就是說濃豔如血、極盡絢麗的郎窯紅曾供內廷專用。

清代康熙時,著名督窯官郎廷極在瓷都景德鎮龍珠閣御窯廠用銅紅釉仿照明朝永樂、宣德二代精美紅釉瓷器,燒製出又一新品種,獲得巨大成功,使銅紅釉燒得更加出色。從此,自明朝中期銅紅釉燒造失傳的技術,在200年後的康熙朝重新獲得了生產,並且各方面都有進一步的發展。後人為紀念其功績,把其窯產品以姓氏名義加以稱譽,史稱“郎窯”。

泥點坊說瓷之景德鎮紅釉如何君臨天下

要想成功燒製高溫銅紅釉,需要對燒成氣氛有非常苛刻的控制,難度非常大。在不惜工本的燒製過程中,郎廷極成功地燒製出另外一種釉面流動性大、具有大片裂紋、色調濃豔的紅釉瓷器,即郎窯紅。

郎窯紅的釉色充滿張力,顯現出一派欣欣向榮,故與之相配的瓷器以瓶、尊等大件器物為主,如觀音瓶、棒槌瓶、膽式瓶、梅瓶、蒜頭瓶等,另外也有盤、碗、爐等中型器物。

這些器物造型端莊、雍容華貴,與濃烈奔放的釉色相得益彰。雖然郎窯紅器物大多沒有款識,但這種靡費鉅萬的奢侈瓷器,自然只有皇家才有資格擁有。其色澤濃豔,華而不俗,且氣度非凡,備受皇家推崇。

清代乾隆皇帝對郎紅器也情有獨鍾,曾賦詩讚美:“暈如雨後霽霞紅,出火帶加微炙工。世上硃砂非所擬,西方寶石致難同。插花應使花羞色,比盡翻嗤畫是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