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代币法后,孩子老是讲条件怎么办?

迈炜心理咨询师:

我们在给孩子进行行为调整的过程中,使用了代币法,结合父母教养方式、以及训练与咨询本身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有的孩子只6节训练课就已经开始主动写作业了;有的开始晨读;有的能做到在晚托班把学校和家里的作业写完;有的能够在学校按时交作业;有的在课堂上插话现象少了;有的能够主动起床穿衣、刷牙洗脸了等……

但随之而来一个问题,有的家长反应,孩子好像对代币特别感兴趣,甚至像着魔了,有的孩子做什么都要代币,变得有点“唯利是图”,如按时起床、刷牙洗脸、主动写作业、不发脾气、课间奔跑、上课不做小动作、晨起早读、自己整理书包等都要求要代币。让家长感到有些担心,感到这样下去,孩子是不是会变得很物质、很功利?

那么,什么是代币法呢?

这种方法为什么有用?

为什么会让孩子着迷,喜欢讲条件?

家长又该怎么办呢?

实行代币法后,孩子老是讲条件怎么办?

(*图片自网络,未知来源)


先来看这样一个寓言故事:

心理学家德西曾讲述了一个寓言:有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于是,他耐着性子想了一个妙招。当孩子再次在门口玩闹的时候,老人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0美分,并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孩子们很高兴。

第二天孩子们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们这样想,仍兴高采烈地走了。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2美分,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2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

老人的智慧在于,他成功的把孩子玩耍的动机由自身转向外部。玩耍本是为了自己开心快乐,可当老人用奖励金钱的方法与玩乐挂钩时,孩子的动机开始不再单纯。

这个故事也说明,用外在的物质奖励可以使孩子的一种行为增加或减退。在这一点上,代币法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什么是代币法?

代币法是行为疗法中运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也称表征性奖励制。这种方法用奖励强化所期望的行为,用惩罚消除不良行为而达到目的。通常对于10岁以前的孩子效果显著。所谓“代币”就是真正奖励物的暂时代替,如“小红花”、“红五星”、“签字”、“盖章”、“卡片”等,儿童可用这些特制的代币换取各种奖品、特权及自由活动时间等。实践证明,使用代币法,确实可以促使孩子某种行为的增强,或使某种行为减少或消退,如培养孩子延迟满足的能力等。

代币法需要家长与孩子双方一起制定出代币的详细内容,如调整的行为是什么?若做到了事先提出的要求,表现出了这些行为,就给多少个代币,任务越难以完成或者越复杂,所给的代币就越多。而多少个这样的代币可以换取什么样的物质奖励、某种特权或某种活动?都要一一具体规定下来。

实行代币法后,孩子老是讲条件怎么办?


代币法的弊端:

无疑,代币法的出现,让很多对孩子行为一筹莫展的家长看到了希望。然而,对这种方法更感兴趣的可能就是孩子们了。尤其是那些总是被批评、指责、打骂的孩子,他们惊喜地发现,终于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比如好吃的、玩具,可能有些孩子自己也没有意识到,其实他们更加喜欢的也许是那种被肯定、被夸赞的感觉,因为代币本身就是对其行为肯定的载体。有的家长说,孩子现在干啥都要代币,都快着魔了。一枚硬币,总归是有两面的,代币亦然,代币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 让孩子误把奖励当作目的

物质奖励容易削弱孩子的内在驱动力,使其对被奖赏的行为本身失去兴趣,忘记自己的兴趣与初衷,对外界刺激过分依赖,为奖品而行动,客观上阻碍了行为习惯的养成。如果有一天没有了奖励,孩子就不愿行动了,就像有的小朋友一样,错误地把整理玩具的行为作为交换奖赏的筹码,把自己的行动或者努力变成了一场交易。

2. 让孩子变得势力和功利

靠奖励激发起来的行为,就必须靠不断升级的奖励来维持前进,孩子的胃口会越来越大,对物质要求就会越来越高。最要命的是,物质奖励就像个无底洞,就算你想要急刹车,那也是风险相当之大的,弄不好“车毁人亡”。

所以在奖励的形式上面,有的咨询师会建议家长以精神奖励为主,偶尔辅以物质奖励。

其实,代币法,犹如一把宝剑,剑是一把好剑,但不懂剑术的人用了,可能会用错,甚至用歪,甚至伤到自己。如有的家长会“贿赂”孩子,如平时孩子按时出门上学会给1个币,遇到孩子不能坚持,会临时许诺:如果你现在就能出门,我就给你2个币。孩子很聪明,下次甚至会故意晚出门。这是一个没有用好剑术的典型例子。还有的家长,会把大部分的控制权交给孩子,他做什么要几个,想想也就同意了,其实这也是有问题的。这种种过多的、频繁的使用物质奖励作为孩子行为的引诱和刺激,会导致以上两个严重的隐患。

再者,对于学前及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来说,物质奖励对他们的吸引力更大,也更容易通过代币建立起良好的行为,甚至变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所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也要看对象。

之前有看到一篇文章,一位愤怒的妈妈在声讨这种方法,因为她发现孩子变得很功利,但这恰恰说明,代币法这把剑她挥舞得不太好-显然她对剑术不是很精通。

故,代币法本身作为一种行为治疗技术,关键还在于正确地使用。

实行代币法后,孩子老是讲条件怎么办?


如何让孩子不事事讲条件呢?

1. 调整或需建立的行为最好<=5个,而临时机动性的行为最好<=3个。

这种行为可以同时在家里和学校进行调整,但最好不要超过5个,太多重点不突出,时间长了,真正要调整的行为可能并没有得到改变。基于此,以及针对孩子事事要代币的行为,除必须要调整的行为外,和孩子协商规定,在一段时间内只可以有三个机动行为可获取代币。

2.代币所规定的具体内容需根据孩子行为改变的情况进行调整。

代币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建立良好的行为,或是消除一个不良行为,随着代币法的实施,孩子的行为会有一些变化,这样就需要在代币法实行一段时间,如若干月后,但主要是视孩子行为的改变情况,对行为、代币个数、强化物(奖品) 进行适度调整。如,渐渐能自己主动起床了,可以和孩子协商,把代币的个数减少,强化物也可以做些改变。甚至若行为越来越好,已经变成了习惯,就可以撤销。但为了使这种刚建立起来的好习惯得到巩固,在从行为调整表里将这种行为去掉前,最好一次性给到孩子比较多的币,如是原来的若干倍。

特别强调一点,在这种调整过程中,不是孩子说了算,也不是家长说了算,最好是双方在彼此尊重的前提下,共同协商进行修改,这样也有利于孩子主动遵守。但不能由孩子说了算,想要几个就要几个,或是家长非常强硬,一点商量余地也没有,从而使孩子对代币失去兴趣。

3.物质奖励要与精神奖励相结合,最后慢慢变成以精神奖励为主。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雷珀实验”,心理学家雷珀挑了一些爱绘画的孩子分为A、B两组。A组孩子得到许诺:画得好,就给奖品;B组孩子则只被告之“我很喜欢你们画画,我想看看你们画的画”。

两组孩子都高兴地画了自己喜爱的画。A组孩子得到了奖品,B组孩子只得到了具体的点评。三个星期后,心理学家发现,A组孩子大多不主动去绘画,他们绘画的兴趣也明显降低,而B组孩子则仍和以前一样愉快地绘画。后来,心理学家又把这个实验在不同国度,不同兴趣组做多次论证,结果是一样的。

从这个实验可以发现,用物质奖励很难维持孩子做事的持续性。且物质奖励对于小一点的孩子效果比较好,对于大一些的孩子,社会性的奖励,如夸奖可能更加有用。所以,物质奖励要适度,并且要与精神奖励相结合。当然,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最后可以慢慢变成以精神奖励为主。


*图片如未特殊说明,皆自摄图网,已授权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