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提高沟通力的3种思维方式,所有人都得学学!(建议收藏)

工作和生活中的你,是否常常为下面的事情发愁?

别人犯了错误,惹怒了你,你想发火惩罚对方,但又怕损害了朋友关系,降低自己的“绅士值”?

跟关系很熟的朋友在一起,由于不走心的一句笑话,揭开了对方的隐私,友情的小船说翻就翻?

想跟某个人套近乎,努力的夸奖他,但是一直没有搔到痒处,引不起对方的好感?

那么,朋友,请学学下面这三种思维方式吧!

普通人提高沟通力的3种思维方式,所有人都得学学!(建议收藏)

01

“哑巴”思维

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被别人的一些错误所激怒,甚至破口大骂,破坏感情的同时,也让我们颜面尽失,此时你要用到的就是“沉默思维”。

“哑巴”思维,就是适时的闭上你的嘴巴,通过非语言行动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也许你会说,难道别人都在骂我了,我还能保持沉默吗?这样对方以后会不会越来越得寸进尺呢?

有这种想法的人,或许还真的不懂沉默的魔力!

我们先来看看这个小故事:

在一座寺庙里,有一个小和尚总是深更半夜越墙而出,午夜后天未亮再越墙而入。寺庙住持发现后,并没有直接找小和尚骂他一顿,而是用更好的方式解决。

一天夜里,住持在寺院的高墙边发现一把椅子。他知道必定是小和尚搬来翻墙用的。

于是,他搬走了椅子,自己在原地守候。

午夜,外出的小和尚回来了。他爬上墙,再跳到“椅子”上。突然,他感觉“椅子”不似先前那么硬,而是软软的甚至有点弹性。

普通人提高沟通力的3种思维方式,所有人都得学学!(建议收藏)

落地后的小和尚惊恐地发现,原来自己是踩着住持的腿进来的,吓得仓皇离去。

在以后的日子里,小和尚天天都诚惶诚恐地等候着住持对他的惩罚,但住持却对此事只字未提。

小和尚实在无法忍受了,他鼓起勇气找到住持,诚恳地认了错。哪知住持宽容地笑了笑,说:“不用担心,这件事只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你还怕什么?”

小和尚从此改头换面,静心修炼。若干年后,住持圆寂,小和尚接受了他的衣钵。

看到了吗?沉默有时候是最好的攻击,而且是最牛逼的心理攻击。

我们吵架或者批评别人的目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让对方知道我们的厉害,让对方内心受到谴责吗?这些沉默都可以帮你达到啊!

伯斯顿曾经说过:“沉默是宽容之下最严厉的批评。”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明白一个人的感受要比明白真相更重要。沉默能使对方产生巨大的压力,比语言更让被批评者扛不住,因此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批评手段。在批评别人时,沉默往往更加能够让人感到严厉。

而且,更让你体面的是,你从头到尾一句话都没说,还让人主动认错,也能让你的形象瞬间高大起来。

普通人提高沟通力的3种思维方式,所有人都得学学!(建议收藏)

02

“遮羞布”思维

俗话说:“矮子面前莫说短话”,别人或许有生理上的缺陷,或许家庭不幸,或许在为人处世方面有短处,他们本身就已经够痛苦的了,我们绝不能再雪上加霜了。

“哪壶不开提哪壶”,伤及了别人不说,自己也得不到什么好处,到头来只会是两败俱伤。在

“遮羞布”思维的意思是说,每个人都有不想让别人知道的短处,你一定不能随便把别人你“遮羞布”揭开。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短处和缺点,有一些是他人知道的,也有一些并不愿意让人知道。因此,在同陌生人聊天时,一定要做到慎重,不能拿对方的不光彩问题做文章,这无疑于在伤口上撒盐,既让对方感到痛苦,也给人一种不好的印象。

普通人提高沟通力的3种思维方式,所有人都得学学!(建议收藏)

看看下面的小故事:

对小夫妻结婚不到4个月,就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孩子,亲友们都赶来祝贺,有一位远房亲戚也来了,带来了自己的礼物——漂亮的画本与五彩的画笔。

小夫妻向他道谢,不过也有些不解地说道:“宝宝刚出世,这画本和画笔,现在用还太早呢。”“不会呀!”

那位亲戚开玩笑地说道,“你们这孩子太性急,本该再待上五六个月才出生,可是她偏偏4个月就出世了,我想,再过上六七个月,她肯定会去上学的,所以我早早就准备好了笔和本呀。”

这位亲戚的话刚说完,所有亲友大笑起来,这对小夫妻满脸通红,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这位亲戚可能,认为自己的一番调侃很幽默,却大大地伤了小夫妻俩的颜面,使现场的气氛变得极为尴尬。

谁都不愿意自己的隐私在众人面前“曝光”,一旦被抖露出来,就会觉得难堪且恼怒。

即使是再好的关系,也容不得你的毫无顾忌,那些因为玩笑开大了而导致失败的例子不是数不胜数吗?

有些隐私话题也是不宜碰触的,别人的遮羞布不是可以随便撤下来的!

“有所不言,言必当;有所不为,为必成。”有些玩笑可以活络气愤,但牵涉隐私与禁忌的玩笑不能开,它伤人至深,严重的时候甚至会葬送彼此间的很亲密的关系。

普通人提高沟通力的3种思维方式,所有人都得学学!(建议收藏)

03

“稀言”思维

巴尔扎克说:“第一个形容女人为花的人,是聪明人;第二个这么形容的人,就一般了;第三个再将女人比喻为花的人,纯粹就是笨蛋。”物以稀为贵,言语亦然。说得多便会平凡。如果每个人都说同一句话,那么这句话就会变得平淡无奇。

但如果只有少数人能说出某句话,那么它就会成为一句名言。

“稀言”思维就是说,我们在与人沟通的时候,要克服大众的话的言语,通过精确的观察来赞美对方那些最需要你赞美的点,找到对方的兴奋点。

看看下面的小故事:

一天,一位心理学家到一家邮局去寄信。

二天,队伍排得很长,走动得也很慢,原来,柜台里的职员今天可能遇到什么事了,愁眉苦脸的样子,工作速度也很慢。

三天,心理学家见状,便想,要是我能让他高兴起来的话,那大家就不用这么费劲儿地排队了,仔细想了想,最后他决定采用赞美的策略。

四天,可是他转念一想,又在心里自问:“可是他有什么值得我赞美的呢?”经过一番观察,心理学家最后终于找到了。

五天,当心理学家拿着自己那封信去过磅秤时,心理学家友善地对职员说了一句:“真希望我也能和你一样,有一头漂亮的头发!”职员有点儿惊讶,他抬头望了望心理学家,随即露出一脸善意的微笑。“哪里,我这头发可不能跟以前比了,而且,从来没有人赞美过我的头发。”他边工作边说着。

六天,但是,自从听到心理学家的赞美后,职员的心情果然好转,并热情地跟心理学家聊了好一会儿。

职员唯独对心理学家微笑,并与之热情地交谈,是因为心理学家给予的赞美让他赢得了职员的无限好感。可见,交际中要得人喜欢,就要学会赞美别人,赞美对方鲜为人知的优点更奏效。

普通人提高沟通力的3种思维方式,所有人都得学学!(建议收藏)


每个事物、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优点。

也许他长相不俊美,但是他可能很有才华;也许他不善言谈,但他可能长于思考;他可能干不好记者,但他能做好主持。

也就是说,万事万物都有可取之处。

所以,不要和别人一样只盯在某一个既定的角度看问题,要学会多角度看问题,这样才能让自己拥有一双独特的眼睛,发现万事万物的独特的美。而之于人,若能因此而发掘其身上独特的优点,那你就是“伯乐”,在人际场上,若能看到别人鲜为人知的优点并给出你真诚的赞美,那必然能赢得别人喜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