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的具体程序

工伤认定的具体程序

案例

原告何某系原周庄小学教师,2017年2月22日上午,原告被周庄小学安排到临市小学听课,中午在临市小学就餐。因周庄小学及原告居住地到临市小学无直达公交车,原告采取骑摩托车、坐公交车、步行相结合方式往返。下午15时40分左右,周庄小学邢某等开车经过石涧村大陈庄水泥路时,发现何某骑摩托车摔倒在距离周庄小学约二三百米的水泥路旁,随即送往医院抢救治疗。2017年9月,原告就此次事故伤害直接向被告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经历了二次工伤认定,二次复议,二次诉讼后,被告于2018年2月6日作出《职工工伤认定》,认定:何某所受机动车事故伤害虽发生在上下班的合理路线上,但不是在上下班的合理时间内,不属于上下班途中,不认定为工伤。原告不服,向某市人民政府申请复议,复议机关维持了被告作出的工伤认定决定。之后,原告诉至法院。经某区人民法院一审,某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认为:上下班途中的“合理时间”与“合理路线”,是两种相互联系的认定属于上下班途中受机动车事故伤害情形的必不可少的时空概念,不应割裂开来。结合本案,何某在上午听课及中午就餐结束后返校的途中骑摩托车摔伤,其返校上班目的明确,应认定为合理时间。故判决撤销被告某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作出的《职工工伤认定》;责令被告在判决生效之日起六十日内就何某的工伤认定申请重新作出决定。从本案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员工通过工伤认定来获取权利救济,申请主体的并非单一的,只要具备法定条件,根据法律的具体要求来,职工或其亲属也可以通过申请工伤认定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工伤认定主体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的规定,工伤保险的申请主体有两类:一是职工所在单位,二是工伤职工或者其家属,以及工伤职工所在单位的工会组织。

工伤申报流程

一、申报

1、单位申请

职工发生伤亡事故后,用人单位应当立即向当地劳动保障保障行政部门和工伤保险经办机构报告,并填报《事故伤害报告表》。同时,应在伤亡事故发生或职业病确认诊之日起30日内填表写并提交《工伤认定申请表》和首诊病历本、旁证材料、身份证等有关材料。

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应提交用人单位的营业执照复印件或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出具的查询证明。

2、职工或直系亲属申请

用人单位未在规定期限申请认定的,职工或直系亲属可在伤亡事故或职业病确诊之日起一年内直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二、受理

如职工或其直系亲属的申请超过一年的期限,或不符合管辖权规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将不予受理,出具《不予受理决定书》。如申请材料不全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当场或在7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一次性告知申请人。

三、调查

对职工或直系亲属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用人单位发出《工伤认定协查通知书》,要求单位提供相关材料,单位应在规定期限内如实提供情况和有关证据,在规定的时间内未能提出相反证据的,视为对职工或其直系亲属提供的证据材料无异议。

如有需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提供的证据进行调查核实。有关单位和个人应据实提供情况和有关证据或证据线索,参保单位有意隐瞒伤亡事故真相,提供虚假证据或数据等材料以及拒绝配合事故调查的,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可以拒绝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的各项费用,转由用人单位负担。

四、认定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在正式受理之日起60日内做出认定结论,开出《工伤认定结论书》。工伤认定结论作出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送达用人单位和职工或其直亲属,并抄送工伤保险经办机构。

工伤申报材料

用人单位或工会组织申报的:

1、 职工伤亡事故报告表(事故发生之日3个工作日内报送)2、 工伤认定申请表1份(此表及以下材料自事故发生之日起1个月内一同报送)3、 事故人和单位签订的有效书面劳动合同(原件并复印件)4、 事故人的身份证或暂住证(原件并复印件)5、 首次就医病历及诊断书等有关材料(原件并复印件)6、 工作考勤记录卡(原件并复印件)7、 企业营业执照(原件并复印件)8、单位参加当地工伤保险按时足额缴费的凭证和参保职工花名册(原件并复印件)9、 事故调查报告

事故人或直系亲属申报的:

1、 工伤认定申请表1式2份2、 事故人和单位签订的有效书面劳动合同,或单位有效工作证、单位签章工资表、单位签章的从事本职工作证明等(原件并复印件)3、 事故人的身份证或暂住证(原件并复印件)4、 首次就医病历及诊断书等有关材料(原件并复印件)5、 物证、书证、证人证言、照片等有关证据6、 事故发生详细经过7、 单位、企业法人注册登记资料(可到工商部门查询)

工伤认定的具体程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