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过去医院看病的经历,大家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春天的呼唤95


谈起上医院看病,几乎每个人都有过的经历,现在听到最多的就是词语:排队2小时,看病5分钟;医患关系紧张;药费太贵看不起病;检查项目太多费用还高。

在武汉,同济、协和、省人民、中南医院、省妇幼是武汉最好的几家三家医院,这些医院每天都是人满为患而一号难求,不过现在可以网上分时挂号,稍稍缓解挂号难的情况,但是医院排队看病的现象还是很普遍,究其原因,还是大家对于大医院太过信赖、依赖,其实说到底还是好的医疗资源太过集中,就像好学校因为师资力量较强,大家宁愿花钱择校,而不愿意就近对口入学是一个道理。

在武汉市一级的三甲医院还是比较好,就是每个医院都有一个重点科室,比如一医院的皮肤科、二医院的妇产科、三医院的烧伤科、四医院的骨科等,相对进行了一部分分流,但是即便这样排队1-2小时还是很正常,特别是专家号更是难上加难。

现在看病检查太多,B超、CT、磁共振、X光等医学检查都要你来一遍,比如一个头晕,不是先详细咨询病情,根据病症做判断,而是一开始就要做如下检查:颈部彩超、头部CT、MR磁共振、抽血检查肾功能、血脂等,然后开药就像是搞批发一样,先开上2周的药,恨不得把药当饭吃。

记得有一次,肾结石复发,去我们家附近的一家医院(具体名称不点了),接诊医生是一个年纪稍大的老医生,直接看了B超结果说,你这样要立即住院做手术,否则积水时间长了,下一步就是肾功能丧失、尿毒症,简直就是恐吓式的看病。

现在老百姓看病难、看不起病的情况还是相当的严重,希望国家卫生部门能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来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


鄂浪淘沙


去过基层医院,也去过二甲医院和三甲医院。说一下我的感受。

我们家乡小县城的县医院,算是我们县最好的医院了。门诊没有挂号处,去看病不用挂号,直接去诊室。可以随到随看,最多前面排三五个人,等不了多久。住院部人多一些,来看望病人的亲属络绎不绝,小地方人情往来较多。

北京有社保定点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患者也较多。大多数人都是来开药的,比如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服药,就可以每个月去定点社区开一次药。到了可以立即现场挂号,随到随开,基本不用排队。

另外,我也见过社区服务站有能看病的大夫。最多的时候有差不多三十个人在诊室外排队看病,好多都是患者相互推荐过来看病的。这个就靠医术说话了。

3.大城市大医院挂号难,候诊时间长。

北京的三甲医院挂号难是出了名的。现在想看病当天现场挂号基本没号,急诊除外。即使现场挂到号了,也比较靠后,候诊时间特别长。候诊三小时,就诊三分钟屡见不鲜。

现在好多大医院实行网络预约挂号,确实方便了很多。为了打击黄牛党,最近多家医院还引进了人脸识别技术。但是,大医院依然人满为患,去看病常要用四五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大多数时间都在排队等待。

患者等得辛苦,医生看得也辛苦。门诊医生一上午要看将近五十位患者,忙到没时间喝口水,上个厕所,经常不能按时下班,按时吃饭。

4.没有医保,看病贵很多。

我们县医院住院的人比门诊的人多,因为农合(现在称居民医保)门诊不能报销,住院才可以报。于是本来门诊就可以看的病,很多患者选择住院再检查,治疗。

大城市以北京为例,没有医保挂号费(医事服务费)就比较贵。社区医院自费挂号20元,有医保的自己拿1元;大医院普通号自费30元,有医保自己拿2元;副主任号自费50元,有医保自己拿10元。专家号和特需号就更贵了!

有很多病初诊只能开检查,有些检查不能当天出结果,再去医院找医生看结果就得再挂一次号。对于没有医保的人来说,光挂号就得上百,再加上自负检查费、治疗费、药费,看病贵!而有医保的人,门诊费用超过1800元起付线,医保可报销90%,减轻不少负担。

以上是我这些年来去医院看病的感受。我觉得大医院虹吸效应太明显,推行分级诊疗很有必要。而且,医保还是很有用的!

我是盈盈一水间12345,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关注我,了解更多医药知识。

盈盈一水间12345


我就说说今年春天去医院做白内障手术的感受吧。

我的眼睛是高度近视,带着九百度的近视镜,一辈子了,三年前,感到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原来以为是糖尿病影响的吧,这两年不停的玩手机,眼睛就更感到看不清东西,去医院检查,医生说是老年白内障,刚刚听说得的是白内障,心里还挺高兴,因为白内障通过手术是可以治疗的,我有糖尿病,万一是视网膜有病,那早晚得瞎了,我本来就是聋人,如果眼睛再瞎了,那我怎么活呀。所以知道得的是白内障,心里就感到轻松多了。

虽然视网膜没病,但白内障手术我心里也打鼓,万一手术不成功,那我就完了,所以一直拖着,能拖一天是一天。就这么熬了三年,直到今年春天,眼睛几乎快瞎了,所以不能再拖了,就准备去手术了。

能做白内障手术的医院,在沈阳有不少家公立,私营的都有。开始打算去离家近的一个股份制比较有名的眼科医院,后来听朋友说,最好去公立医院,私营的万一做不好怎么办,这样我就去了我市的眼科医院。

经过医生的检查,确诊就是白内障,然后安排我指定日期来住院手术,一切安排妥当,我在入院时就把一千元钱用白纸包好,夹在病历中去病房办手续去了。

主治医生接过病历,一眼就看到白纸包,知道那就是红包,当即把包就退给我,因为在场还有其它患者,我们都没说话,但都心照不宣。送红包就告一段落。

如今看病,给医生送红包,好像是天经地义的吧,我以前也没看过啥大病,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就这一次,还吃了闭门羹,心里七上八下,也不知道如何是好,住院两天,做着各种检查,第三天是手术日,我的手术时间安排在下午,上午我的手术医生去门诊看病去了,我想,这次手术是做一只眼睛,以后还得来一次,还是有求人家,前天在病房,人太多,今天我去门诊找他去,这样我就直接去楼下门诊找大夫去了。

到门诊一看,每次放进来一个患者,正好我趁没人,就进了诊室,大夫一看我又来了,一愣,我把纸包又拿出来,这回包了两千元,大夫一看急忙忙把钱往我手里推,因为和我说话,我又听不到,大夫就挺急的,我说就是一点心意,你收下吧,他嘴上说了什么我听不懂,但意思我明白,人家不收,你来治病,就走正常过程就可,不需送红包的。

两次红包都没送出去,我心里也说不好是什么心情,因为我的手术还没有做啊。

手术时间到了,我按医生指点,做好各种准备,当我躺在手术台上,内心还是有一丝惶恐,就是十五分钟吧,我的手术结束了,一切正常,第二天早晨,当我眼上的纱布取下,眼前一亮,我的手术成功了。

一个月后,我又做了另一只眼睛的手术。我的眼睛不只白内障去除了,换上人工晶体后,我原来的高度近视也被矫正,由原来的九百度,现在只需二百度了。这就是我这次手术的经历,

公立医院,这些年医患关系挺紧张的,老百姓对医院,医生的评价不好,有些都是道听途说,我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不是说的那样,医生都是见钱眼开,公立医院,对医风医德对医生都是很重视的,拒收红包,这可能是所有医生必须尊守的纪律,哪个医生也不会往枪口上撞的。


娟子98999


身不由己! 看透生死,引人深思。


医院总是个让人不由自主思考人生的地方。在那里生死司空见惯,生的喜悦,死的悲伤,只是来过却不停留。我就是在那里遇见了一位老人。

那是两年前我和儿子双双因为支原体肺炎住院治疗,儿子住四楼儿科,我住二楼呼吸科,为了照顾儿子,我把输液阀开到最大,只为快点输完去照顾儿子。都劝我说对身体不好可是我着急,因为还有儿子需要照顾,可是当看到我的同病房病友的状态时,我彻底醒悟了。

那是一位老革命军人(女),93岁,瘦的皮包骨,生活不能自理,戴着氧气罩,由于长期输液手臂都是青紫的,由于难受她经常挣扎,只能将针埋在脚上,24小时输液,靠着营养液维持生命,看着她由于大便不着丝缕的身体被保姆像摆弄物件一样摆弄,感觉活着真的已经毫无尊严,好在她已经时而清醒时而糊涂了,否则以前骄傲的她是万万接受不了的。只要醒着她就可怜巴巴的盼着子女去看她,能多陪她一会儿,对于她而言,活着的意义可能就只剩对子女们的牵挂了。


老人的处境和当时的状态让我深刻的思考到:

1.老和幼都是人生最无助的阶段,幼时不能自理什么都不懂,心里唯一的依靠和港湾是妈妈,老了依然倒退回不能自理,心里唯一的期盼就是身边有个人。

2.幼是朝阳是希望,大家更多的把心血浇筑在幼儿身上,不期待回报,只希望孩子长大后能过自己想过的生活,走自己想走的路。而老呢,是落日,已经没有多少余热,走了很多路,或平庸或辉煌,最终靠护工照料的日子,唯余无奈与寂寞,尤其完全没有质量的活着太过悲哀。

3.对于独生子女还是多子女问题重新深刻思考,如果只要一个孩子,独生子女肯定会得到父母全部的精力,爱,关注,教育资源等,而多子女恐怕会降低每个子女的教育和生活质量。至于养老问题,如果真的到了不能自理的那一天,多个子女或许多个人分担,但是,试想真的卧床的那一天子女们又在致力于自己的家庭子女,有时候也是有心无力,几个孩子都是一样的结果。如果真的不想给孩子添负担,就得有个健康的体格,健康饮食多运动

4.无论是育儿还是照顾老人病人,首先得自己有充分的知识积累和健康的身体,否则一切都是浮云,事倍功半,学会学习和动脑很关键。

5.病榻之前见真情!

6.趁着年轻多为自己积点福,注意休息和锻炼,否则看来卧床求天不应叫地不灵,苦苦挣扎,各种检查各种治疗……总之一句话,欠的债迟早都要还的。

7.人生苦短,除了幼年无知童年无力的前18年和老年多病各功能退化的未知年限,人这辈子剩下的好时光也是真的有限,在有限的日子里还是好好珍惜好好利用吧,不能辜负来这大千世界走一遭,平和阳光的心态,进取的心,努力把这些年过得充实精彩。



我感恩在我还能自由活动,有尊严的活着时遇到了那位老人,是她的状态让我更加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也明了了余生该怎样走下去。




邂逅妮殇


来自一位医生的看病经历,大家好好看看

我呢因为从小家里有个小卖部,结果我这牙就没有好过,小时候家里人重视,导致我今日牙齿的下场,所以注意爱护牙齿。

我看牙科是在自己上班的医院,找了个最老的,经验最丰富的,没想到人特多,因为补牙非常花时间,一个患者半小时起步,搞得我也不好要求插队,也不好叫人家给我加班弄,比较他比我老,就干等,每次等一两个小时,说实话,等待的过程很难过,可是想尽快搞好,没办法,而且这次补牙本以为本院能少一些手术费,没想到牙齿特贵,原来要2000(2个牙\u0000)多的,本院医保下来也要1000多,感觉好贵啊😱,经历以上,其实我们医生看病和大家都是一样的经历,除非是自己会的,除了手术我都可以自己搞定,伤口处理也没问题,自己是内科医生,所以如果是内科就方便多了,还有就是挂号、缴费、拿药方面不用花时间等,如果方便就先拿下,不方便下班时间去拿也行,后然啊,我又看过一次牙科,有了上次等待的经历,我就找另一个了,结果快很多,效果其实也很好,感觉没必要凑一起,又不是疑难杂症。如果我们能实行预约制度是最好的,真的,因为看病真的很磨人,其实不是医生的错,因为需要认真对待,也不是患者的错,是我们的医疗体制需要改变,而平时一出问题,都是自责我们医生的,这锅我们背不起,对于医院的管理来说我们医生没有办法,我们不是管理层,领导的世界,我们不懂。



吴炎林医生


医院是大家都不想去而又不得不去的地方。去年因家人生病在三甲医院医院陆续住院一年,看到了很多无奈的事,真是人的命天注定。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健康的活着比什么都重要,看到了太多的生离死别,就遇到很多病友,就是平常很健康的,就突然一个病倒下了,还有的没有抢救过来就没了,半夜里家人撕心裂肺的哭声,让我能感觉到生死就是一瞬间的事,所以生活中平常的困难,和别人的争执,和家人闹别扭等等这些事,真的不算个事,也不要去计较这些事,好好的陪着家人生活是最幸福的事,祝大家都健健康康的!


饭饭的日志


唉,由于家里有个病号,所以去医院真是家常便饭,三天两头去。

去医院只能说,到了医院你就没有话语权了,大夫让你检查什么你就检查什么?让你去哪化验你就去哪化验?说什么你都得听,因为不懂,也渴望康复,所以只能听。

还有就是,到医院🏥了,钱仿佛就是一串数字,每项检查都花钱,干啥都要钱,不管有没有钱,只要你要,就得给。

去医院真是无语,门诊排队,住院部没床,加床也要住,仿佛住进去,病就好了一样。

当年在icu一天1万多,真是烧钱啊。

可是自己抱怨那么多,还是得去。去了看见医生护士都那么忙,每个大夫都期望你快点康复,看到医患关系和谐,自己康复的时候,跟医生说再见的时候,虽说觉得他们好,但是也不想见到他们了。


要减肥的人儿


我前年吧因为鼻子老流血到我市一医院诊断,说是毛细血管破裂很严重需住半月院,我没有理他走了,到了一中医门诊,老医生看了问了说没事你血热又上火,开三付中药吃吃就好了,记住夏天多喝板蓝根冲剂。我连着喝了几年,现在正常了。你说那个医院坑人不?!


东北之虎1


这两个星期为我姐姐上海杭州两地跑。杭州某医院在不能确诊病情下就要安排手术,还好我们逃的快先不手术。出院后跑上海多看了几个专家,都说没事,记得两月体检一次。这次的经历告诉我们,不管生什么病,首先淡定,找对医生。


陈海哨98


现在只要手中有权,就是发财致富的之本,常言道:有权就有一切,权利的威力大于一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