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過去醫院看病的經歷,大家最大的感受是什麼?

春天的呼喚95


談起上醫院看病,幾乎每個人都有過的經歷,現在聽到最多的就是詞語:排隊2小時,看病5分鐘;醫患關係緊張;藥費太貴看不起病;檢查項目太多費用還高。

在武漢,同濟、協和、省人民、中南醫院、省婦幼是武漢最好的幾家三家醫院,這些醫院每天都是人滿為患而一號難求,不過現在可以網上分時掛號,稍稍緩解掛號難的情況,但是醫院排隊看病的現象還是很普遍,究其原因,還是大家對於大醫院太過信賴、依賴,其實說到底還是好的醫療資源太過集中,就像好學校因為師資力量較強,大家寧願花錢擇校,而不願意就近對口入學是一個道理。

在武漢市一級的三甲醫院還是比較好,就是每個醫院都有一個重點科室,比如一醫院的皮膚科、二醫院的婦產科、三醫院的燒傷科、四醫院的骨科等,相對進行了一部分分流,但是即便這樣排隊1-2小時還是很正常,特別是專家號更是難上加難。

現在看病檢查太多,B超、CT、磁共振、X光等醫學檢查都要你來一遍,比如一個頭暈,不是先詳細諮詢病情,根據病症做判斷,而是一開始就要做如下檢查:頸部彩超、頭部CT、MR磁共振、抽血檢查腎功能、血脂等,然後開藥就像是搞批發一樣,先開上2周的藥,恨不得把藥當飯吃。

記得有一次,腎結石復發,去我們家附近的一家醫院(具體名稱不點了),接診醫生是一個年紀稍大的老醫生,直接看了B超結果說,你這樣要立即住院做手術,否則積水時間長了,下一步就是腎功能喪失、尿毒症,簡直就是恐嚇式的看病。

現在老百姓看病難、看不起病的情況還是相當的嚴重,希望國家衛生部門能拿出切實可行的措施來保障人民的身體健康。


鄂浪淘沙


去過基層醫院,也去過二甲醫院和三甲醫院。說一下我的感受。

我們家鄉小縣城的縣醫院,算是我們縣最好的醫院了。門診沒有掛號處,去看病不用掛號,直接去診室。可以隨到隨看,最多前面排三五個人,等不了多久。住院部人多一些,來看望病人的親屬絡繹不絕,小地方人情往來較多。

北京有社保定點的社區衛生服務站,患者也較多。大多數人都是來開藥的,比如高血壓、糖尿病患者需要長期服藥,就可以每個月去定點社區開一次藥。到了可以立即現場掛號,隨到隨開,基本不用排隊。

另外,我也見過社區服務站有能看病的大夫。最多的時候有差不多三十個人在診室外排隊看病,好多都是患者相互推薦過來看病的。這個就靠醫術說話了。

3.大城市大醫院掛號難,候診時間長。

北京的三甲醫院掛號難是出了名的。現在想看病當天現場掛號基本沒號,急診除外。即使現場掛到號了,也比較靠後,候診時間特別長。候診三小時,就診三分鐘屢見不鮮。

現在好多大醫院實行網絡預約掛號,確實方便了很多。為了打擊黃牛黨,最近多家醫院還引進了人臉識別技術。但是,大醫院依然人滿為患,去看病常要用四五個小時甚至更長時間,大多數時間都在排隊等待。

患者等得辛苦,醫生看得也辛苦。門診醫生一上午要看將近五十位患者,忙到沒時間喝口水,上個廁所,經常不能按時下班,按時吃飯。

4.沒有醫保,看病貴很多。

我們縣醫院住院的人比門診的人多,因為農合(現在稱居民醫保)門診不能報銷,住院才可以報。於是本來門診就可以看的病,很多患者選擇住院再檢查,治療。

大城市以北京為例,沒有醫保掛號費(醫事服務費)就比較貴。社區醫院自費掛號20元,有醫保的自己拿1元;大醫院普通號自費30元,有醫保自己拿2元;副主任號自費50元,有醫保自己拿10元。專家號和特需號就更貴了!

有很多病初診只能開檢查,有些檢查不能當天出結果,再去醫院找醫生看結果就得再掛一次號。對於沒有醫保的人來說,光掛號就得上百,再加上自負檢查費、治療費、藥費,看病貴!而有醫保的人,門診費用超過1800元起付線,醫保可報銷90%,減輕不少負擔。

以上是我這些年來去醫院看病的感受。我覺得大醫院虹吸效應太明顯,推行分級診療很有必要。而且,醫保還是很有用的!

我是盈盈一水間12345,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關注我,瞭解更多醫藥知識。

盈盈一水間12345


我就說說今年春天去醫院做白內障手術的感受吧。

我的眼睛是高度近視,帶著九百度的近視鏡,一輩子了,三年前,感到視力下降,視物模糊,原來以為是糖尿病影響的吧,這兩年不停的玩手機,眼睛就更感到看不清東西,去醫院檢查,醫生說是老年白內障,剛剛聽說得的是白內障,心裡還挺高興,因為白內障通過手術是可以治療的,我有糖尿病,萬一是視網膜有病,那早晚得瞎了,我本來就是聾人,如果眼睛再瞎了,那我怎麼活呀。所以知道得的是白內障,心裡就感到輕鬆多了。

雖然視網膜沒病,但白內障手術我心裡也打鼓,萬一手術不成功,那我就完了,所以一直拖著,能拖一天是一天。就這麼熬了三年,直到今年春天,眼睛幾乎快瞎了,所以不能再拖了,就準備去手術了。

能做白內障手術的醫院,在瀋陽有不少家公立,私營的都有。開始打算去離家近的一個股份制比較有名的眼科醫院,後來聽朋友說,最好去公立醫院,私營的萬一做不好怎麼辦,這樣我就去了我市的眼科醫院。

經過醫生的檢查,確診就是白內障,然後安排我指定日期來住院手術,一切安排妥當,我在入院時就把一千元錢用白紙包好,夾在病歷中去病房辦手續去了。

主治醫生接過病歷,一眼就看到白紙包,知道那就是紅包,當即把包就退給我,因為在場還有其它患者,我們都沒說話,但都心照不宣。送紅包就告一段落。

如今看病,給醫生送紅包,好像是天經地義的吧,我以前也沒看過啥大病,沒有這方面的經驗,就這一次,還吃了閉門羹,心裡七上八下,也不知道如何是好,住院兩天,做著各種檢查,第三天是手術日,我的手術時間安排在下午,上午我的手術醫生去門診看病去了,我想,這次手術是做一隻眼睛,以後還得來一次,還是有求人家,前天在病房,人太多,今天我去門診找他去,這樣我就直接去樓下門診找大夫去了。

到門診一看,每次放進來一個患者,正好我趁沒人,就進了診室,大夫一看我又來了,一愣,我把紙包又拿出來,這回包了兩千元,大夫一看急忙忙把錢往我手裡推,因為和我說話,我又聽不到,大夫就挺急的,我說就是一點心意,你收下吧,他嘴上說了什麼我聽不懂,但意思我明白,人家不收,你來治病,就走正常過程就可,不需送紅包的。

兩次紅包都沒送出去,我心裡也說不好是什麼心情,因為我的手術還沒有做啊。

手術時間到了,我按醫生指點,做好各種準備,當我躺在手術檯上,內心還是有一絲惶恐,就是十五分鐘吧,我的手術結束了,一切正常,第二天早晨,當我眼上的紗布取下,眼前一亮,我的手術成功了。

一個月後,我又做了另一隻眼睛的手術。我的眼睛不只白內障去除了,換上人工晶體後,我原來的高度近視也被矯正,由原來的九百度,現在只需二百度了。這就是我這次手術的經歷,

公立醫院,這些年醫患關係挺緊張的,老百姓對醫院,醫生的評價不好,有些都是道聽途說,我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大家,不是說的那樣,醫生都是見錢眼開,公立醫院,對醫風醫德對醫生都是很重視的,拒收紅包,這可能是所有醫生必須尊守的紀律,哪個醫生也不會往槍口上撞的。


娟子98999


身不由己! 看透生死,引人深思。


醫院總是個讓人不由自主思考人生的地方。在那裡生死司空見慣,生的喜悅,死的悲傷,只是來過卻不停留。我就是在那裡遇見了一位老人。

那是兩年前我和兒子雙雙因為支原體肺炎住院治療,兒子住四樓兒科,我住二樓呼吸科,為了照顧兒子,我把輸液閥開到最大,只為快點輸完去照顧兒子。都勸我說對身體不好可是我著急,因為還有兒子需要照顧,可是當看到我的同病房病友的狀態時,我徹底醒悟了。

那是一位老革命軍人(女),93歲,瘦的皮包骨,生活不能自理,戴著氧氣罩,由於長期輸液手臂都是青紫的,由於難受她經常掙扎,只能將針埋在腳上,24小時輸液,靠著營養液維持生命,看著她由於大便不著絲縷的身體被保姆像擺弄物件一樣擺弄,感覺活著真的已經毫無尊嚴,好在她已經時而清醒時而糊塗了,否則以前驕傲的她是萬萬接受不了的。只要醒著她就可憐巴巴的盼著子女去看她,能多陪她一會兒,對於她而言,活著的意義可能就只剩對子女們的牽掛了。


老人的處境和當時的狀態讓我深刻的思考到:

1.老和幼都是人生最無助的階段,幼時不能自理什麼都不懂,心裡唯一的依靠和港灣是媽媽,老了依然倒退回不能自理,心裡唯一的期盼就是身邊有個人。

2.幼是朝陽是希望,大家更多的把心血澆築在幼兒身上,不期待回報,只希望孩子長大後能過自己想過的生活,走自己想走的路。而老呢,是落日,已經沒有多少餘熱,走了很多路,或平庸或輝煌,最終靠護工照料的日子,唯餘無奈與寂寞,尤其完全沒有質量的活著太過悲哀。

3.對於獨生子女還是多子女問題重新深刻思考,如果只要一個孩子,獨生子女肯定會得到父母全部的精力,愛,關注,教育資源等,而多子女恐怕會降低每個子女的教育和生活質量。至於養老問題,如果真的到了不能自理的那一天,多個子女或許多個人分擔,但是,試想真的臥床的那一天子女們又在致力於自己的家庭子女,有時候也是有心無力,幾個孩子都是一樣的結果。如果真的不想給孩子添負擔,就得有個健康的體格,健康飲食多運動

4.無論是育兒還是照顧老人病人,首先得自己有充分的知識積累和健康的身體,否則一切都是浮雲,事倍功半,學會學習和動腦很關鍵。

5.病榻之前見真情!

6.趁著年輕多為自己積點福,注意休息和鍛鍊,否則看來臥床求天不應叫地不靈,苦苦掙扎,各種檢查各種治療……總之一句話,欠的債遲早都要還的。

7.人生苦短,除了幼年無知童年無力的前18年和老年多病各功能退化的未知年限,人這輩子剩下的好時光也是真的有限,在有限的日子裡還是好好珍惜好好利用吧,不能辜負來這大千世界走一遭,平和陽光的心態,進取的心,努力把這些年過得充實精彩。



我感恩在我還能自由活動,有尊嚴的活著時遇到了那位老人,是她的狀態讓我更加珍惜現在擁有的一切,也明瞭了餘生該怎樣走下去。




邂逅妮殤


來自一位醫生的看病經歷,大家好好看看

我呢因為從小家裡有個小賣部,結果我這牙就沒有好過,小時候家裡人重視,導致我今日牙齒的下場,所以注意愛護牙齒。

我看牙科是在自己上班的醫院,找了個最老的,經驗最豐富的,沒想到人特多,因為補牙非常花時間,一個患者半小時起步,搞得我也不好要求插隊,也不好叫人家給我加班弄,比較他比我老,就乾等,每次等一兩個小時,說實話,等待的過程很難過,可是想盡快搞好,沒辦法,而且這次補牙本以為本院能少一些手術費,沒想到牙齒特貴,原來要2000(2個牙\u0000)多的,本院醫保下來也要1000多,感覺好貴啊😱,經歷以上,其實我們醫生看病和大家都是一樣的經歷,除非是自己會的,除了手術我都可以自己搞定,傷口處理也沒問題,自己是內科醫生,所以如果是內科就方便多了,還有就是掛號、繳費、拿藥方面不用花時間等,如果方便就先拿下,不方便下班時間去拿也行,後然啊,我又看過一次牙科,有了上次等待的經歷,我就找另一個了,結果快很多,效果其實也很好,感覺沒必要湊一起,又不是疑難雜症。如果我們能實行預約制度是最好的,真的,因為看病真的很磨人,其實不是醫生的錯,因為需要認真對待,也不是患者的錯,是我們的醫療體制需要改變,而平時一出問題,都是自責我們醫生的,這鍋我們背不起,對於醫院的管理來說我們醫生沒有辦法,我們不是管理層,領導的世界,我們不懂。



吳炎林醫生


醫院是大家都不想去而又不得不去的地方。去年因家人生病在三甲醫院醫院陸續住院一年,看到了很多無奈的事,真是人的命天註定。給我最大的感觸就是健康的活著比什麼都重要,看到了太多的生離死別,就遇到很多病友,就是平常很健康的,就突然一個病倒下了,還有的沒有搶救過來就沒了,半夜裡家人撕心裂肺的哭聲,讓我能感覺到生死就是一瞬間的事,所以生活中平常的困難,和別人的爭執,和家人鬧彆扭等等這些事,真的不算個事,也不要去計較這些事,好好的陪著家人生活是最幸福的事,祝大家都健健康康的!


飯飯的日誌


唉,由於家裡有個病號,所以去醫院真是家常便飯,三天兩頭去。

去醫院只能說,到了醫院你就沒有話語權了,大夫讓你檢查什麼你就檢查什麼?讓你去哪化驗你就去哪化驗?說什麼你都得聽,因為不懂,也渴望康復,所以只能聽。

還有就是,到醫院🏥了,錢彷彿就是一串數字,每項檢查都花錢,幹啥都要錢,不管有沒有錢,只要你要,就得給。

去醫院真是無語,門診排隊,住院部沒床,加床也要住,彷彿住進去,病就好了一樣。

當年在icu一天1萬多,真是燒錢啊。

可是自己抱怨那麼多,還是得去。去了看見醫生護士都那麼忙,每個大夫都期望你快點康復,看到醫患關係和諧,自己康復的時候,跟醫生說再見的時候,雖說覺得他們好,但是也不想見到他們了。


要減肥的人兒


我前年吧因為鼻子老流血到我市一醫院診斷,說是毛細血管破裂很嚴重需住半月院,我沒有理他走了,到了一中醫門診,老醫生看了問了說沒事你血熱又上火,開三付中藥吃吃就好了,記住夏天多喝板藍根沖劑。我連著喝了幾年,現在正常了。你說那個醫院坑人不?!


東北之虎1


這兩個星期為我姐姐上海杭州兩地跑。杭州某醫院在不能確診病情下就要安排手術,還好我們逃的快先不手術。出院後跑上海多看了幾個專家,都說沒事,記得兩月體檢一次。這次的經歷告訴我們,不管生什麼病,首先淡定,找對醫生。


陳海哨98


現在只要手中有權,就是發財致富的之本,常言道:有權就有一切,權利的威力大於一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