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評小學"無聲食堂":無語 老師做得到嗎?

學生就餐時不能說話,要加飯加菜用手勢示意。伸一根手指表示“1”,伸兩根手指表示“2”,伸三根表示“3”,分別代表加飯、加菜、加湯,每個班級的班主任負責照看學生就餐,看到學生打出手勢,會用“OK”的手勢回應。

近日,澎湃新聞報道的浙江三門縣浬浦中心小學推出的“無聲食堂”,引發了輿論關注。有關“無聲食堂”(或稱為“無聲餐廳”)的嘗試,浬浦中心小學並非首創。幾年前,媒體報道廣東某校推出的“無聲食堂”,就曾引發激烈爭論。

支持者認為此舉遵循了“食不言寢不語”的古訓,有助於文明健康,可謂此時無聲勝有聲。反對者則抨擊這樣的管理手段有悖人性,禁錮了孩子本真,令人“噤若寒蟬”。

學校推行“無聲食堂”,意在維護良好的就餐秩序,初衷當然可以理解,但做法本身值得商榷。

“食不語,寢不言。雖疏食菜羹,瓜祭,必齊如也。席不正,不坐。鄉人飲酒,杖者出,斯出矣。鄉人儺,朝服而立於阼階。問人於他邦,再拜而送之。”作為研究周禮的專家,孔子所倡導的“食不語,寢不言”與祭祀時的行為規範密切相關。祭祀祖先這等大事,當然必須嚴肅謹慎。但如果平時吃飯睡覺也要擺出一副畢恭畢敬的樣子,又有幾人受得了?不要說正處於活潑好動階段的小學生,即便是成人,在食堂吃飯時能做到不說話嗎?

現在的孩子,囿於種種因素常常飽受“圈養”之苦。上課要認真聽講,課間休息時間短促而且往往還被要求儘量保持安靜,看起來一整天都呆在一起,實際上同學之間放鬆地溝通交流的機會並不多。在這樣的情形下,午餐不失為一個理想的交流時刻。學生排隊時說說話,一邊吃飯,一邊聊聊學習、生活等各種話題,釋放壓力,增進了解、加深感情,可謂一舉多得。

“就餐時安靜了許多,秩序也變好了,就餐時間縮短約5分鐘,糧食浪費情況也有好轉”。強行噤聲,看起來效果挺不錯,但堵塞了學生自然交流溝通的渠道,其可能造成的負面影響,又該怎麼計算?如果有學生不慎出聲,“紅領巾督查小組”會及時糾正,並扣除所在班級的紀律分。在“扣分”這柄達摩克利斯之劍的震懾下,還有孩子能愉快地吃飯嗎?當吃飯僅僅成了吃飯,難道不可怕嗎?吃飯和溝通交流,都是與生俱來的天性,公眾場合理應遵循基本的禮儀規範,但扭曲到同學之間、師生之間相對無語,這種吃飯場合該有多麼彆扭和乏味啊?這樣的“無聲食堂”,難言正常。

反對學校推行“無聲食堂”,並不是鼓勵學生就餐時盡情喧鬧。吃飯不說話有助於健康是一個常識,就餐避免喧鬧也是一種文明的體現。換言之,就餐儘量保持安靜本身沒有錯,關鍵在於合理引導而不是採用強壓的方式。動輒一刀切地要求學生吃飯時都不說話,這不是教育是壓制。即便學生們被動接受了,表面上養成了文明有序的習慣,但其間摻雜了強力支配因素和滋生的恐懼心理,對於學生們的健康成長恐怕不利。

轉自網易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