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孩子到了“可怕的两岁”,该打就得打,这3个坏毛病不能惯

李玫瑾:孩子到了“可怕的两岁”,该打就得打,这3个坏毛病不能惯

李玫瑾教授说过:孩子在6岁前就要管好,不然以后就管不了了。孩子4岁时你拒绝他,他最多是在地上打滚,等大了你拒绝他时,他就会懂得离家出走,服毒自杀了。

2岁孩子有多“可怕”,经历过了的爸妈才知道。有一句俗话说:两岁的孩子狗都嫌。意思是说,当孩子两岁的时候,连狗看见他们都会嫌弃的躲开。这句话说起来有点夸张,不过实际上,两岁孩子的杀伤力真的是非常惊人。

估计有很多年轻宝爸宝妈们慢慢的会发现,小时候多可爱的娃,怎么到了两岁之后,不是越来越懂事,反而一下子从天使变成了地狱小恶魔!打不听骂不听,干什么都要叛逆一下。才两岁的小娃娃就整日喊着“不要不要”,自己也有自己的想法了。

李玫瑾:孩子到了“可怕的两岁”,该打就得打,这3个坏毛病不能惯

我们要了解什么是“可怕的两岁”

“可怕的两岁”不一定非是两岁的宝宝,这个阶段的宝宝在1岁半到三岁多之间。这个阶段是幼儿人生的第一个“反抗期”,他们有了自我意识,对父母的一切要求都会说“不”,经常任性、哭闹、难以调教。

就像一场漫长的拔河比赛,一方面孩子依赖你,另一方面自己的独立。孩子会在两种极端情绪之间来回摇摆,当你要离开他时就缠着你不放,当你要他听话时又跟你对着干。这样的情况下,很多孩子与家长双方都会对对方失去耐心。

一般来说,几乎没有哪个孩子在三岁之前没闹过,而且越是身体健康、精力充沛、自我意识强的孩子,“闹腾”的程度就越强。

李玫瑾:孩子到了“可怕的两岁”,该打就得打,这3个坏毛病不能惯

孩子这3个坏毛病不能惯!

一、孩子动不动就乱摔东西

孩子到了两岁左右,脾气会慢慢变得暴躁,时不时就通过哭闹向父母表达自己的不满,因为两岁的孩子表达能力差,不能够明确的表达情绪,所有,孩子越急就哭的越大声。

不过,当孩子用摔东西来发泄情绪时,家长应该立马制止,并反省是不是家庭中有人存在摔东西的习惯被孩子模仿了去。家长要引导孩子正确发泄情绪,比如画画、摔枕头等,实在不行就简单的惩罚自己家的娃。

二、孩子喜欢打人

两岁左右孩子是不懂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更不知道什么能做、哪些不能做,想让孩子听话,最好的方法就是给他立规矩。当发现孩子打人时,家长应制止并问孩子“如果我这样打你,你会开心吗?”让孩子能够的懂的站在对方角度上思考问题。

三、熬夜不睡觉

三岁内是孩子建立起良好生活习惯的关键期,特别是睡眠习惯。有些孩子晚上睡得晚,家长催都没用,这是十分不好的习惯,长期下去不仅影响身体发育,甚至还会近视眼!

李玫瑾:孩子到了“可怕的两岁”,该打就得打,这3个坏毛病不能惯

家长做到这些,促进两岁孩子大脑发育

2岁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年龄段,在孩子的人生和大脑发育过程中意义重要。像我们之前所说的这样,在这个时候,孩子身体方面的成长有所减慢,但大脑的智力将全速发育。正如同孩子出生后你在刺激其大脑发育方面一直做的努力一样,在这个至关重要的阶段,你要继续做出努力。

以下是一些建议:

1、鼓励孩子玩可以提高创造力的游戏,比如搭建或者绘画。为孩子提供在游戏中学习的时间和工具。

2、留意孩子的情绪。当孩子高兴或者低落时,对此做出反应。既要支持鼓励孩子,又要有恰当的规矩。但是不要打骂孩子,要给孩子连续不断的指导。

3、给孩子连续不断的、温暖的、身体上的接触,比如拥抱、亲吻等,让孩子建立起安全感和幸福感。

4、每天给孩子读书,选择一些可以鼓励孩子动手能力的书籍,给孩子读一些有节奏的故事和儿歌。

李玫瑾:孩子到了“可怕的两岁”,该打就得打,这3个坏毛病不能惯

优秀的孩子必定是见过世面的孩子,他们的背后一定站着一对有眼界有见识的父母。

有见识的父母,不等于有钱的父母。比如,给孩子买一本童书绘本用不了多少钱,但会让孩子学习到很多知识。阅读能够活跃脑细胞,孩子喜欢阅读,就更聪明!从小养成阅读习惯的孩子,而且在孩子3岁半-6岁是孩子的阅读敏感期,这个时期好好培养,有助于让孩子形成终生的阅读习惯

这套《儿童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绘本》就很不错,一套共有10册。中英双语绘本,对于家长启蒙孩子的英语思维也有很大帮助。在3岁前,父母可以读给孩子听,当做睡前故事书。在3-6岁

当做好习惯养成的故事书,用来帮助孩子管理情绪,养成好性格。

李玫瑾:孩子到了“可怕的两岁”,该打就得打,这3个坏毛病不能惯

这套绘本共有10本,分别是《我能保护我自己》、《勇敢做自己》、《做最棒的自己》、《我是诚实守信的好孩子》、《我不随便发脾气》、《我们都是好朋友》、《好孩子懂礼貌》、《分享是我快乐》,《妈妈我能行》、《养成好习惯》

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教会孩子学会表达。

李玫瑾:孩子到了“可怕的两岁”,该打就得打,这3个坏毛病不能惯

人生就好像是一次旅程,成为一家人是缘分。虽然我们在不同的生命起点登上“列车”,因着永远无法解除的血缘关系,而坐在一起,儿女会长大,父母会衰老,做为父母,应尽我们所能,给予孩子一个好的起点和平台,让孩子能够到那更广阔的天空去有所作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