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起步晚、基礎一般的孩子,如何成功逆襲?請聽“學霸姐姐”說

英語起步晚,基礎又很一般,這類朋友都會問一個問題:我現在該怎麼辦?還來得及嗎?

今天的內容,就是幫助你趕走“迷茫”,找到方向的……

這是一個真實的例子:一個孩子,9歲才開始接觸英語。到了小升初的時候,英語水平還是很一般,只會簡單的造句。但是,僅僅經過了小升初的那個暑假,這個孩子,英語走在了大部分同學的前面,語音語調完全和磁帶一樣,單詞詞組也能運用的非常熟練,稍難的語法點在課堂就能弄懂。每次英語考試,班級均分80,最低分是95分。直到後來,參加演講比賽,都時常有面試官問是不是在美國長大,為什麼完全聽不出中國口音……

今天把這位學霸請來了

英語起步晚、基礎一般的孩子,如何成功逆襲?請聽“學霸姐姐”說


進入正題

第一個,待辦事項目標法。

其實啊,就是把你的目標從一個結果變成一些待辦事項,從一個形容詞變成一堆動詞。

打個比方,你希望這個暑假,“英語進步”,我們想當然地覺得,“英語進步”就是你的目標。但這四個字,並沒有對於你暑假時間的安排,給到任何建議。

“英語進步”是一個結果,進步是在形容你的狀態,所以“英語進步”與其說是你的目標,不如把它稱為你的願望。圍繞這個願望,你真正的目標,應該是具有操作性的一系列行動,比如:

“每天背單詞50個”

“每天背一篇課文,錄音,再對比自己和原聲的區別”

“每週寫一篇英語作文,並拿給家教批改,再修改”

“每週末看一集美劇,記錄10個新單詞、詞組;看一部電影,選擇其中一個人物,模仿他/她的語音語調,再上傳到配音app上”

“每晚睡前讀一篇英文散文,培養語感”

……

如果你按照以上內容,每天、每晚、每週都做到了這些事情,你就是每天、每晚、每週都在完成特定的目標,而天道酬勤,水到渠成,你的願望——英語進步,也自然會實現。

之所以用學英語舉例,是因為“待辦事項目標法”直接幫助我學好了英語。

小學升初中的那個暑假,我拿到了初一的英語教材。那個時候我的英文只能算同齡人中的中等水平,我學英語也比較晚,9歲才學,當時我的很多同齡人都可以用英文做演講,我還只能造句。

我想利用那個暑假,把英語趕上來。所以我給自己的暑假目標,就是待辦事項:

每兩天自學一個單元,第一天聽錄音、熟悉課文,解決生詞;第二天背課文、模仿語音語調,用生詞造句;

每週末複習本週單元,找出不熟練的段落,反覆聽錄音、模仿至少5遍。

我甚至沒有去想,是不是一定要在暑假結束之前學完整本書?因為比起趕進度,我更在乎每一天我的學習是不是有效,我有沒有紮紮實實把我每一天的待辦事項做好。

就這樣堅持了一整個暑假。開學之後,我意外地發現自己的英語走在了大部分同學的前面,語音語調完全和磁帶一樣,單詞詞組也能運用的非常熟練,稍難的語法點在課堂就能弄懂。每次英語考試,班級均分80,我的最低分是95分。

直到後來,參加演講比賽,都時常有面試官問我是不是在美國長大,為什麼完全聽不出中國口音。而我,直到大學,根本沒有出過國,我是個完完全全在中國長大的學生。我想,這都得益於我“每一天我都完成待辦目標”

待辦事項目標法的原理和好處究竟在哪裡呢?

其一,它把宏大、抽象甚至讓人有一些畏懼的目標變得具體化、可執行。不建議把一個帶有評價性質的確定結果定成目標,比如英語進步到全校最強,比如成為數學尖子生,比如演講比賽拿冠軍,志存高遠當然是對的,但志氣是你埋在心底的一股勁兒,就像此刻正在聽講的你,你已經願意花這個時間,聽我講述,你一定是有志氣、有上進心的,你嚮往優秀,你知道什麼是好,但比起這個虛無縹緲的“好”字,每天一條一條的待辦事項,才是你真正應該集中精力去關注和執行的目標。

其二,待辦事項目標法,可衡量、可追蹤,便於及時調整。還是拿“英語進步”來舉例,首先進步是需要日積月累的,兩三天,甚至兩三個禮拜,你也不知道自己有沒有進步;同時作為當事人,你很難客觀地評價自己,有沒有進步,進步了多少。

如果一直不明確自己的進度,沒有收到及時的正向反饋,你的動力會大打折扣,從一開始的鬥志滿滿走向放棄。

把待辦事項作為目標,衡量方式就很簡單了,今天有沒有背完50個單詞?今天的課文背好了嗎?週末看的美劇忘記寫單詞了,那趕緊再看一遍,補一下。

按照這個邏輯,你對自己的評價是很客觀的:按時完成待辦事項,就是完成任務;漏做的、少做的,那就是還沒有完成目標,也許是目標不合適,適當修改,也許是自己犯懶,那趕緊補上。隨時衡量自己的目標完成情況,到暑假結束的時候,看著每一天、每一週做成的事情,我想你可以問心無愧地說,我的英語目標,已經完成。

你的目標是什麼呢?不妨也制定出每一天的待辦事項,讓你的目標清晰、具體、可執行也可衡量。我們的第一個方法,

待辦目標法,就講到這裡。大家有更好的方法可以積極留言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