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的“剁手”之路:清廷皇室的鉅額財產到底都去了哪裡?

清朝滅亡時,國庫存銀僅剩十個銀元。但是清朝的皇帝真的窮到這個份上麼?顯然不是!經常看清宮劇的讀者們都知道清朝的內廷有個內務府,而內務府才真正是清朝皇帝的錢袋子。雖然晚清國庫空虛到無力支付軍餉的地步,但內務府卻一直是富得流油,否則慈禧太后也拿不出一千八百萬兩銀子來慶祝六十大壽。

溥儀的“剁手”之路:清廷皇室的鉅額財產到底都去了哪裡?

瀋陽故宮

在清朝滅亡後,這些財產都歸了溥儀。雖然溥儀活得並不安穩,三次為帝,但根據《清室優待條件》,國家每年給他的開銷是四百萬兩,所以他的錢財卻並沒有花費多少。而在溥儀被從蘇聯引渡回國時,財產僅僅只剩下幾百件珠寶。那麼問題來了,溥儀的鉅額財產到底都去了哪裡?今天雙十一,敗家娘們都在剁手,或者走在正剁手的路上,那麼就讓我們來來看看末代皇帝溥儀的“剁手”之路。

溥儀的“剁手”之路:清廷皇室的鉅額財產到底都去了哪裡?

溥儀

1912年,清朝末代皇帝溥儀遜位,我國古代最後一個王朝以一種不流血的文明方式終結。為表彰清廷的和平遜位,民國政府對清朝皇室列出了極為優厚的條件,其中最關鍵的幾個條款:

第一條 大清皇帝辭位之後,尊號仍存不廢,中華民國以待各外國君主之禮相待;

第二條 清帝歲用400萬兩由民國政府撥發;

第三條 清帝暫居宮禁,日後移居頤和園,侍衛人等照常留用;

第七條 清帝私產由民國政府特別保護;

第八條 原禁衛軍歸民國陸軍部編制,額數、俸餉仍如其舊。

​從上面的條件我們可以看出,清廷的居住、禁衛及一切用度開銷,基本上均由政府承擔。溥儀的私產是花不著的。即使測算到1924年,溥儀僅從政府手中拿到的撥款也有4800萬兩白銀。如果加上皇室在各地的皇莊、行宮收入,整個皇室的收入顯然是個天文數字。

溥儀的“剁手”之路:清廷皇室的鉅額財產到底都去了哪裡?

而皇室財產最大的一部分還不在這裡,其財產的最大部分仍然是遺留的內務府庫銀、文物等財產以及紫禁城、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瀋陽行宮。經過清朝十二帝二百六十餘年的搜刮,中國曆朝歷代的好東西基本上都被收藏於大內。這個財產數據,任誰也難以查察清楚,其數量之大怕是當時世界上任何一個王室都不能比擬的。

然而溥儀的這些財產,隨著北洋軍閥割據、民國多年戰爭以及偽滿的覆亡,都消失不見了。可是,財產到底都去哪裡了呢?

溥儀的“剁手”之路:清廷皇室的鉅額財產到底都去了哪裡?

出席東京審判

其一,清朝覆亡後,內務府官員及滿清皇室王公、太監監守自盜,尤其是承德避暑山莊的損失最為嚴重。鑑於此,經有識人士上書,袁世凱決定將承德避暑山莊和瀋陽行宮的文物收歸國家集中保管。

其二,1914年被集中保管的這一批文物(數量在十一萬件之多),實質上所有權仍然是清帝,溥儀仍然可以時不時的拿出來處置,但幸好大部分留在了國內。

溥儀的“剁手”之路:清廷皇室的鉅額財產到底都去了哪裡?

承德避暑山莊

其三,1917年經過張勳復辟和馮玉祥逼宮之後,溥儀意識到財產並不保險,開始有意識地進行財產轉移。過其弟傅傑轉移的這一部分財產,後來大多數流落日本,小部分流落民間古董販子之手。

其四,1924年馮玉祥入北京後,逼迫溥儀搬出宮禁,其紫禁城的財產可以帶走,但文物必須留給國家。溥儀被逼無奈,潛出京城,移居天津日租界。

溥儀的“剁手”之路:清廷皇室的鉅額財產到底都去了哪裡?

接受勞動改造的溥儀

經過這麼一通折騰,溥儀的財產急劇縮水,但仍然富可敵國,因為手中還有轉移來的財產。隨後的1931年,溥儀投靠日本人潛往旅順,先是任偽“滿洲國”執政,再任偽滿皇帝(年號康德)。但他手中的大部分財產,也基本上被日本人搗鼓的差不多了。

然而1945年8月,溥儀被蘇聯人俘虜時,一同被帶走的還有兩大箱珠寶字畫。這部分財產最終被蘇聯人以捐贈的方式予以沒收。老毛子見錢眼開,在東北掠奪財產如同掠奪土地一般,亦是使盡萬般手段巧取豪奪。想一想,老毛子連南滿鐵路的鐵軌,都拆下來搬運回國,就知道有多麼可憎!

溥儀的“剁手”之路:清廷皇室的鉅額財產到底都去了哪裡?

晚年溥儀

至此,溥儀這個清朝的末代皇帝,當時的世界首富,其天文數字般的財富損失殆盡。當再度從蘇聯被引渡回國時,他隨身所剩的財產,僅僅只剩下486件珠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