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了孟子,更加了解孔子之伟大,立志深入学习,传承智慧


学习了孟子,更加了解孔子之伟大,立志深入学习,传承智慧


(1)昔者子贡,问于孔子曰:『夫子圣矣乎?』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子贡曰:『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 。


孔子先生肯定是圣人了,这个当然是不用争的事实。从论语到孔子的学生,以及后世的儒家经典中都是完全可以看得出来的。孔子不仅学问高,实际上功夫很高。


但圣人与凡人就是不一样。“学不厌而教不倦”,这句话简单,但做到了,就是圣人的境界了。不断的学习而提升自己,然后传授智慧与学生永不停息。这样的精神,更是值得我们后世者学习的。


在这个时代,仍然是有着积极的意义。若想取得世间的成功,就是要不停地学习以提升自己的能力。让自己从一个小小的容器,慢慢地变成一个大海,若自己有理想,大海才会有能力帮助到别人。


不然我们给别人的帮助,不见得有多大的意义了。有理想的人生观,就是要不停地帮助别人而不求回报的。

学习了孟子,更加了解孔子之伟大,立志深入学习,传承智慧


(2)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孔子也。


用杜老师的哲学四方架构要解读,那我认为这也算是孔子的功夫论了。


读起来很简单,意思理解起来也很简单。事实上要做到一点,真的很难很难。没有真修实炼的功夫是肯定不可能做到的。


有权力的位置让出来的时候,自己很闲置了很久,然后让你上位,你会不会自恃才高,又或者当年不被重用心有怨而拒绝,忘记了报效国家,为民为国的理想呢?怕是很难说。


但是成绩做出来了,领导觉得你才能过高,有影响到他的权位,故而冷落你了。


孔子先生就是心平气和停止下来,无怨。


同理,能更长时间的人民服务,那就尽其自己所能。如果不能,要自己马上走,也是没有关系。


重要的心法在,内心无怨。因为儒家是服务的人生观,不是争权夺利的人生观。


事实上,就到今天来讲,这种境界与格局能做到者也不多。


所以,境界论,功夫论都是在其中了。


所以,在写文章的过程中。我想让自己尽量进入这样一种状态中去体会孟子所讲的孔子先生的境界。希望可以通作写作,提升自己的格局与境界。

学习了孟子,更加了解孔子之伟大,立志深入学习,传承智慧


(3)宰我曰:『以予观于夫子,贤于尧舜远矣。』子贡曰:『见其礼而知其政,闻其乐而知其德。由百世之后,等(评价)百世之王,莫之能违也。自生民以来,未有夫子也。』有若曰:『岂惟民哉?麒麟之于走兽,凤凰之于飞鸟,太山之于丘垤,河海之于行潦,类也。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见其礼而知其政,闻其乐而知其德”。


仍然可以用杜老师的功夫论加境界论来进行解读。


境界论:见礼知政,那是因为要有这个的境界,你才看得明白。


闻乐知德,那是你要有这样高的德的境界,才能闻乐知德。


就像你坐在那里,听一个人说话,你之所以听就知道他讲得如何,是因为你要有一定的境界,才会听得懂他在讲什么。


功夫论:人生的阅历,红尘中的磨练,知道人世间的风雪冷霜,也懂得从现象看到本质的敏锐的能力。就是需要长年修炼的真功夫的。


这也是我以后要努力与学习的方向。日后在自己的工作中,能够更好的成就自己。


最后一部分描写圣人孔子出展现出来的圣人的气象。我是觉得文字很美,很喜欢。

学习了孟子,更加了解孔子之伟大,立志深入学习,传承智慧


(4) 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智,譬则巧也;圣,譬则力也。


孔子也是集大成者,杜老师对此小节用了“哲学家的风范”作标题,很形象也很生动。


集大成者,所讲的智慧,总是可以直叩人心的,总会让人在不经意之间,就会触动人类的灵魂。


就像杜老师讲中国哲学,本质上就是生命的哲学一样。



传承智慧,当然条理清楚,紧紧联系主题,层层展开,深入浅出。不同层次的人群就会得到不同的受益。


所以,圣人不仅善于时机把握,更会懂得智慧的应用,故而是集大成者。


集大成者的背后,本质上就是漫漫长长的岁月之中无人陪伴的寂寞练功,才可能是集大成者。


所以读孟子的这一章,自己也很有感慨。


与杜老师相识,并且成老师的学生,我觉得自己很幸运。


就怕自己不够努力而负老师的教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