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纓槍上的紅纓到底有啥用?等刺中敵人身體的時候,作用就出來了

如果大家喜歡看古代的電影和電視劇話,自然會發現,經常出現在劇本當中的武器,是木質的長槍,槍桿由堅硬的木材做成,再配上鐵質的槍頭,事實上,在生產力比較落後的古代,槍也是作戰的利器,被稱之為百兵之王。

隨著冶鐵技術的加強,到了東漢時期,槍已經成為了軍隊當中常見的兵器,而等到三國亂世,槍因為方便生產,可劈、挑、刺、砍,更是成了人手必備,馬超、趙雲等人,都是用槍名將,根據情報分析,關羽用的兵器,應該也是槍。

紅纓槍上的紅纓到底有啥用?等刺中敵人身體的時候,作用就出來了

這是因為偃月刀是宋朝才具備的產物,雖然沒有82斤那麼誇張,但是正常的偃月刀也達到了40斤左右的重量。而且它的作用也不是上場殺敵,而是給士兵鍛鍊臂力,又或者是在祭奠的時候作為一種裝扮性的道具,《三國志》記載,關羽斬顏良的時候場景是這樣描述的:“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一個“刺”字說明了,關羽用的兵器應該是槍,不過羅貫中為了渲染張飛關羽等人的獨特性,將他們的兵器變得五花八門,也就可以理解了。

紅纓槍上的紅纓到底有啥用?等刺中敵人身體的時候,作用就出來了

相信觀眾或許會注意到另外一個細節,古代的槍上,為何會綁上紅纓了?其實理由也有幾點。第一點就是為了美觀,在京劇或者是其他雜耍表演的場合,演員手上的槍綁上紅纓,就能更加顯眼,讓大家看清楚紅纓和槍的動項,使得節目更加具有觀賞性。

有意思的是,國際乒乓球聯合會也曾打算採取類似於紅纓槍的操作,在比賽的時候,將乒乓球染成雙色,好讓觀眾看清楚球的旋轉角度。

紅纓槍上的紅纓到底有啥用?等刺中敵人身體的時候,作用就出來了

紅纓槍的第二個特點,就是起到恐嚇作用,紅纓和鮮血很像,等和敵人交戰的時候,宛如血液一般,能夠增加敵人的恐慌效果,從而達到震懾的目的。

至於槍上綁著紅纓的第三個特點,也是最為重要的,等到槍刺到敵人的身體,作用就出來了。在現代的體育運動裡面,無論是羽毛球拍,乒乓球拍,或者是籃球,為了避免運動員的汗漬導致手滑,從而會設計出增加摩擦力的溝壑。

紅纓槍上的紅纓到底有啥用?等刺中敵人身體的時候,作用就出來了

而古代士兵同樣面對這種問題,他們手上可能不但有汗漬,還有血跡,用槍難免會打滑,這要怎麼辦呢?槍上的紅纓就起到了效果,它能吸血,又或者是防止血液順著槍管留下,有效的減少了交戰時候槍給士兵帶來的困擾。

因此,紅纓槍在中國歷史上一直長盛不衰,甚至還在抗戰的時候發揮了作用,在1938年八路軍參加的神頭嶺伏擊戰中,386旅新建部隊步槍數量嚴重短缺,有些人乾脆裝備起了紅纓槍。

紅纓槍上的紅纓到底有啥用?等刺中敵人身體的時候,作用就出來了

神頭嶺因為地勢複雜,槍械施展不開,日軍和我方進行白刃戰,而紅纓槍操作簡單,八路軍大多數士兵農民出身,也能熟練使用,而且它比刺刀更長,給日軍造成了很大的傷亡。

不過槍畢竟不能對抗火炮,隨著裝備的更新,紅纓槍也退出了歷史舞臺,但是它作為中國的傳統兵器,一直被載入了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