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不起的阿斗刘禅乐不思蜀,不一定是错的做法,你觉得呢?

学能秘密书访


公元263年,司马昭灭蜀,蜀后主刘禅投降后,被送到洛阳。晋王司马昭宴请刘禅,已蜀国舞蹈助兴。蜀国大臣想起亡国之痛,都低头流泪,只有后主刘禅泰然自若,面带笑容。司马昭问:思蜀否?刘禅回答:此间乐,不思蜀也。成就了乐不思蜀的刘后主。

历史上的刘禅真的这么软弱无能嘛?公元221年先主刘备建立蜀国,223年刘备举倾国之兵攻打东吴被东吴陆逊打败,70万大军灰飞烟灭,蜀国遭遇重创,蜀国统一全国的梦想也随之破灭。刘禅16岁继位,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内有南蛮作乱,外有魏国发动五路大军伐蜀。刘禅在诸葛亮的辅助下,经过几年辛苦奋斗,终于消除内忧外患。也有人说,这些都是诸葛亮做的,没刘禅什么事,但是即使大臣再有能力,没有君主的扶持也是不能成功的。由此看来刘禅并不是那么昏庸。再说诸葛亮、姜维的北伐战争,刘禅从一开始就表明自己的态度,北伐艰难,不易成功,蜀国更应自守,以待天时。但是在诸葛亮、姜维15次北伐的过程中,刘禅还是支持的,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刘禅自己也清楚,如果不同意北伐,势必造成君臣之间的矛盾,矛盾一旦激化,别说北伐,魏国都容易伐蜀了,所以虽然刘禅反对北伐,但实际还是支持诸葛亮、姜维的北伐战争的。刘禅还是有作为君主的大局意识的。

我们再说回乐不思蜀,刘禅真的乐不思蜀嘛?我觉得这更是一种韬光养晦的韬略。世人都知司马昭之心,魏国皇帝都被司马昭弑君了,更别说一个蜀后主了,如果真思蜀了,想回蜀国,司马昭早就杀了他了,对比一下吴国的末代国君孙皓被司马炎抓到洛阳的情形吧,孙皓保持了一个君主的所谓威严,但是却在一年后悄然离世。所以刘禅的乐不思蜀更像一种策略,而不是软弱无能,一个软弱无能的君主又怎么能在这三国鼎立的时代维持了蜀国40年的统治呢。


历史里的女人


我觉得,作为一国帝王,要么就宁死不降,就像明朝的崇祯皇帝那样,这样肯定能够保全尊严,不会受到羞辱。

如果怕死,舍不得荣华富贵,那就要做好苟且偷生的准备。

如果又投降,又想保全尊严,受到一点委屈就哭哭啼啼,悲悲戚戚,动不动就流露出思念故国之情,那就是既当婊子,又立牌坊,属于没活明白——比如南唐后主李煜。这种人,最终都难免一杯毒酒了结此生。

所以,不管是本性使然,还是韬光养晦,刘禅用乐不思蜀的方式度过人生的最后时光,都是一种大智慧的表现。

面对自己打败的对手,一般人都是怀有两种情绪的。

第一种,是恐惧。害怕他东山再起,反败为胜,干掉自己。所以,很多人都不喜欢放虎归山,而是斩草除根,把一起可能性都扼杀掉——即便这种可能性非常小。

第二种,是快感。是征服的快感。就像一只猫抓住一只老鼠,不是迅速吃掉,而是要玩耍一番一样,这就是体会征服的快感。猫尤如此,人更其甚。

司马昭为何喜欢宴请刘禅,就是要体会征服的快感。

那么,站在刘禅的立场,他要想活命,应该怎么做呢?

应该是最大限度降低司马昭的恐惧,最大限度提高司马昭的征服快感。

刘禅做出的乐不思蜀的模样,让司马昭从心底瞧不起刘禅,因此对他彻底放心,觉得他不可能东山再起。从而不再恐惧。

而刘禅的呆傻模样,让司马昭频频体会着征服者的快感。没和他见一次面,这种快感就会重现一次。

所以,司马昭留着刘禅,刘禅也因此长寿(65岁),善终。

当然,有人 可能 依然会说,这就是窝囊,不管如何,应该保持着东山再起的志向。

这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哪那么容易?

汉献帝这种人,在自己 的地盘上,都被曹操捏得死死的。何况是刘禅这种人生地不熟的笼中鸟?

在哪里摔倒,就在哪里躺会儿 ,有时候也不乏是一种豁达。


趣谈国史


馆主来了,我是無月,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無月我觉得刘禅并不是一个像大家说的那样的员外家的傻儿子。

無月我觉得刘禅应该是一个大智若愚的胖子,他应该是个胖子吧。

在刘禅的在位期间,蜀汉并没有内乱,照理说,刘禅这么个既懦弱又贪玩还没有什么头脑的人,在刘备死后,应该马上被取而代之才对。

但是刘禅并没有。

其实认真去看三国历史,你就会发现,后三国时代,是一个快速打破平衡且三国各自内部开始纷争消耗的时代。

照道理,蜀汉是最容易被野心家颠覆的。

但事实证明,最先颠覆的反而是能人辈出的曹氏。

有人会说,因为有诸葛亮,所以不会乱。

话不能这么所,其实诸葛亮在那时候也是陷入了政治斗争之中,最终凭借自己的强硬手腕,在蜀汉的朝堂上站稳了脚跟,并按自己的想法推进北伐。

刘禅在这时候的表现就很微妙,一方面他很尊敬这个亚父,总是毕恭毕敬,另一方面,他表现的很贪玩,不问政事,他身边的佞臣开始跋扈,与诸葛亮产生摩擦。

自始至终,刘禅都没有将自己卷进去,他对谁都和和气气,像极了一个老实人。

他不管朝政,还玩耍,却照样坐在那个位子上。

蜀汉灭亡后,他落入多疑的司马氏手中,居然还安享晚年。

这难道不是刘禅深谙生存之道吗?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做一个英明的主君,这对一个人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刘禅自认为没有这样的能力,但是他的命运也不是他自己能决定的,所以,他采用了一种非常妙的办法,刘禅知道什么叫顺势而为。

刘禅自己没能力,就采用无为而治的方法,让肱骨大臣分成几派,既互相牵制,又能尽力办事。

朝堂覆灭沦为阶下囚之后,刘禅又认清形势,不存复国幻想,只求一身平安。

刘禅,是一个智者,他绝不愚蠢。


無月文化,品读经典,品味文化


無月文化馆


扶不起的阿斗刘禅乐不思蜀,不一定是错的做法,你觉得呢?

蜀国后主刘禅,之所以在大众面前形象是:平庸,懦弱,无绝断!是因为《三国演义》深入人心所至!那么世人口中扶不起的刘禅,在亡国后说出“乐不思蜀”,其实那不是他的本意!因为在人家的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不得不说违心话!否则,大祸临头!

为什么呢?



一,蜀国的灭亡,缘于刘禅不决断,听从谯周之言。但是国之以王,唯有仰人鼻息,方保平安!

公元263年,魏将邓艾在绵州击败蜀国大将诸葛瞻,在成都的蜀主刘禅听从谁周之言,举国而降!

蜀国灭亡后,刘禅移居魏国当时的都城洛阳,被封为安县公。

在一次宴会上,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特别一批舞女编排了以前刘禅在成都时最喜欢看的舞蹈!俄儿,司马昭走到刘禅面前故意问:思念蜀地吗?

刘禅几乎没抬眼皮:在这里过得很快乐,不思念了!

这就是成语“乐不思蜀”的由来!

试想,司马昭看似无心的问,其实大有缘由!

如果刘禅说思念蜀地,说明他没忘记自己的身份,有可能寻找机会反扑,那么司马昭会马上杀了他!

现在司马昭听他说这里很快乐,早已不想蜀地了,说明很多已经放下了!所以刘禅得以善终!



二,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刘禅不是傻瓜,他明白!

自己的蜀国灭亡了,现在住在洛阳,已是别人的屋檐下!

既然是亡国之君,当然仰人鼻息!

就算刘禅再思念蜀地又如何?又可以改变什么?只会授人以柄!

不是傻瓜的刘禅当然明白!

面对司马昭的试问,刘禅想活命,就只有把自己以前的身份放下,老老实实,再也不想蜀地了!

司马昭听到了非常的高兴!既然没反扑斗志的刘禅就被留下来了!

公元271年,刘禅去世!也就是刘禅在洛阳生活了整整八年!



由此可见:面对司马昭别有用心的问话,刘禅的违心和装聋扮傻,也可以说是一种生存的智慧!


媚之夭夭


我们至今无法考证的一件事情就是,关于史书,到底有几分是真的,几分是假的。

《史记》开了中国纪传体书写历史的先河,往后才有了《汉书》、《后汉书》、《三国志》.....乃至于近代的《清史稿》,不管是官方修订还是私人所写,说到底,都是人写的,写完之后呈报朝廷,朝廷再让有关部门审查纰漏稍作调整,这一来二去之间,不免加入了统治阶级的主观意识在里面,等到符合当局者的意思了,再出版发行,全国上架。我们后人看到的史书,大都是这么来的。

到了三国的时候,各个国家也都是有负责编纂各自历史的部门存在的,那时候统称史官。除此之外,也有一些私人的历史爱好者,在私下里写本记、写列传,比如蜀汉的陈寿,曹魏的夏侯湛。而这些人当中写的足够出色,达到被官方认可的级别的,只有陈寿,《三国志》就这样写出来了。写完之后上报司马昭,司马昭一看,啧啧称奇,表示不错不错,于是,正史又多了一部。乐不思蜀这个被我们现代人所熟悉的成语,典故就出自《三国志·蜀书·后主传》。

陈寿其人

说到陈寿,他本来是蜀汉的臣子,魏景元四年(263年)伐蜀之役,邓艾偷渡阴平,诸葛瞻(诸葛亮之子)被杀,刘禅投降,他也跟着后主一块儿,去了洛阳,历任著作郎、长广太守、治书待御史、太子中庶子等职。然而后世很多人都说陈寿是晋臣,这又是为甚么呢?亲晋而远汉的身份定位,对于他写《三国志》又会有怎样的影响呢?

1-《晋书·陈寿传》记载:

寿父为马谡参军,谡为诸葛亮所诛,寿父亦坐被髡(kūn),诸葛瞻又轻寿;寿为亮立传谓“亮将略非长,无应敌之才”,言“瞻惟工书,名过其实”,议者以此少之。

说的是陈寿的父亲(名字不详,史书无记载)在马谡手底下担任参军之职,等到后来马谡失街亭被杀之后,陈寿的父亲被一并受罚,髡刑,就是剃去男子头发的一种刑罚,而诸葛瞻这个人一直以来也看不起陈寿,以至于陈寿后来在写他们二人的传记时,加上了一些贬低的成分。

以上可知,陈寿与诸葛亮父子的梁子,早就结下了。马谡失街亭是228年春天的事儿,陈寿出生是在233年,他出生时,距他父亲受刑已过了5年,但是这种耻辱是会跟随人一辈子的,也就是说,打小,陈寿一家就对蜀汉有怨言,但也只能委屈求全,毕竟身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2-蜀汉刘禅后期,宦官黄皓专横弄权,陈寿不党于黄皓,屡次被贬,仕途多舛

陈寿刚开始的时候,在姜维部下任职,先后任主簿,东观、秘书郎,散骑、黄门侍郎,观阁令史。到了后期,刘禅因为宠信黄皓,导致其在朝中权力与日俱增,以至于朝堂之上的大部分官僚都依附在黄皓门下,以求得庇护,为仕途升迁带来好运。然而陈寿因为其家族的经历带来的对蜀汉的不满,使得他始终不愿意归附于黄皓,最后招致贬官。

可以看出,不管是青年时期,还是成年之后,陈寿在蜀汉的经历都是很不顺利的,这种不顺利也直接导致了蜀汉灭亡后、陈寿在晋朝仕宦期间书写《三国志》时,对于蜀汉的已故人物传记,带有明显的轻蔑色彩,掺杂了过多的个人情感因素在里边。由此,我们在看待刘禅乐不思蜀这件历史事件时,也不得不更加谨慎,以求客观。

乐不思蜀

这件事情大概是发生在264年。

司马文王与禅宴,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王谓贾充曰:"人之无情,乃可至於是乎!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而况姜维邪?"充曰:"不如是,殿下何由并之。"

他日,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郤正闻之,求见禅曰:"若王后问,宜泣而答曰'先人坟墓远在陇、蜀,乃心西悲,无日不思',因闭其目。"会王复问,对如前,王曰:"何乃似郤正语邪!"禅惊视曰:"诚如尊命。"左右皆笑。

刘禅在司马昭的宴会上,面对司马昭的提问时,说出的‘此间乐,不思蜀’被后世的很多的史家学者认为是大智若愚,是为了保全自己和投降过来的蜀汉群臣,不得不做出的一个自损之举。

诚然,刘禅这么回答,确实能够打消司马昭的疑虑,为自己和群臣在晋国生存赢得机会和空间。然而这种回答背后,是不是也有刘禅主观上的懦弱、无情、不思故国、殚于享乐、胸无大志呢?

刘禅生平

刘禅生于建安十二年(207年),次年九月,刘备在长坂坡被曹操击败,率张飞、关羽舍弃妻子逃跑了,只留下甘夫人(刘备正室)和尚处在襁褓之中的刘禅在秋风中瑟瑟发抖,后来幸得赵云相救,得以生还,打小就这么不幸;

建安十七年(212年),刘禅的继母孙尚香返回东吴时,想顺带着把刘禅也带走(居心叵测),被关羽和张飞拦下;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自立为汉中王,封刘禅为王太子,此时的刘禅,年满12岁;

章武元年(221年),刘备称帝,建立蜀汉,刘禅进为皇太子;

章武三年(223年)四月,刘备去世,刘禅继位,诸葛亮辅政,事无巨细,皆由诸葛亮决断,同年,刘禅册封张飞之女为皇后;

建兴十二年(234年)八月,诸葛亮病逝,刘禅任命蒋琬为尚书令,总理国家事务;

建兴十五年(237年),张皇后逝世,时年刘禅30岁;

延熙九年(246年),蒋琬去世,刘禅年近40;

纵观刘禅的前半生将近40年的时间,少时经历些许苦楚,继位之后,前期有诸葛亮,后有蒋琬,刘禅之于蜀汉,更多的像是傀儡一般的存在,虽然他得到了这些功勋大臣的敬重和支持,但是不管是军事还是政事,他基本上都很少参与,宛如一枝长在温室里的花朵,有阳光普照,有雨水滋润,但缺少了独自面对三国时期狂风暴雨洗礼的经历,这也导致了他性格中偏软弱的一面,对于一个君王所必备的果敢、沉稳、坚毅、泰山压顶而不行于色等等这些气质,他似乎一个也不沾边,也许他习惯和想要的,就只是安安稳稳的度过一生。

也是基于这样的性格,在邓艾263年奇袭阴平攻取成都,姜维尚在剑门关与钟会僵持,朝中尚且有军事力量(刘禅的儿子刘谌请战,被刘禅拒绝,于亡国当日自杀殉国)可派遣时,刘禅苟且的选择了投降。

综上来看,刘禅说出乐不思蜀,似乎也是情理之中。它也许只是刘禅当下的一个正常反应,背后并没有什么考量和想法,因为他自始至终,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甚至于连陈寿,都不想在史书中再贬低他了。


不知周礼


单纯讲“乐不思蜀”的话,刘禅做得并没有什么问题。诸葛亮称刘禅“天资仁敏,爱德下士”,虽然不能说刘禅有多聪明,但是至少说明刘禅并不傻。

蜀汉亡国那一年,刘禅已经五十六岁了,并不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该玩的该乐的该享受的,刘禅自然也都享受过了,总不至于魏国的经济比蜀国强,魏国给的福利待遇比当初的一国之君也强吧?


司马昭给刘禅的封号是“安乐公”,当然是希望他能安安心心地享乐,刘禅不安心享乐,第一个保不住的就是他的命,进而受威胁的也就是他的那些汉臣、妃子等等。刘禅的安乐公做了差不多八年的时间,魏国都已经变成晋国了,皇帝也从曹奂变成了司马炎,但是安乐公刘禅依旧,是不是恰恰说明安乐公的做法没有什么问题呢?


根据《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记载,刘禅的子孙在晋朝做官、封侯的达五十余人之多,其余降魏的大臣也都有所封赏。

子孙为三都尉封侯者五十馀人。尚书令樊建、侍中张绍、光禄大夫谯周、秘书令郤正、殿中督张通并封列侯。公泰始七年薨于洛阳。

虽然作为蜀国的君主,刘禅没有能守住刘备打下的基业,这其中他自然要承担最重的职责,但是作为一个亡国之君,能够真正意义上的成为“安乐公”,让子孙能够开枝散叶,大臣能够重新找到工作,无论从何种角度来说,都应该算是正确的选择了。

想当年,曹操大军压境之际,鲁肃劝孙权之时,也是认为东吴投降曹操,自己可以当个小官,孙权则很难保住自己。所以当司马昭问刘禅“安乐公思念蜀国否?”刘禅答一句“此间乐,不思蜀”不正是恰到好处么?


水一白聊历史


在国破家亡之后,要想让自己存活下去,当然是像刘禅一样乐不思蜀才好。只有不想回蜀国的刘禅才是没有威胁和安全的,这样司马昭才不会对刘禅有杀心。刘禅也因此保住小命,并且使得自己的后代得以延续。


好嗨哟读历史


对于用姓名学上分析刘禅这个名字,天、地、人、格都占大吉,都是有贵人相助的兴家、兴业的好名字,尤其是总格,很是寓意了权贵显达之相!这也就是说他占尽了天时、地利,只是三才相配在一起,就是大凶,大吉变三才大破,就会造成领域多变,易受部下反逆,变成短寿丧生之兆。



九谷君


看到这个问题,就让我想起了前天回答的一个问题,其实我在那个问题当中也提到过,其实刘禅乐不思蜀也是一种聪明的行为。只不过那个问题重点不在这,所以我就一带而过了。接下来我就站在个人角度分析一下。

说刘禅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是谁。那么如果我们说阿斗,可以说是众所周知。甚至后人用阿斗这两个字来形容没有出息的人。众人对刘禅的印象都是那个对蜀国毫无作为,还没有开战就已经投降了,后又乐不思蜀的刘禅。

世人给刘禅最多的评价就是没有主见、不懂政事、没有理想、毫无作为、活活的葬送了蜀国。总之是人给他的评价都不是特别的好。

在《三国演义》中将蜀后主刘禅描述成了一个软弱无能,甚至智商都不在线的昏庸之主,‘乐不思蜀’是人们讥讽他的口头禅。然而在《三国志》里他不仅聪明仁厚,还是要善于韬晦隐忍,‘乐不思蜀’的典故看起来是他的人生污点,实则是他顾全大局的表现。

刘禅又名阿斗,即蜀汉怀帝,字公嗣。三国时期蜀汉第二位皇帝,蜀汉昭烈帝刘备之子,母亲是赵烈皇后甘氏。刘备定益州后入蜀。蜀汉建立后被立为太子,223年,继位为帝,改元建兴,拜诸葛亮为相父,后期宠信宦官黄浩,致使蜀汉逐渐走向衰弱。263年,魏将邓艾从阴平入,克绵竹,杀诸葛瞻父子,刘禅投降,蜀汉灭亡,刘禅受封为安乐公,271年,在洛阳去世,享年64岁,谥号思公。

在历史上,虽然大部分人都说刘禅是一个庸主,但是围绕在他身上的争议也颇多,古人并非清一色的认为他就是扶不起的阿斗,相反还有许多人对刘禅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比如诸葛亮曾经两次对刘禅做出过评价,一次是他在刘备面前夸奖刘禅,而刘备又将诸葛亮的话转述给了他“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优!”而在刘备死后,诸葛亮又在一封书信中这样评价刘禅“年方十八,天之仁敏,爱德下士。”在诸葛亮的眼中,刘禅既聪明又仁德,是贤君的苗子。

后人说刘禅没有主见,任何事都听诸葛亮的。其实不然,刘备临终之前对诸葛亮说“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这句话说的有些莫名其妙,因为被后人多次提及,但是从后来的执行情况来看,诸诸葛亮却走了第三条路,他既没有“自取”也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辅之”,而是选择了“代政”,并且长期让自己带着军队在外面。说实话,这是历代君臣之大忌,但从结果来说刘禅和诸葛亮,对这种不寻常的关系处理的都还是不错的。尤其是作为帝王的刘禅,其所作所为更是可圈可点。刘禅的这种行为并不是不作为,或者是没有自己的主见,而是刘禅为了避免朝堂之中内战的发生。在诸葛亮死后没多久刘禅便废弃了相位,由此可见也并不能说刘禅他没有头脑而是他知道避其锋芒,避免朝廷动乱。身为一国之主,还必须老老实实听着老相父的话,对于一个国家最高的权力者来说,能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毕竟从个人的角度来说这是比较窝囊的,但是刘禅知道他还是一国之君,为了整个蜀汉。有些委屈是必须要承受的。不得不说刘禅在与诸葛亮的相处上选择了克制,也是顾全了大局。

再说人们颇有争议的事件“乐不思蜀”究竟是愚不可及,还是一时急智,总会有两个极端。大明此番不做评说,仅陈述一个事实而已。

很多人说刘禅不战而降,苟且偷安,但是在对抗曹魏的时候,刘禅也可以逞一时之能,但是对于百姓和士兵来说定然伤亡巨大。刘禅的投降换来了百姓的安居乐业,自己却背上背上了亡国之名。投降后乐不思蜀,装疯卖傻的保全性命。往小的说可以说是为了保全自己,往大了说,可以说是为了他身后百姓以及身后的降臣的命运。况且刘禅降魏时,提出了条件是准许他每年回蜀地祭祖,可见“此间乐,不思蜀”并不一定出自真心,一出乐不思蜀其实就是其父刘备的‘煮酒论英雄’的翻版。对于投降的君王,如果你还是那样以一国之君的趾高气昂来身居,那么司马昭也不会留你,甚至会牵扯到身后的群臣和无辜的百姓,而刘禅不仅消除了司马昭的杀心,更是让魏帝封了一个食俸禄无实权的“安乐公”的称号。曾经一代君王,在别的过来投降做了臣,还能做到进退得当,实乃不易。

刘禅从公元223年登基本至公元263年降魏下台。称帝在位40年,是三国时期诸国君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要知道,在这40年中诸葛亮仅仅执政了11年,刘禅亲自执政可是长达29年。因此很难说全是诸葛亮的功劳。

个人认为虽然刘禅这个人做不到屏黜奸谗,但也不是什么弱智,他能明白事儿,只是缺乏大的理想与热情,但能够克制自己的权力欲,不会不懂装懂显示存在感。刘禅既不是神君圣主,也绝对不是扶不起的阿斗。相反,他为蜀国做出的贡献和牺牲都是巨大的。


大明说历史


刘禅实际是大智慧之人。想自刘禅登基以来,虽贵为蜀王,表面上看是一国之君,乃承其父刘备的恩泽,自己确没干过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所以缺少威信,难以领导蜀国群臣。

当时的权力中心在相父诸葛亮那里。诸葛亮虽没挟天子以令群臣,然而当时的局面全由诸葛控制。诸葛说北伐就北伐,刘禅稍有异议,便二次上书,必要北伐。实际刘禅已看出北伐消耗国力,入不敷出。奈何诸葛村夫非要在有生之年,实现一统大业。打死也要北伐。刘禅无奈只得听从,每日只以饮酒取乐为事,全不把朝政当回事,然而他是无权啊,自己说了不算,只能韬光养晦,玩鸟遛狗。这是他高明之处,你诸葛不是想北伐吗,去吧,我乐的清闲,懒于操心。

及至蜀国兵败,献城投降,即知大势已去,投降是唯一出路,即保全了百姓,自己还可活命,也是无奈之举。这叫审时度势,是个明白人!

及至被押解到司马昭那,司马昭席间以蜀乐试探刘禅,刘禅回以此间乐,不思蜀也。我认为任何一国之君,作为阶下囚,能说出此话,表演成分极大。后旁边一臣提醒其,应说:父辈之墓在川,日夜思之,梦寐难安。这样有可能放你归川。刘禅听完后,不加思索,又照直说了。司马昭哈哈一笑,原来蜀主是个这样的蠢才,怪道人言扶不起的阿斗,所言非虛。从此放松了警惕。然以我看来是君臣二人演的双簧,故意装傻充愣,蒙混过关。

正因为这样出色的演技,才保全了性命,殊不知刘禅在位四十年,在诸葛亮去世后,又带领蜀国前进了三十年,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然而缺少能臣良将,因此灭亡。最后以一位亡国之君,性命丝毫没受到威胁,在洛阳病去,享年64,不可不说刘禅不仅有大智慧而且演技高超。若生在当下,给颁个最佳男主角奖,也肯定不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