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農民出身,為何李自成沒能像朱元璋一樣,結束戰亂統一全國

很多人都知道,明朝崇禎皇帝1644年自縊而亡,接著清兵入關攻佔北京,隨後開始了對全國的統治。但是在明清這兩個政權之間還有一個政權——大順,這個政權的皇帝就是闖王李自成。歷史書上之所以對大順政權提的比較少,主要是因為這個政權存在的時間很短,李自成雖然帶兵打仗打十幾年,但是皇帝只當了四十二天就倉皇出逃,不知所終。

同樣是農民出身,為何李自成沒能像朱元璋一樣,結束戰亂統一全國

李自成出生於陝西米脂的一個農民家庭,十幾歲的時候父母相繼去世,一直到二十一歲那年,他才混上一個小官當。在銀川驛站當驛卒,相當於朝廷最基層的公務員,平時的工作基本就是喂喂驛站的馬。可是這份工作幹了不到兩年,趕上國家財政空虛,於是崇禎皇帝決定精簡機構,裁撤一部分公務人員,以節約開支。李自成正好就在被裁撤的這部分人當中,於是就提前下崗了。被裁員的李自成本身就是個農民,也沒有別的本事,下崗之後就只能回家種地了。

同樣是農民出身,為何李自成沒能像朱元璋一樣,結束戰亂統一全國

可是種地也不是那麼好過的,因為崇禎年間財政虧空,所以對老百姓徵收的賦稅非常重。李自成家裡比較窮,為了給朝廷交稅和自己生活,就向當地的一個姓艾的舉人借了一筆錢,但是後來這筆錢還不上,於是艾舉人就把李自成告了。縣令晏子賓準備將他處死,後來被親友救了出來。出來之後的李自成非常生氣,一怒之下找到了艾舉人,並把它給殺了。後來,李自成又發現自己的妻子和村裡一個名叫蓋虎的通姦,於是李自成又把自己的妻子也殺了。這下李自成身上背了兩條人命,家裡肯定是不能待了,於是他就跟自己的侄兒李過去投了軍。

同樣是農民出身,為何李自成沒能像朱元璋一樣,結束戰亂統一全國

投軍不久李自成就當上了把總,後來李自成所在部隊隨參將王國回防京師的路上,途經金縣(今甘肅榆中),兵士們要求發餉,但參將王國卻剋扣不發。於是李自成在榆中將王國和當地縣令殺了,帶著兵民發動了兵變。沒過多久,周圍很多老百姓都加入了李自成的隊伍,李自成的勢力一下就大了起來。

同樣是農民出身,為何李自成沒能像朱元璋一樣,結束戰亂統一全國

之所以有很多老百姓願意投奔李自成,跟他一起造反,跟當時的政治背景有很大的關係。等到崇禎皇帝接手大明的時候,天下已經亂作一團了,內憂外患不斷。首先是山海關以外,努爾哈赤的後金,對大明政權虎視眈眈,隨時準備打過來。打仗講究的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本質上打的就是錢,所以當時明朝國庫的大部分資金都用來支援山海關一帶的軍事防備了。其次朝中的貪官汙吏橫行,國庫基本上沒剩多少錢了,等到崇禎上臺之後,不斷的加徵賦稅。倒黴的是,李自成的老家,陝西一帶三年大旱,糧食顆粒無收,沉重的賦稅加上大旱讓老百姓連生活都成了問題。老百姓跑了是死罪,不跑也活不成,所以很多人成群結隊的加入李自成的隊伍,李自成的隊伍也就越來越大。

同樣是農民出身,為何李自成沒能像朱元璋一樣,結束戰亂統一全國

李自成起事之後,先後投奔了王左掛和張存孟,二人都戰敗投降明朝。後來朝廷又派了洪承疇鎮壓起義軍,李自成的手下基本上都是一些散兵遊勇,所以被洪承疇的正規軍一舉擊敗。最後李自成敗走商洛山,身邊就剩下了一小部分人,幸運的是朝廷沒有繼續追殺,還把洪承疇調回去了。後來李自成帶著自己的殘部,投奔了他的舅父"闖王"高迎祥,並自稱"闖將"。高迎祥死了以後,李自成才被推選為"闖王"。到了1640年的時候,大明山海關一帶,後金給明朝帶來的軍事壓力很大,大明軍事力量幾乎都調到了山海關一帶抵禦後金的進攻。而此時的李自成得到了喘息的機會,從陝西打到了河南,打仗的過程中李自成發現老百姓現在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納糧交稅,所以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賦"口號,即民歌之"迎闖王,不納糧",後來李自成走到哪裡都受到當地老百姓的擁戴,他的隊伍也越來越大。

同樣是農民出身,為何李自成沒能像朱元璋一樣,結束戰亂統一全國

李自成打仗不要老百姓的錢糧,所有的開支基本上都是通過打劫當地的富戶跟官府得來的,李自成這麼做當地的老百姓自然十分高興,但是這種搶劫富戶來錢的方式不穩定,如果遇不到有錢的大戶打仗就比較麻煩了。所以歷史上後勤供給保障做的比較好的軍隊,一般都實行屯田制,士兵平時不打仗的時候可以種地,打仗的時候又可以隨時集結起來。再有就是輕徭薄賦,對老百姓也徵收一些錢糧,但是徵收的比較少,用來維持軍隊的後勤保障,這樣一來就有利於自己拓展根據地。然而李自成說到底就是一個農民,他的眼光看不來這麼遠,這也是他跟朱元璋的區別。李自成這麼做,自然是受到百姓的擁戴,所以投奔他的人也就越來越多,慢慢的他的野心也就越來越大,就想自己當皇帝。

同樣是農民出身,為何李自成沒能像朱元璋一樣,結束戰亂統一全國

李自成很幸運,當時明朝幾乎所有的軍隊都調到了山海關,如果這些軍隊反過來打李自成,李自成一樣會被明朝軍隊所滅。結果李自成一路上並沒有遇到什麼激烈的反抗,從陝西一路向東推進就來到了北京城。李自成逼近北京之際,大學士李建泰表示願意前去剿滅李自成,可是李建泰雖然嘴上很有氣勢,但是真的李自成見到李自成的幾十萬大軍後,氣勢一下就沒了。李建泰還沒有跟李自成打之前,自己手下的人先打起來了,一通燒殺搶掠之後,李建泰直接投降李自成,結果李自成一路殺到了皇城下。

同樣是農民出身,為何李自成沒能像朱元璋一樣,結束戰亂統一全國

後來李自成派人跟崇禎皇帝談判,史書記載李自成提出的條件為:

"闖人馬強眾,議割西北一帶分國王並犒賞軍百萬,退守河南……闖既受封,願為朝廷內遏群寇,尤能以勁兵助剿遼藩。但不奉詔與覲耳。"

結果雙方沒能談成。後來李自成在太監王德化帶領下,從德勝門入,經承天門(就是現在的天安門)步入內殿。大臣們能跑的都已經跑了,最後崇禎跑到了故宮後邊的景山自縊。

同樣是農民出身,為何李自成沒能像朱元璋一樣,結束戰亂統一全國

剛進北京城的時候,李自成很清楚自己手下的這幫士兵基本都是一些烏合之眾,軍紀鬆弛,所以李自成剛進城的時候就下令:"敢有傷人及掠人財物婦女者殺無赦。"可是李自成手下的這些人基本跟土匪差不多,沒過多久就把李自成的話當耳旁風了,開始在城內燒殺搶掠。尤其是城裡邊的明朝官員更是大肆勒索,按照不同的級別明碼標價的要錢,一時之間京城裡邊人心惶惶。從治理軍隊這方面來看,李自成跟朱元璋比差的很多。

同樣是農民出身,為何李自成沒能像朱元璋一樣,結束戰亂統一全國

除了燒殺搶掠這些暴行之外,李自成對當時的形勢判斷也出現了失誤。當時吳三桂駐守山海關,由於他的家眷都在北京,被逼無奈之下準備投降李自成。

《明史·列傳一百九十七·流賊》中記載:自成劫其父襄,作書招之,三桂欲降。至灤州,聞愛姬陳沅被劉宗敏掠去,憤甚,疾歸山海,襲破賊將。自成怒,親部賊十餘萬,執吳襄于軍,東攻山海關,以別將從一片石越關外。三桂懼,乞降於我大清。

可是李自成沒有約束住自己的部下,吳三桂的愛妾,"秦淮八豔"之一的陳圓圓被李自成手下大將劉宗敏所奪,而李自成並沒有阻止劉宗敏。結果吳三桂知道後,十分氣憤,馬上回到山海關把李自成手下的兵都殺了。

同樣是農民出身,為何李自成沒能像朱元璋一樣,結束戰亂統一全國

其實吳三桂這麼做不只是衝冠一怒為紅顏,李自成進京後乾的事情他都知道,吳三桂並不傻,他知道李自成不是一個能成大事的人,所以他是不會甘心屈居於李自成的手下。之前投降李自成,主要是因為自己的家眷在他手上,而陳圓圓被劉宗敏奪走正好給了他一個反李自成的理由。李自成知道吳三桂反了後,帶著大軍攻到了山海關,而關外的後金也帶著大軍趕到了山海關。李自成的四十餘萬大軍、吳三桂的十三萬大軍和滿清的二十餘萬大軍,全都集結在了一片石這個地方。此時,腹背受敵的吳三桂投降了攝政王多爾袞帶領的滿清軍,於是兩股勢力一起攻打李自成,李自成大敗,部將僅剩三萬餘人,倉皇逃回京城。

同樣是農民出身,為何李自成沒能像朱元璋一樣,結束戰亂統一全國

公元1644年4月29日,李自成進京的第四十二天,在紫禁城武英殿登基稱帝。然而龍椅僅僅坐了一天,次日就倉皇出逃,臨行前還放火燒了紫禁城和北京的部分建築,後來被清軍一路追殺,最後據說是死在的湖北。關於李自成的死因有很多種說法,

《明史》中記載:秋九月,自成留李過守寨,自率二十騎略食山中,為村民所困、不能脫,遂縊死。或曰村民方築堡,見賊少,爭前擊之,人馬俱陷泥淖中,自成腦中鉏死。

也就是說李自成是被村民圍困而死,當然也有說是李自成出家當和尚的,還有說李自成沒有死,隱姓埋名壽終正寢的。

同樣是農民出身,為何李自成沒能像朱元璋一樣,結束戰亂統一全國

總的來說李自成從揭竿而起,到一步步壯大自己的隊伍,直到稱帝,主要靠的是老百姓對他的支持。老百姓當初支持他也是因為他提出"均田免賦"的口號,讓他得了民心,最後得了天下。而農民階級的侷限性,眼光過於狹隘,小富即安的思想,讓李自成打下京城後放任軍紀腐敗不管,傷害了人民群眾的利益,因此丟了天下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