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被黑人殴打:同事们发声被骂,为何“邓主任”会被热搜乱炖?


护士被黑人殴打:同事们发声被骂,为何“邓主任”会被热搜乱炖?

被黑老外殴打的女护士


近日,广州某医院ICU护士,在病房內被确诊为新冠肺炎的“黑人”(男,47岁,尼日利亚籍)殴打,护士面部,脖颈处以及腰部都发现损伤。目前,涉事“黑人”已被警方控制(监管下隔离治疗),待其治疗结束,将立即对其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不过,事发后,不少护士在社交媒体上发声,却被院领导“邓主任”批骂。据悉,“邓主任”是怕“影响不好”。可事实上,真正造成坏影响的是罪魁祸首的黑人暴徒,而非是为受害护士发声的同僚们。甚至,就目前的情况而言,“邓主任的批骂”反而更加令人愤懑。


说实话,自己的医院发生伤医事件,最先应该解决的是“暴徒”,最先应该抚慰的是“受害者”。至于舆论场上的声音,只要不偏不倚,客观公正,维护正义,是应该去支持,而不是去批骂。于此,“邓主任”所谓的“影响不好的思维”,可能比“影响不好”本身,更为影响恶劣。


要知道,医院发生伤医事件,报警捉拿暴徒,舆论谴责恶行,这本是合乎情理的事情。甚至,只有不断的形成对伤医恶行的舆论打压,舆论警示,才能让暴徒们不再无法无天,肆意妄为。所以,“邓主任的批骂”,自然是有违公共监督原则的。


由此,也导致社交媒体上,不少人直言,这是“优待洋刁民”的表现。可事实上,“优待或不优待洋刁民”这可能是立场视角的问题。但是,对于恶行的惩治,总应该做到无差别对待才好。否则,“洋刁民横行”,就会成为更多暴行的逻辑。


所以,回到“护士被黑人殴打”的事件上,就“邓主任”的表现,以及她对“影响不好”的理解,还应该更全面地去剖析,而非只是限于“袒护洋刁民”的视角之中。事实上,她可能还真的不是为“袒护黑老外而批骂护士们”,只不过就立场的即视感而言,让人感到有些不妥。而这背后的纷杂,着实值得玩味。


很大程度上,“邓主任”批骂护士们在社交媒体上“发声”,并非为解决问题,而是为“降热度”。之所以这样理解,是因为很多人总把恶性事件笼统看待。事实上,医院发生伤医事件,并不是医院或者医生的错误,而是暴徒的错误。


所以,作为医院和医生,根本就不应该为此感到耻辱,而是应该为此感到愤怒才对。或许,有人会认为“邓主任”顾全大局,不想让舆论跑偏,才作出的一种“批骂”姿势。这样的考虑逻辑可以有,但是,作为受害者的同事,在社交媒体上指出黑老外的暴行,又有什么不妥呢?


不应该对任何人有偏见的前提,不只是享受同样的待遇问题,而是要在作恶的惩治上,态度上,也应该无差别对待。要不然,所谓的偏见罅隙只会增大,不会弥合。所以,“邓主任”真的不该批骂护士们发声,而是应该鼓励护士们发声,让更多人知道黑老外的卑劣行为。


世界各国的公共秩序原则不同,但是,基本的底线应该都差不多。所以,黑老外不服从医院检查,并且试图强行走出隔离病房,之后还打伤护士的行为,就算放到任何国度,都应该受到严惩。说实话,我们不是讨厌“黑老外”,而是讨厌行为恶心,品行卑劣的“黑老外”。


所以,就“护士被黑人殴打事件”而言,我们就算谴责,也要只针对打人的“黑老外”,而非将所有的“黑老外”卷入其中。这其实,也是长期以来,人们存在的一种偏见。比如,一类人行为卑劣,就认为其同僚也是卑劣的。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这其实是一种“偷懒的认知”,也就是“以偏概全,笼统打击”的思维。疫情以来,这样的“话术逻辑”其实挺多的,比如“留学生都爱耍横”,“移民都十分矫情”,可事实上,任何群体之中,都有害群之马,并且也都是极少数的存在。


不过,就惩治“洋刁民”上,依然还是应该零容忍,毕竟,他(她)们是“外国人”。这里并没有排外的意思,而是想强调,作为外国友人,即便做不到入乡随俗,也要做到遵纪守法。要不然,有多远滚多远。事实上,这次疫情中,类似的问题还挺多的。所以,就《外国人永久居住条例》而言,只能严,不能松。


要不然很容易养成一种“洋大爷模式”,久而久之,边界被越拓越宽,直至没有底线。事实上,从这位“黑老外”殴打护士的事件中,也能看出一些端倪。他还不是简单的攻击,而是下死手,发狠的的攻击。这从女护士眼角的伤口,就能看得出来。


所以,这样的人渣,必须严惩。当然,有人建议,这样的“黑老外”就不应该继续隔离治疗,而是立即遣返,让其滚蛋。只是,作为基本的原则性,要一码归一码。毕竟,在疫情之下,对于隔离性治疗属于公共性的治疗,不为他考虑,也要为更多人考虑。


所以,回到“护士被黑人殴打事件”中,最核心的问题,依然要回到涉事黑老外的身上,而非把重点跑偏,直指“邓主任”。因为,整个事件中,“邓主任的批骂”只是事件外延,而黑老外殴打护士的问题,才是事件的主要症结。


当然,这不是为回避“邓主任”的问题,只是就事论事而已。与此同时,这其实也反映出一个现实问题。可能正因为“洋刁民”存在被优待的问题,才会让“邓主任的批骂”显得更加不合时宜。所以,作为“邓主任”来讲,除却要向“发声的护士们”道歉,同时也要反思自己的“领导思维”。


至于,当事医院最新的回应中说,可能有人故意在其中“挑事”,可能有些想当然。作为外围的人来讲,很多时候不见得都是一拥而上,只听一面之词。事实上,就算“邓主任”被舆论围攻,这也只是针对她的“领导思维”,并没有针对她的“职业身份”。并且,我们也要清楚一点,不能因为职业荣耀,就见不得别人的批评:“这是病,得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