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得意的太上皇,禪位後操控新皇帝,見面要稱呼“萬萬歲”

在古代中,只要能成為皇帝,那麼在沒有被篡位的情況下,幾乎可以說是幹到去世的一份職業。雖然勞累辛苦,卻也享受手握權力的感覺,有些皇帝在將皇位轉交他人後,會出現干政的情況,不過大部分皇帝都是被迫禪讓了,這可能要包含了堯舜禹之間的禪讓。

歷史上覺得當皇帝沒意思主動禪讓的也有,這就是乾隆。

最得意的太上皇,禪位後操控新皇帝,見面要稱呼“萬萬歲”

作為一個長壽的皇帝,乾隆守著爺爺和父親積攢下來的家業,坐享其成,也讓乾隆的身體十分健康。到了年老的時候,乾隆選擇了禪讓,嘉慶上臺。

在眾多的古裝劇影視作品中,經常把年代定在清朝的乾隆年間。乾隆上位之後,創造了眾多成績,在乾隆統治管理之下,一片繁盛的景象,國泰民安,於是老百姓在這樣舒適安逸的環境之下,更加希望兒孫滿堂,讓當時的大清王朝的人口創下了歷史紀錄,根據文字記載達到了將近三個億。在位五十年,讓人口數量直線快速上漲,清朝疆域達到鼎盛,傲人成績不容分說。

最得意的太上皇,禪位後操控新皇帝,見面要稱呼“萬萬歲”

乾隆在位期間,清政府的經濟總量更是佔據到了世界第一的位置,遠遠甩過其他國家好幾倍的GDP,成為世界GDP的老大哥,佔世界經濟總量的三分之一,製造業總量是當時英國的八倍,有著這樣驚人治理佳績的乾隆最後選擇了禪位。

乾隆並沒有真正的退居二線

乾隆禪讓之後,退居後臺,當了三年的太上皇。在意皇位的乾隆為何要退居二線?

最得意的太上皇,禪位後操控新皇帝,見面要稱呼“萬萬歲”

乾隆繼位之初,就在心中暗暗的發誓,要像自己的祖父康熙一樣,成為一名優秀的管理者,所以立下了自己的誓言,說著“在位時期絕不超過康熙,只幹六十年。”乾隆此話一出,心裡打起了小算盤,因為康熙從八歲登基成為皇帝,在位六十一年的時間,到了六十九歲才駕崩。能活到這個年紀在那時候,已經是了不起。而乾隆上位時候二十六歲,就算自己能當六十年,那也是八十六歲,乾隆根本想不到自己能活那麼長時間。以此話,換得了一個名聲在外。

誰知道,乾隆還真就活到了那麼大年紀,六十年的時間很快到來,乾隆實現了當年的承諾,迫於無奈將皇位禪讓給了嘉慶。

那麼乾隆退位後都做了什麼呢?

第一:仍掌握全國軍政

最得意的太上皇,禪位後操控新皇帝,見面要稱呼“萬萬歲”

然而多年的皇帝生活,讓乾隆沒有真正的放下皇位,過上閒雲野鶴的生活,依然在背後一手抓著權力,嘉慶皇帝可以說,只是二把手,可以看作是“穿上龍袍的棋子”。因為乾隆曾經對嘉慶講:“歸政後,凡遇軍國大事及用人行政諸大端,豈能置之不問?仍當躬親指教,嗣皇帝朝夕敬聆訓諭,將來知所稟承,不致錯失。

最得意的太上皇,禪位後操控新皇帝,見面要稱呼“萬萬歲”

乾隆成為太上皇后,在朝堂上還是用“朕”稱呼自己。同時嘉慶皇帝的聖旨被稱為“萬歲”,而乾隆卻稱坐“萬萬歲”。並且當時外地官員來到京城任職,需要先見過乾隆,向他請安,離開前要到他面前拜別。這位從皇位下退下的老皇帝,擁有的禮儀超過了正牌皇帝。嘉慶需要向乾隆彙報朝政情況,聽老父親的意見,乾隆還會參加祭祀活動。乾隆就像是領導,帶著嘉慶治理天下,嘉慶想要頒發聖旨,沒有乾隆的同意,可是做不到的,畢竟玉璽還在老皇帝手裡,嘉慶心中有苦難言。

第二點:乾隆仍然住在養心殿

養心殿,是歷代皇帝居住和批閱奏摺的場所,乾隆在退位之後,沒有離開養心殿,更以自己住習慣了養心殿為理由,將嘉慶皇帝趕到了其他宮殿居住,

最得意的太上皇,禪位後操控新皇帝,見面要稱呼“萬萬歲”

雖然乾隆有給自己修繕了退位後的寧壽宮,作為退位後的居住場所,但是他至死不曾離開養心殿。

第三點:錢幣仍然鑄造乾隆通寶

新皇帝登基,使用新年號,也就是嘉慶,所以理所應當的也應該使用新的錢幣。嘉慶上位後,一般來說鑄造銅錢的機構應該更換銅幣名稱,為嘉慶通寶。但是乾隆的原因,導致了當時一半鑄造著嘉慶通寶,另一半則還是乾隆通寶。這一點就讓嘉慶覺得十分沒面子,老爺子根本不想讓自己當皇帝,錢幣這麼具有象徵性昭告天下天子換人的最好傳媒載體,居然還抓在手上。

最得意的太上皇,禪位後操控新皇帝,見面要稱呼“萬萬歲”

所以,乾隆並不是真心的退位,因為礙於祖父康熙皇帝,不敢逾越他在位時間,才禪讓給了兒子,但是實際來說乾隆並沒有真正放下權力。嘉慶能做的就是忍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