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家壽險公司你怎麼選的過來?

街上隨便拉一個人問ta保險公司,一般都只聽過幾家公司的名字。

大部分人都這麼想:我喜歡國壽、平安因為他們公司大、品牌大,所以我很信任它們家的。

畢竟我的錢要交給他們這麼多年,這種大公司不太可能倒閉,我投保一定也會選擇它們。確實這就是現實及現狀!

普通老百姓其實對於市場上有多少家保險公司都不清楚,每家公司又有多少產品,更不可能知道的很全面,哪怕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信息基本對稱之後,你也不可能投入那麼多時間和精力去了解這麼多產品。

公司的品牌形象好感度等尤為重要,這也就是為什麼平安集團永遠是在金融行業之中投放廣告排名數一數二了。

市場上有91家保險公司,僅僅重疾險產品就有四千多款,你可能接觸到幾款呢?而品牌的效應就帶來了大家的選擇,自然整個壽險市場“老六家”佔據了半壁江山。

壽險市場的“老六家”——中國人壽、平安人壽、太保壽險、泰康人壽、太平人壽、新華市場份額佔比高達51.5%,其他壽險公司中近八成公司總保費市場份額均不足1%。

而還有85家公司如何生存?砸廣告費?

肯定不行,羊毛出在羊身上的道理誰都知道,那麼多廣告費砸下去也不一定能打得過老六家,且運營成本過高,更不可能研發更好性價比更高的產品給消費者。

唯一的出路:創新!

產品要比老六家更好,費率要比老六家便宜,你才會有市場!

這三年來,我們已經看到了國內保險諸多創新之舉,比如智能核保、閃賠、百萬醫療險種、保證N年續保的醫療險、中症概念的引入、惡性腫瘤的多次賠付以及互聯網保險的異軍突起等。

從各類產品的分析對比發現,保障型產品中小型壽企的產品保障的更全面保費也更低,其中的懸殊相差30%-50%是非常正常。

儲蓄型產品由於保費規模及運營成本等,收益率也明顯低於中小型企業。

從服務上,背靠大國企和全球500強的保險企業的合資公司更具有服務創新意識。

選擇哪家公司投保如果你還在看壽企的知名度和保費規模,那可以肯定的告訴你,你貢獻了廣告費!

其實,保費規模能否做大,能否搶佔市場是中小保險公司要考慮的事情,和我們消費者沒有多大關係。

因為大保險公司也好,小保險公司也罷,不管你的市場份額佔據多少,也不管你是虧是盈,只要一份保單你承保了,就產生了法律效力,之後理賠就得照合同辦事。即便發生最極端的情況,保險公司破產了,導致保單失效的可能性也為0。

因為我國的保險監管制度對我們的保單安全有三道閘門:“償二代”監管規則、保險保障基金和破產製度。

不過,保險公司的經營狀況好壞也並非完全沒有意義,這在我們購買短險時要尤其注意,如果這家保險公司經營不善,則極有導致該險種停售,那麼我們就無法續保延續保障了。

如果我們購買的是長期險種,和承保保險公司的規模和經營狀況就沒有任何關係了。選購長期保險時,核心仍然是以產品本身的保障和條款為主,這點我們要始終牢記!

普通老百姓在給自己投保的時候,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保險公司的品牌知名度與產品不一定成正比。

儲蓄型產品謹慎選擇大公司,優選中小型。保障型產品創新之多,優先選擇最新的。

所以再說一遍:選擇投保的時候,保險公司規模和品牌知名度放在最最後面考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