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宏愿造就的奇迹——株洲早期建城史(三)

在解放前,株洲已建成的工厂只有两座:株洲兵工厂(当时也称为第十一兵工厂,是331厂即今天的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的前身)和株洲机车厂(也叫株洲总机厂,即今天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前身),它们分别位于株洲的南郊与北郊。由于上述两个项目开工于抗战前的1936年,所以工厂得以顺利建成。

1936年,国民政府在株洲董家段修建兵工厂,即第十一兵工厂。该兵工厂主要生产野战炮和榴弹炮以及炮弹还有步枪、机关枪的子弹,抗战时期曾遭受过日机轰炸。1949年工厂被解放军接收。1950年10月,在志愿军开赴朝鲜的同时,华东工矿部兵工局徐州第三兵工厂和山东胶东兵工厂的部分人员奉命坐上了南下火车,他们是要与株洲第十一兵工厂以及原国民党柳州兵工厂合并组成中南兵工总局株洲七一兵工厂。第一任厂长就是来自徐州第三兵工厂、被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的吴运铎。1953年,吴运铎自传——《把一切献给党》出版,发行量达500余万册,并被翻译成7种文字。吴运铎这个“中国的保尔•柯察金”成了那个时代鼓舞人们奋发向上的榜样。1951年6月,工厂改名为“中央兵工总局中南兵工局株洲282厂”。1951年10月1日奉中央指示,282厂迁至湘潭(江南机器厂),留下部分人员和设备,利用原址改建为航空发动机厂,定名为“国营第三三一厂”,从此开始由生产炮弹转向航空发动机修理。三三一厂是新中国首批兴建的六大航空工厂之一,先后从全国各地调来了三十多名地县级干部、八百多名大中专毕业生和三百多名生产骨干,以充实三三一厂的科研、生产力量。

一个宏愿造就的奇迹——株洲早期建城史(三)

建设中的331厂房

一个宏愿造就的奇迹——株洲早期建城史(三)

新中国建国初期的331厂房

1936年2月26日,国民政府粤汉铁路整理计划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决定:鉴于株洲地处湘黔、粤汉、浙赣三路交会要冲,对各路客货车修理及配件供应均具优越的地理条件,粤汉铁路总机厂改设株洲,用来对各路客货车进行维修、维护和保养,并在今田心火车站以北征地2.25平方公里。5月,株洲总机厂筹备处成立。同年8月1日,在株洲田心塅叶家祠堂(今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院址)正式挂出了“粤汉铁路株洲总机厂筹备处”的牌子,两位铁路机械工程专家程孝刚、茅以新(桥梁专家茅以升之弟)分别担任正副处长。而且就在8月1日当天,粤汉铁路株洲总机厂联合厂房打下第一根桩基,启动建设。1937年建成1-3栋,1947年和1952年又分别进行过改扩建。早期的联合厂房是民国政府利用英国退回的中英庚子赔款(15万英镑)建成的,其工程设计方案由英国提供,由中国营建商建成。钢材均从英国凡尔康结构厂定制,然后漂洋过海,再通过火车运到株洲。钢结构的厂房后被人们称为“大铁房”,总面积为2万多平方米。厂房设计造型体现了英式建筑特点,厂房两端为凸字形山墙,屋顶呈双脊形,高大挺拔,采光通风良好,为组装大型机车预留了条件(该厂房至今仍在使用,如今属于株机公司机车事业部总成车间)。联合厂房是粤汉铁路全线贯通后第一个大型机车修理厂,是中国机车维修、生产的摇篮。

一个宏愿造就的奇迹——株洲早期建城史(三)

粤汉铁路株洲总机厂筹备处

一个宏愿造就的奇迹——株洲早期建城史(三)

1936年8月,建设者在田心建设厂房

一个宏愿造就的奇迹——株洲早期建城史(三)

钢架结构上残留“中英庚款”字样

一个宏愿造就的奇迹——株洲早期建城史(三)

建设中的厂房

一个宏愿造就的奇迹——株洲早期建城史(三)

建设中的厂房

一个宏愿造就的奇迹——株洲早期建城史(三)

1936年初建时高级职员合影

一个宏愿造就的奇迹——株洲早期建城史(三)

1937年,初建成的1-3栋联合厂房

抗战时期,株洲机车厂的厂房曾被日军飞机轰炸过两次,剩下空钢架。为避免遭受更大损失,工厂全部机器、人员迁往广西、贵州。抗战胜利后,株洲机车厂恢复建设,并投入小规模试生产。1949年株洲解放,工厂被解放军接管。白崇禧率领的国民党军队在撤离时曾拆卸了部分重要的机器设备发往广州,并准备转运至台湾。后随着广州的解放、新中国的成立,铁道部决定修复株洲机车厂,这些设备又被装成十几列车运回了株洲。

一个宏愿造就的奇迹——株洲早期建城史(三)

遭日机轰炸后的联合厂房

一个宏愿造就的奇迹——株洲早期建城史(三)

今日的联合厂房内部

一个宏愿造就的奇迹——株洲早期建城史(三)

今日的联合厂房外部

株洲大建设的序幕从修建防洪大堤开始到株易公路的建成,从无私援助木材的商人王子寿、挺身而出的技术员唐新鼎、果断用粮食堵缺口的工会主席吴占魁到英雄的吴运铎。这些历史的碎片也许不能完整地再现当时的场景,但他们穿越近70年的时空,依然有着激动人心的力量。不过,株洲要想建成一座有分量的城市,光靠这两个工厂和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是远远不够的,它们根本无法撑起那个工业重镇以及之后那个“毛泽东格勒”的梦想。当时的株洲还需要等待机会,一个需要凭激情和闯劲去抓住的机会。

1953年1月2日是新年上班的第一天,距离那五个年轻的共产党干部出发,开始那场改变株洲命运的历史之旅已过去了一年半的时间。这天,在湖南省政府的礼堂召开了新年的第一次政府工作会议。在这次的会上讨论了一个影响历史进程的关键性话题,那就是要在长沙、株洲、湘潭(湘潭于1950年设立县级湘潭市)三个城市中选出一个城市参加即将在北京举行的“全国重点工业城市规划会议”。

1953年是“一五计划”的第一年,“一五计划”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后来对中国发展和区域经济影响深远的一个计划——“156项工程”。“156项工程”是“一五计划”时期从苏联与东欧国家引进的156项重点工矿业建设项目。它奠定了中国初步工业化的部门经济基础。以这些项目为核心,以900余个限额以上大中型项目配套为重点,初步建起了中国的工业体系。现在,国家决定这156个项目将在八个城市中进行第一轮的分配,而湖南幸运地获得了一个城市的名额,这个名额该给谁呢?

在会上,长株潭三市的领导展开了激烈地争论,因为大家都明白这将是自己所在城市迎来的一次历史性的发展机遇,谁都不愿意错过。当时的株洲除了铁路交通发达之外,人口不过万余,与长、潭两市相比,谁也不认为株洲会让人看得上眼。尤其是长沙市的领导,他认为株洲实在是太小、基础设施太不完善了,根本不适合承担这么重的任务。

当天代表株洲参加会议的是时任市总工会主席的吴占魁。他知道他无法从正面说服大家选择株洲,于是他把那个一年半以来一直沉在内心,且一直被他引以为前行动力的计划——“毛泽东格勒”说了出来。他主张应该从整体上来规划长株潭三市的发展,为将来建成“毛泽东格勒”做准备。原本气氛火爆的会场安静了下来,大家都被这个宏大的计划震撼了。这个计划虽然早在1951年就由时任湘潭县委书记的杨第甫提了出来,但是他只单独向省领导做过汇报,知晓这个计划的人很少。

此时,对这个计划早有耳闻的长沙市城建局局长潘基礩站了出来。他主动请缨,要求由他来起草这个“毛泽东格勒”的具体方案。他先建议根据中国的语言习惯将这个计划更名为“毛泽东城”。然后,他提出了自己的想法:长沙的定位是湖南的政治、商业和文化中心,而工业则优先考虑摆在株洲和湘潭。这也将会使株潭两市得以快速成长,从而加快“毛泽东城”计划的整体进程。因为当年杨第甫提出这个计划的时候就是希望能分三步来走:第一步是优先发展株洲和湘潭,将二者建成有一定规模的城市;第二步才是把三市朝着一个城市来规划和发展;第三步则是三市合并建成“毛泽东格勒”。

随后,会议一致通过将次计划上报中央,举全省之力发展株洲、连接长潭,三市共建“毛泽东城”。会上同时决定将株洲上报为全国重点工业城市,参与“156项工程”。这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会议决定了长株潭三市此后30多年的发展轨迹:湖南最大的商场、绝大部分的高校都建在长沙,但工业(尤其是重工业)薄弱。而株洲则成为湖南重工业最为集中的城市。湘潭的情况处于长株之间,它的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强于长沙但不及株洲,而其文化教育则强于株洲、弱于长沙。这个格局直到改革开放之后才开始发生改变。

不管怎样,对于1953年的株洲来说,期盼已久的机会终于来了,年轻的株洲市委将如何抓住机会来开创一段筑城的传奇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