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时刻刻》:每个人的生活,只有自己了解,也只有自己选择

首先,这是一部2003年的电影,妮可·基德曼奥斯卡封后之作。她化完妆戴上假鼻子有点不敢认了,脸部线条一下子柔和了好多,再换上碎花裙盘起头发,澳式飒爽英气瞬间变为英式古典美。这部电影汇集妮可·基德曼、朱利安·摩尔、梅丽尔·斯特里普三大影后,这样的咖位和演技水平使得影片中时空的迅速轮转也变得顺畅和谐了。尤其朱利安·摩尔的演技太太太爆炸了,眼神眉毛嘴角全是戏,完全演出了一个看起来正常实则古怪又神经兮兮的美丽纤弱的主妇形象,甚至让我觉得演员本人就是这么神经质,只要她一出现我就浑身紧张,生怕下一秒做出什么可怕举动。

《时时刻刻》:每个人的生活,只有自己了解,也只有自己选择


其次,这部影片讲述了三个不同时代的女性从社会禁锢、自我禁锢、时代禁锢中解放独立意识的挣扎,压抑的变迁,从男性的威胁和守护,到对抗父权文化个体情感割裂后的孤独,再到充当父权文化的打手,亲手扼杀自我去强迫他人的困惑。这部电影或小说的焦点,应该不仅仅是女性,而是所有跟生活谈判了很久但还没有跟生活做彻底妥协的人。

《时时刻刻》:每个人的生活,只有自己了解,也只有自己选择


在认真地看此片之前,有了解加缪、萨特和罗曼罗兰等的存在主义思想,这些对容易沉溺于此片主人公的这种自我孤独世界的文青来说,无疑是个坚强的保护。直面生活,对于有些心思细腻的人来说无疑更加难得,但时时刻刻要有一种英雄主义为自己鼓劲儿,一定能够赢得生活的快乐。

《时时刻刻》:每个人的生活,只有自己了解,也只有自己选择


再者,这部作品最大的标题,大概是生命,深入剧中大部分人生活的那种虚无感,面对现实对生命的选择和态度,三个女性,伍尔芙觉得自己的生活陷入一种困境,她想要追求内心的自由,她意识到丈夫对她的爱,了解却无法正常接受,最后选择以死亡去解放双方,回报这种爱。

《时时刻刻》:每个人的生活,只有自己了解,也只有自己选择


劳拉是一个忠诚的《戴罗薇夫人》的读者,她意识到自己的生活与书中人的相似,可能是戴罗薇夫人自杀给的启示,也可能是自身的性格使然,面对不如意的生活,她选择自杀,选择逃离;克拉丽萨的生活,本质单调外表喧哗,喜欢举办派对,但事实上生活的整个全部,都在围绕着理查德,一个把理查德的死亡视作背叛的女人。

《时时刻刻》:每个人的生活,只有自己了解,也只有自己选择


另外,对很多人来说,这部电影很晦涩。因为是女性意识觉醒的电影,电影的对白也没那么直白,很多的情绪都是通过镜头本身去捕捉的,心理的描写比较多。弗吉尼亚·沃尔夫是意识流作家的代表,影片基本上就是在写她创作《达洛维夫人》这部小说的过程,(所以属于个人传记电影)三个平行的故事穿插,一个是作者本人,患有抑郁症,沉迷于小说情节与创作中,一直想要寻找内心的平静。

《时时刻刻》:每个人的生活,只有自己了解,也只有自己选择


最后,这世界上存在许多生活得安逸却窒息的灵魂,他们不被爱所拯救,只是用尽全力想摆脱生活里的所有单调,在直面人生时时刻刻 认清生命实质之后 选择放弃挣扎结束自己索然无味的生命,看完这部电影更爱朱莉安摩尔,爱她的忧郁爱她在剧里挣扎的灵魂。当你看清人生时,你开始热爱生命;当你可以放下时,你不再被束缚或是成为别人的牢笼。每个人都有选择生活的权利,他们不必为了任何人生活,他们也不必承认生命相互约束彼此共存,他们只是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即使死亡才能将他们原谅也无所畏惧。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