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人生果实》:没有绝对完美的婚姻,只有相对完美的视角

导读:你吃到自产的樱桃会酸到皱眉,我远观门外的庭院会甜到微笑;你涂鸦许多卡片感谢店主的鱼生,我砍掉半边枝桠避免路人的不便;你为我造了生活的珠宝盒,我为你端来食物的木勺子;你教我所有答案都在自然里寻找,我学会缓慢而坚定地生活。

再看《人生果实》:没有绝对完美的婚姻,只有相对完美的视角

纪录片电影《人生果实》又名《积存时间的生活》,由日本导演伏原健之拍摄,由日本影后树木希林担任旁白,是一部豆瓣评分高达9.5的展现日本津端夫妇的生活纪录片,此片曾获得第5届豆瓣电影年度评分最高的纪录片

导演伏原健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拍摄纪录片之初询问津端夫妇是被拒绝的。但是在自己诚恳的一封封亲手写的书信下,终于得到津端夫妇的准许“我们愿意协助”。

再看《人生果实》:没有绝对完美的婚姻,只有相对完美的视角

纪录片全程不紧不慢,没有一段悲壮或煽情的音乐,却能够令观众情不自禁流泪,短短的91分钟内引导观众进入其中,感受老夫妇的生活,充满了对片中生活的向往。他们崇尚自然、顺应四时,又都是能工巧匠,精通耕作、热爱厨房,孜孜不倦不紧不慢地缔造人生的果实;他们朴实优雅的生活方式,通透淡薄的生活态度。有人说他们拥有着完美的婚姻,而我却不这么认为。没有婚姻是完美的,只是看待它的人赋予完美。

修一视角

时刻保持微笑的她最完美

87岁的女主英子是一家有200历史的酿酒厂的独女,作为一个女孩,家人教育她要保持微笑。每次她想做什么,他都会说,当然好,这听起来很棒。所以她做了很多喜欢做的事情。

从修一的视角来看,无疑英子的笑容是完美的,也许她有时候的要求会无理取闹,但丝毫不影响修一对他的疼爱。

再看《人生果实》:没有绝对完美的婚姻,只有相对完美的视角

修一爷爷喜欢吃各种加土豆的菜,但英子奶奶不吃土豆,甚至一听到土豆就饱了,还是愿意做各种土豆的菜给他吃。即使是面对修一爷爷的离世,英子奶奶也没有表现出过度悲伤。她抚着修一爷爷的额头,一边为他整理衣领一边说:“之后的事我会努力活下去的,放心吧。你等我,等我生命到尽头变成骨灰的时候,我们一起周游南太平洋。等我到那个时候,说好了哦。一个人很寂寞,但要好好的等着我,我很期待还能再见到你。”

在那之后,独自在世的她,一个人做原来他一个人做的事情,比如修窗户;把树上结的果实分享给其他人,因为他一定会很开心;做他爱吃的土豆,摆放他爱用的木质勺子;天气好的时候打开窗子,他喜欢明亮一些;恪守他教会她的道理,缓慢而坚定地做自己能做的事

再看《人生果实》:没有绝对完美的婚姻,只有相对完美的视角

英子奶奶照料着九十多种积存时间的果实,无论是马铃薯、樱桃树还是鸟儿喝水的盆子都有年龄。它们枯荣相生,落叶成为土壤哺育新芽,盆子破了有女儿补好,于是它们将岁岁常存。只有一枚英子最爱的,名为修一的,获得了自己的期限90年。

不过她没有太过悲伤,因为所有长存的果实都可以是修一。孤独一人的生活,她选择了微笑的面对,这也是修一爷爷自始至终希望看到的。

英子视角

不吝啬夸奖的他最优雅

如果单说不吝夸奖显得狭隘了些,但对英子奶奶来说,仿佛这又是修一爷爷最完美的地方。修一爷爷介绍英子“她于我而言,是最棒的女朋友。”他们已经结婚65年了,依然甜蜜如初恋,在修一爷爷眼里,英子奶奶永远是那个17岁的少女,是最棒的女朋友!

再看《人生果实》:没有绝对完美的婚姻,只有相对完美的视角

有次英子奶奶特意为客人烤制了戚风蛋糕,可能是因为模具里没有抹油,蛋糕没有膨起来,看见成品她嘟囔了一句“失败了”。修一爷爷笑着揶揄道:“这蛋糕皱皱的,像英子一样。”

曾经有幸看过书籍,原本以为只是过着小春日和的生活,看完纪录片后才知道修一爷爷做过那么多伟大的事。从能做的事情开始一点一滴,积累时间,不紧不慢。生态山林新城方案不被当时开放商采纳,就自己买下土地实施小生态庄园并坚持了40年。果蔬丰盈的田园牧歌,让人生不再只是苦旅。相比速朽的傲世之才,或许缓慢而坚定地活着才是更大圆满。

再看《人生果实》:没有绝对完美的婚姻,只有相对完美的视角

正如英子奶奶所说:“生活每天都像初冬的太阳一样,和暖晴朗。”而修一爷爷正是带来温暖的太阳优雅无比。那些曾以为再平凡不过,好像每天都会再重复一遍的日常,即使英子奶奶回想起来也全是幸福的回忆:“在我丈夫去世,我才突然觉得,我嫁了个了不起的人啊,但生前怎么没这么感觉。”


两人共同视角

充满仪式感的生活最温馨

有人穷尽一生,只为走遍世界的每个角落,津端夫妇却愿用剩余的生命装点小小的庭院。世上有房屋千万,不及家之一隅;有风景万千,不及一草一果。当建筑像是鱼糕一样让人找不到方向,庭院就成了他们的世界。

再看《人生果实》:没有绝对完美的婚姻,只有相对完美的视角

一位建筑家曾经说过:家是生活的百宝箱。这一刻仿佛就是再说他们,庭院里,夫妻俩种下了70种蔬菜和50种果实,还有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英子奶奶亲手制作草莓蛋糕、巧克力蛋糕、桃子蜜饯、布丁,她总是变着花样的做给修一爷爷吃。为了迎合修一爷爷地口味,经常做自己最不爱吃的土豆。

修一爷爷给每一种植物做了一张小小的名牌。有的俏皮可爱,“竹笋,你好”;有的是为了注明用途,“甘夏蜜桔,做果皮桔酱”;樱桃树上也挂着名牌,“樱桃,英子”,下面的小人是修一画的英子;庭院里设置了专门给小鸟梳洗羽毛用的水盆;修一爷爷为自己和英子创作的漫画形象,身上还写着两个人的年龄:87+90=177。

再看《人生果实》:没有绝对完美的婚姻,只有相对完美的视角

无论是满满一柜子的手帐,插在菜园里的黄色牌子,写给卖鱼小哥的感谢信,千里迢迢去台湾在已故有人凄凉的墓碑前唱歌哭泣,把用了一生的印章还回去,还是坚持做人的诸多原则,他们的一生真的充满了仪式感,也许在许多人看来无用,可真的能让自己的婚姻生活过的更饱满。

当你低下头、弯下腰、仔细瞧,小小的庭院也变得无比有趣,樱桃、酸橘、土豆、核桃甚至落叶都成了装点房屋的艺术品。插画、书信、木牌、料理都成了生活的痕迹。坚持,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是最美好温馨的生活仪式

我的视角

一段没有归属的婚姻最幸福

看前面60多分钟的夫妻生活,却觉得十分有趣,没有困难、艰苦等不幸的事情发生,似乎有违背于讲故事的原则,然而前期展示出来的,却是两个高龄老人健康的、自立的、不需要依靠别人的、勤劳富足的生活,感恩自然、与自然共生的享受生活,尽可能的帮助别人、获得精神满足的生活。

再看《人生果实》:没有绝对完美的婚姻,只有相对完美的视角

英子奶奶与修一爷爷携手65年的婚姻,没有谁归属于谁,而是共同成就了一段婚姻,虽然一个人爱吃日式的早餐,一个人爱吃西式的吐司;一个人爱靠近院子坐着,享受阳光,一个人却爱远远的看着院子,感受距离;一个人喜欢独自做手工,一个人喜欢研究各色料理,他们之间有太多的不同,但却又恰好形成了一种默契的分工。就像英子奶奶说的:

“以前都是他负责换这个窗户纸,我只负责传递,并不会懂得他的部分。”

写在最后:

风吹枯叶落,落叶生肥土,肥土丰香果,孜孜不倦,不紧不慢。

津端夫妇于一众高龄人之间,属于异类,修一的建筑师身份让他懂得人与自然的友好相处,郊野的家简朴有格调,杂树林环绕,四季时令水果齐全,两人搀扶的生活绿意盎然,果实丰硕,恍若超脱凡尘,是年轻一代所不及。

有人说,看完这部纪录片,让人不怕变老。原来有人陪你慢慢变老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种种小细节能看出夫妇俩对生活的热爱,连导演都说拍摄过程中没发生任何精彩的事。

看完后回想,这种静静的幸福更能触及心窝。英子说“梦想越远越好,一直都在远方,是修一带着她追求人生这趟美梦”,而修一则认为生活就是做事,只要埋头去做,就能发现各种精彩的故事,从能做的事情开始,一点一滴,孜孜不倦,积累时间,不紧不慢,就像庭院中四季轮回的道理,风吹枯叶落,落叶生肥土,肥土丰香果。

再看《人生果实》:没有绝对完美的婚姻,只有相对完美的视角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