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亿大利好!央行降准为何不降息?原来4月还有这些重磅政策

央行又降准了!仅一个月不到,央行已经两次定向降准,而这一次还加上了下调超额准备金利率这个利器。

4月3日下午,央行在其官网公布了最新货币政策,2020年4月对中小银行定向降准1个百分点,并将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从0.72%下调至0.35%。

4000亿大利好!央行降准为何不降息?原来4月还有这些重磅政策

▲截图自央行官网

此前,大家对降息的呼声很高,但是存款降息过于重要,央行非常谨慎,因此并没有带来期望中的降息。

央行在答记者问时表示,此次定向降准可释放长期资金约4000亿元,平均每家中小银行可获得长期资金约1亿元,可降低银行资金成本每年约60亿元,通过银行传导有利于促进降低小微、民营企业贷款实际利率,直接支持实体经济。

时隔不到一个月,央行再次降准

今日,中国人民银行在官网公布将对全国中小银行实行定向降准的计划,此次降准的幅度为1%,此外,还将降低金融机构在央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从0.72%下调至0.35%。上述计划将分批落地,最快将于4月7日实行。

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降低社会融资实际成本,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对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和仅在省级行政区域内经营的城市商业银行定向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于4月15日和5月15日分两次实施到位,每次下调0.5个百分点,共释放长期资金约4000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4月7日起将金融机构在央行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从0.72%下调至0.35%。

中国人民银行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把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注重定向调控,兼顾内外平衡,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货币信贷、社会融资规模增长同经济发展相适应,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但此次货币政策调整并没有预期中的降息操作。

央行副行长刘国强对市场最关心的“降息”问题做了表态:“存款基准利率是利率体系的压舱石,调整时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当前CPI明显高于一年期存款利率,同时还要考虑经济增长、内外平衡,以及利率太低是否加大货币贬值压力等。存款基准利率与老百姓关系更直接,作为货币政策工具可以使用,但要充分评估,考虑老百姓的感受。”

翻译过来就是,央行担心通胀和人民币贬值压力,短期内不会降息。

金融监管研究院院长孙海波对此表示,从今天刘行长讲话看短期存款降息仍然无望。但是其他政策性利率都在松动,前几天OMO降息20BP,今天超额存款准备金降息37BP。后续OMO、MLF利率以及LPR利率都可能继续下行,但是预计存款仍然会拖延时间,观察疫情后续冲击。

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没有降,仍然是1.62%每年,显示央行对超短期的利率(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对应着货币市场隔夜拆借利率最低下限)走势顺应市场变化,充分体现疫情冲击的悲观情绪,但是中长期的利率以及存款利率降息暂时不做调整。

而机会宝统计发现,此次央行宣布定向降准距离上次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这也是本年度内央行第二次开展定向降准。

在今年的3月13日,央行曾宣布自3月16日实施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对达到考核标准的银行定向降准0.5至1个百分点。对符合条件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再额外定向降准1个百分点,支持发放普惠金融领域贷款。

而上次的定向降准共释放长期资金5500亿元,加上此次的4000亿元,本年度内由定向降准所释放的长期资金已达到了9500亿元。

央行回答有关降准的疑问

对于此次货币政策调整中的疑问,央行通过答记者问的形式也进行了解答。

请问进一步对中小银行定向降准如何支持实体经济?


答:此次定向降准可释放长期资金约4000亿元,平均每家中小银行可获得长期资金约1亿元,有效增加中小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稳定资金来源,还可降低银行资金成本每年约60亿元,通过银行传导有利于促进降低小微、民营企业贷款实际利率,直接支持实体经济。

此次定向降准分4月15日和5月15日两次实施到位,防止一次性释放过多导致流动性淤积,确保降准中小银行将获得的全部资金以较低利率投向中小微企业。此次降准后,超过4000家的中小存款类金融机构(包括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等)的存款准备金率已降至6%,从我国历史上以及发展中国家情况看,6%的存款准备金率是比较低的水平。

问:请问此次定向降准对象为什么选择了中小银行?

答:本次定向降准面向中小银行,包括两类机构,一类是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等农村金融机构,另一类是仅在省级行政区域内经营的城市商业银行。获得定向降准资金的中小银行有近4000家,在银行体系中家数占比为99%,数量众多、分布广泛,立足当地、扎根基层,是服务中小微企业的重要力量。进一步降低中小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将增加中小银行的资金实力,有助于引导其以更优惠的利率向中小微企业发放贷款,扩大涉农、外贸和受疫情影响较严重产业的信贷投放,增强对实体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支持力度。

问:请问此次定向降准对象为什么选择了中小银行?

答:超额准备金是存款类金融机构在缴足法定准备金之后,自愿存放在央行的钱,由银行自主支配,可随时用于清算、提取现金等需要。人民银行对超额准备金支付利息,其利率就是超额准备金利率,2008年从0.99%下调至0.72%后,一直未做调整。此次央行将超额准备金利率由0.72%下调至0.35%,可推动银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促进银行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

降准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因前不久国常会已预告此次定向降准,市场早有充分预期。因此,央行公布该消息后,金融市场反映较为平淡,不过,中长期看,货币政策放松必定会对金融商场价格走势带来影响。

对股市,降准对于各个板块或概念股的影响不尽相同。一般而言,金融、地产等资金密集型行业都将获益。

4000亿大利好!央行降准为何不降息?原来4月还有这些重磅政策

国泰君安交易投资委员会大类资产配置主管周文渊表示,降准对A股大盘的刺激可能不会很大,债务比较高、资金敏感型行业会受益更多,如银行板块。

除了利好股市外,降准对市场利率的整体下行也是利好。实际上,近期银行间市场短期利率已经在低位运行,随着更多降准降息的落地,也会带动长端利率下行。

对于楼市而言,考虑到当前“房住不炒”的房地产调控基调未变,降准释放的资金很难再大规模进入楼市。但东方金城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少总比没有强,降息降准周期下,房地产投资将迎来一定支撑,没有理由看空今年的房地产。

英大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分析认为,央行于4月3日公布对中小银行定向降准,释放长期资金4000亿,这是加强全球宏观政策协调的体现,有力支持实体经济,有效增加中小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稳定资金来源,对冲疫情影响、支持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有重要意义,对稳定经济增长有重要作用,对股票市场稳定有正面影响。是非常及时的重大利好政策,是一场及时雨,与美联储、英国央行、欧洲央行等协同行动,对稳定全球股市亦有正面帮助。

4000亿大利好!央行降准为何不降息?原来4月还有这些重磅政策

▲历次降准后A股走势 来源/同花顺

4月还有哪些货币政策可期待

4月的剩余时间,值得期待的货币政策将主要集中在两方面:

一是4月中下旬MLF、LPR的跟随式“降息”,在前期逆回购利率下调20个基点后,中旬新作MLF时有望利率同幅下调20个基点,进而带动LPR报价利率下调,有市场分析,4月20日1年期LPR有望下调10个基点左右。

二是面向中小银行新增的1万亿再贷款再贴现具体政策将出台。刘国强透露,将落实好新增的1万亿普惠性再贷款再贴现,具体使用政策将于近期发布,做到和前面的政策无缝衔接,不出现断档。

据悉,相比于前期的5000亿再贷款再贴现,新增的1万亿元额度覆盖面更广,主要有以下特点:

1、再贴现再贷款利率与此前的5000亿一致,资金成本仍为2.55%。

2、对中小银行使用这笔资金发放普惠金融贷款的利率不设上限要求。尽管鼓励中小银行用优惠利率发放普惠金融贷款,但不会像5000亿再贷款再贴现那样,规定贷款利率不得高于4.55%,

3、新增的1万亿再贷款再贴现将在前期5000亿额度使用完毕后再衔接使用。截至3月30日,5000亿额度中,地方法人银行累计发放优惠利率贷款包含贴现2768亿元,支持的企业户数(含农户)是35.14万户。具体来说,这里面涉农贷款是552亿元,加权平均利率4.38%,普惠小微贷款1556亿元,加权平均利率4.41%,办理贴现661亿元,加权平均利率3.0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