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的薛姑娘:家族興衰,諸多利益,各種算計,難以抗住

《紅樓夢》開始交待背景時,薛家就是四大家族之一。"豐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鐵。"形象地說明了薛家的豪富!

但是比起寧國榮國二公賈家、保齡侯史家、都太尉統制縣伯王家、紫薇舍人薛家的所謂地位從一開始就比其他三家低很多。

《紅樓夢》的薛姑娘:家族興衰,諸多利益,各種算計,難以抗住

《紅樓夢》真正的故事開始,比那些公侯相差了幾代人的時間。這時的賈、史、王三家還承襲著爵位,享受著祖上的榮光!

而這時的薛家,是四大家族中最早開始衰敗的。這時的薛家已無官無爵,就只剩個皇商的身份。這時的薛家已無力再同豪門公府聯姻了。

舊時的婚姻從來就是家族間利益的交換和平衡。豪門貴族結親首選門第相當的家族,次選能科考讀書的清貴之家。大富的薛家,甚至不會被考慮。

薛寶釵是這個家族的長女,她小小年紀就要開始抗起家族的責任。也許她也有怨;也許她也有不甘,但她必須馬上長大,不能再做一個讀雜書,隨性子的小女孩。人前人後她都必須是舉止得體,言行端莊的薛姑娘;她必須周全人際關係,學習理家、針黹女紅。

薛寶釵累呀!這個家族指望薛蟠是指望不上了。若想靠薛蟠科舉而仕來振興薛家,一則他沒那個聰明勁兒;二則他吃不起這十年寒窗苦;三則讀書興家的週期太長,極速衰敗的薛家等不及那樣的時間週期了。

薛家第一個方法是送薛寶釵待選。薛寶釵願意待選嗎?我不信飽讀詩書的薛寶釵會願意。什麼白頭宮女在,閒話說玄宗;什麼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這些帶著血淚的文字寶釵一定讀過。她一定知道這條路會有多難!

《紅樓夢》的薛姑娘:家族興衰,諸多利益,各種算計,難以抗住

何況薛寶釵的待選同賈元春還不一樣。賈元春入宮就是做女史的。可寶釵選的是公主、郡主的伴讀,什麼才人、贊繕聽起來挺高貴,細想不過是高級書僮,就像趙國基跟賈環上學一樣。

在帝王眼中,薛家也就配做個伴讀。這伴讀若做好了,讓嬪妃們滿意,又在宮裡學了規矩、禮儀的寶釵,最多被指給某個皇室男子做側室,她的家世沒有成為正妻的可能。接近皇帝更不可能,那不合規矩,在後宮不規矩會牽連全族的。

帶著入皇室圈的可能,薛家送寶釵待選時目標明確,直接進了榮國府。薛家在京都可以住自家房舍,也可住薛姨媽的孃家王家,但是薛家偏不合常理地選擇了榮國府。

只因榮國府岀了賈元春,寶釵也只有在榮國府才能學習到真正應對皇室的規矩、禮儀;才能親自體會豪門貴族的衣、食、住、行;才有交往應對貴婦和小姐們的機會;才有藉助元春人脈的機會,而這才是重點。

大概是薛家的惡名在外;大概是皇商的門第太低;大概是榮國府的面子也有限,用不上力,最終,美麗端莊又有才華的薛寶釵落選。

《紅樓夢》的薛姑娘:家族興衰,諸多利益,各種算計,難以抗住

落選後,薛姨媽馬上實施第二套方案:那就是大名鼎鼎的宣傳成功案例"金玉良緣"。現代的職業媒體人都無法複製這樣的成功。

寶玉的玉上是:莫失莫忘,仙壽恆昌;寶釵的金鎖上是:不離不棄,芳齡永繼。

薛家在榮國府借居,可寶釵確要掛著個金鎖每日與賈府眾人相處。所謂"金玉良緣"傳岀去,替寶釵想想都覺得有失一個姑娘的體面,可未婚女子的清譽。可薛家不管寶釵抗不抗得住!

我不覺得寶釵有多喜歡寶玉,也不覺得寶黛釵是情敵關係。痴情於寶玉的,只黛玉一人。寶釵喜歡的是男子文采武功,讀書上進,能封妻廕子給她帶來榮耀!而顯然,賈寶玉不是這樣的人。

傅秋芳也好,薛寶釵也罷,都是要為家族犧牲的無奈女子。她們的婚姻必攀高枝,不然就是成老姑娘也不能嫁。

賈母一直想把寶釵嫁入高門,別礙著寶黛的事兒。因此她帶寶釵見客,寶釵會的每個貴婦都是一場相親。可惜,就是無人求娶!

薛家衰敗得太快了!早就不是打人馮淵後可以揚長而去的薛家了。急等錢用的薛家選擇同皇商夏家結親,這門親事結得快,夏家也給了大筆的陪嫁,這讓夏金桂有了罵薛家人的底氣:我家金的銀的陪了,不是上你家受氣來的!

《紅樓夢》的薛姑娘:家族興衰,諸多利益,各種算計,難以抗住

可惜夏家不是豪門,薛家留在貴族圈的資本越來越少。賈寶玉是他家唯一能攀上的豪門公子。王夫人同薛姨媽是姐妹,為了成就金玉良緣,薛家可以等。

薛家可以不要尊嚴地等!被要求從梨香院般岀後不走,梨香院後來住進了小戲子,這對薛家根本就是在暗示他們該走了。可薛姨媽沉得住氣,不走!

王夫人曾命李紈、探春、寶釵三人一同管理過大觀園。王夫人在推動金玉良緣的計劃;探春是真的在努力維持這個腐朽的大家族;李紈明顯是揣著明白當糊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寶釵利用人際關係,收買人心。

有了利的衝突,什麼親戚姑嫂姐妹,矛盾馬上岀現。寶釵力不從心,探春傷心失望,李紈裝傻還不忘拱火。三人組很快離心離德,無法維持。

抄撿大觀園,唯一沒進蘅蕪苑。這時的薛寶釵面子抗不住了,她般岀了大觀園,遠離了賈府的是非。可薛姨媽沉得住氣,不走。

夏金桂過門後,大發潑婦的性子。賈府的刁奴是不會放棄這個談資的。一定會傳得有聲有色。可薛姨媽沉得住氣,不走。

我不知道在人前一向端莊教人禮數的寶釵如何面對自家的分爭!她哥哥讓她丟人現眼,可她哥哥房裡的事,她一個姑娘家,還真管不得!一家子亂事,寶釵抗不住!

《紅樓夢》的薛姑娘:家族興衰,諸多利益,各種算計,難以抗住


我想如果有可能,寶釵一定會選擇在自家做一朵高貴的牡丹花。而不是借居在榮國府,成為僕婦們議論的對象和笑柄。

在榮國府生活的薛寶釵怎比生活在自家呀?在自己家她也是個話潑好動的姑娘,跟著兄弟姐妹們無書不讀,無話不說;在自己家的寶釵可以由著性子地穿戴、打扮自己,那時的她也是著富貴閒妝的。

而進了榮國府的薛寶釵要討好的人太多了!賈府諸人各安心眼兒,寶釵跟本應對不過來。

賈母是個寶釵無法討好之人。對於女孩子賈母本著善良之心都是愛護的。但是她不允許任何人阻礙寶黛的婚事。

賈母對寶釵從來只是臉面之情。寶釵按賈母的口味點吃的;按賈母的喜好點戲;在榮國府辦螃蟹宴等等的一切,在賈母的眼裡都太小兒科了。這一切都只是個小女孩使的小心機,在賈母眼中只會不屑。

賈母可是個人精!她明著給寶釵辦生日,暗中卻讓所有人都知道了寶釵十五歲了,該議婚了;端陽清虛觀打醮,賈母又同張道士演了一岀戲,說有和尚說了寶玉命裡不該早娶……寶黛都還小,可以拖幾年,而寶釵呢?這一切她一個小姑娘難以應對。

賈政不喜歡薛家。賈政對寶釵的學問是欣賞的,這事連香菱都知道。但賈政不喜薛家,因為薛家同孫紹祖家一樣,根本不是詩禮大家,賈政不喜同這樣的人家攀親。

賈政喜歡的是清貴書香門第的女兒為兒媳。就像長媳李紈,是國子監祭酒的女兒。薛家的商人身份,薛蟠的惡名,都讓賈政不喜。而這一切也是薛寶釵的無奈,她抗不住!

寶釵只能去討好她姨娘王夫人了!王夫人與賈母完全不樣,她有些木訥,她除了賈寶玉和權力,什麼也不關心。

《紅樓夢》的薛姑娘:家族興衰,諸多利益,各種算計,難以抗住

王夫人不喜歡個性鮮明的女子,寶釵就只能藏拙;王夫人不喜明豔的女子,寶釵就不戴妝飾;王夫人不喜舉止奢侈的女子,寶釵的蘅蕪苑就如雪洞一般,飾物全無。

寶釵在榮國府時時事事都要看王夫人的臉色。她是王夫人的外甥女,可王夫人對她也不是真心疼愛。就像王夫人對親侄女王熙鳳,也能說甩鍋就甩鍋,說翻臉就翻臉。

若寶釵與寶玉結親,王熙鳳必然成了王夫人的棄子。為此,王熙鳳必然會抱緊賈母的大腿不放;為此,王熙鳳必然會忌憚她這位薛表妹。

想想看,寶釵在榮國府活得有多累!每天戴著面具生活。金釧兒死了,她首先想到是安慰王夫人;金釧兒死了,要用她的衣服妝裡,可憐的寶釵,她真的不忌諱嗎?

我不信這時的寶釵還看不出,她姨娘不疼她。一切就只為權力!可她為了家族必須挺著,必須受著。

寶釵小小年紀需要抗的擔子太重了,完全不是她能承擔的。為此,她沒有機會也沒有資格單純。家族的重擔在肩,她必然要有心計才能向上爬。

《紅樓夢》的薛姑娘:家族興衰,諸多利益,各種算計,難以抗住

金玉良緣的結合,同薛蟠娶夏金桂毫無區別,一切都是避免家族衰敗過快的整合。

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誰能給寶釵些支撐,誰又能真心的幫助她呢?

命運讓古時女子必得依靠男子,命運沒有給活得極為向上的寶釵一個華美的岀口。她有停機德,可他不是樂陽子。

寶釵以為成就了金玉良緣,可寶玉是念著木石前盟。寶釵只是個山中高士,而永遠不是他的妻子。那個撲蝶的可愛活潑的少女,只能留在寶釵的心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