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筆書法算書法嗎?

書畫家姚建文


硬筆書法當然是書法!

也只有一些寫不好硬筆字,卻練過幾天毛筆的人,會得出如下結論:“硬筆書法不是書法!”

試問,直正軟硬兼修的書法名家,有誰置疑過硬筆書法的書法屬性的?沒有吧?

若硬筆書法不是書法,出版硬筆書法字貼的,為什麼都是軟硬兼修的書法家?而不是那種善寫工整字的人?


不從書法的本質特徵:字的結構、筆畫上分析,而是從書寫工具上講,那就是形而上學,白馬非馬了!

再說硬筆書法的侷限與特點:

1.硬筆書法,表現力遠沒有軟筆書法豐富。

軟筆線條能八面出鋒,而硬筆相對來講,就是均勻的線條,能寫自然的頓、提、波腳、懸針、附鉤撇等,就不錯了。


2.硬筆書法又分為實用硬筆書法、硬筆書法藝術,這也是很多資料上對硬筆書法的分類。

大多人練字的初衷,就是想寫一手好字,追求硬筆實用性。

實用性,是硬筆書法相對軟筆書法,唯一的一個優勢了;其它特點,硬筆書法都沒得比了!

硬筆書法藝術,侷限性大,主要是因為追求毛筆效果,因為硬筆模仿毛筆效果再像,也達不到毛筆的效果。況且——如下原因三:

3.硬筆的尺幅有限,表現力有限。就註定硬筆書法的藝術價值、市場價值無法與軟筆書法相媲美!

甚至難登大雅之堂,你什麼時候見過大廳裡,掛著硬筆書法作品的?

這也是為什麼,國展中不會有硬筆書法!

這也是為什麼,我以為,練硬筆書法若無實用,不如直接練軟筆書法,不論是書法藝術追求,甚至是市場預期,都更會有前途!

硬筆書法當然是書法,但與軟筆書法相比,本質一樣,特點各異!


行書一點通


可以肯定的是,硬筆書法最初的出現和流行的確是以實用為主要目的的。有人把甲骨文稱為最早的硬筆書法,那個過於遙遠,我們暫且不提。從民國開始,鋼筆傳入我國後,因為其使用之便捷,在實用性方面迅速取代了毛筆書法。一些書法家開始嘗試用新的書寫工具來表現書法藝術,比如鄧散木和白蕉書法家就做了許多實質性的探索,並出版了相關字帖。


由此可以看出,在許多書法家的看來,硬筆書法是完全可以稱其為書法藝術的。當然,因為硬筆的表現力的確不能與毛筆相提並論,時至今日,還是在書法藝術領域處於邊緣化的地位,很難登上大雅之堂。

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在龐中華等書家的大力推動下,硬筆書法開始以令人難以想象的速度在全國普及開來,其風頭甚至一度蓋過了毛筆書法,一大批具備傳統書法功底的書法家開始順應時勢轉戰硬筆書壇,湧現出王正良、任平、趙彥良、劉惠浦等一大批硬筆書法名家。遺憾的是,就在硬筆書法發展風頭正盛時,硬筆書壇兩個最有影響力的組織開始為了爭奪合法地位內鬥不休。結果大家都知道,彙集了一大批實力書家,影響力巨大的“中國硬筆書法家協會”被迫取消。大概是為了安撫大家的情緒,隨即在書協成立了一個徒有虛名的“硬筆書法委員會”,硬筆書法的熱潮在電腦和手機的普及下悄然降溫了。



不管怎麼說,能夠被書協“收編”,至少還是證明硬筆書法的藝術地位得到了權威認可。至於硬筆書法到底能有多大發展,或者能否取得新的突破,這需要廣大硬筆書法愛好者和有實力的硬筆書法家共同努力才行。


驚龍軒


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前我們國家的書法就是毛筆書法,沒有其他的什麼書法,毛筆在我國已經存在幾千年了。


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大家都知道龐中華掀起了中國硬筆書法的大潮,由此硬筆書法這個名詞也產生了。

在隨後的日子裡,出現了許多的硬筆書家,著名的書家他們的硬筆字都是取法毛筆的,而不是自己胡亂編造的。


我們可以看到,除了工具的不同,寫出的字表現力不同之外,硬筆字和毛筆字的筆法,結構,想法,體例都是一樣的。硬筆書法就是模仿的毛筆書法的各方面。

當然了不是所有的硬筆字都能稱為硬筆書法,就像不是所有的毛筆字都能稱為書法,毛筆需要臨帖學習,硬筆也需要臨帖,並且可以臨毛筆字帖。

所以,只有符合書法法則的硬筆字才能稱為硬筆書法!

以上就是我的個人觀點,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歡迎留言評論,我是鐵匠的頭髮,謝謝關注和支持!


存希齋書法


硬筆書算不算書法藝術?這要從它的功用來說。

書法脫離不了文字,而文字的功用是記錄語言。與毛筆書一樣,最初的功用也是為了實用性,但當文字發展到一定階段後,對文字本身就有了一種審美的追求後,結果出現了“書法”。

工具的改變也會導致審美的變化。硬筆的出現,以其方便快捷的特點,迅速得到使用和普及,經過將近一個世紀的發展,人們也對硬筆書寫有了更高審美的追求,並於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達到高潮,出現了“硬筆書法”這一新的書法體系。

這是以書寫工具改變而新興的“書法”。那麼它能稱為“書法藝術”嗎?答案是肯定的。

從根本上講,只要是建立在以象形為基礎上的中國文字,無論使用什麼工具,在達到一定的法則高度下而出現了符合人們普遍審美要求的文字,都能稱為“書法藝術”。

硬筆書法的出現,體現了人們對更具實用性的工具與藝術結合的實踐探索。雖然它不如毛筆工具更能表現中國文字的變化、審美範圍及表現形式,但它卻有比毛筆更實用的特性。在硬筆佔主導的現代,能寫一手漂亮的硬筆字已是普遍中國人對一個人有好的直觀印象的首先肯定,這就是它藝術性的最好證明。

所以,只要中國文字不消失,能以表現在實質而不是虛擬的材料上的中國文字,都可稱為“書法藝術”。



臨池管窺


書法的意思是什麼?是書寫的方法。不論是軟筆還是硬筆,都有各自的書寫法則。按著書寫法則去寫字,書寫出來的字形態就會很美。不按法則去寫字,寫出來的字就不能夠給人美的觀感。

書法它不是書法作品。是書寫時的法規法則。我們只能說,某人的作品,他的書寫合乎法度。而不能夠說用毛筆寫字就是書法,硬筆寫字就不是書法。這是對書法的理解產生的邏輯混亂。寫硬筆字,按硬筆書寫的方法去寫,他的字寫出來就具備硬筆書法法度。



毛筆書法者不必有一種高人一等的優越感。寫字是練心。不管是硬是軟,都需要練習才能寫好。糾結於誰是誰非,對自己的技藝本身不會產生絲毫的促進作用。


子衿書法


硬筆書法算書法嗎?我認為硬筆書法當然算書法,它是書法的大觀園中的一枝奇葩。

書法從廣義上來說,範圍還是很廣的,殷商時期的甲骨文你說是不是書法,我們的篆刻是不是書法,漢代的瓦當藝術是不是書法等等,書法的這個大觀園中,有多種的藝術表現形式,當然佔據著不可撼動地位的還是毛筆書法,這是中國書法的主流,而硬筆書法是對傳統書法一種有益的補充。

硬筆書法可能除了在筆法、墨法上與毛筆書法相差比較多,但是在結字和章法上與毛筆書法都有相同的地方,硬筆書法的很多技法也是取法自毛筆書法。我們看那些硬筆書法高手的作品,也講究行筆當中的提按、輕重、緩急的變化,結體上也有陰陽、向背、正攲、開合等等,在章法上也講究筆勢的連貫,大小的變化,穿插、錯落等等。

所以,硬筆書法並不是抓起筆寫字那麼簡單。不能因為硬筆書法的線條單一就否認它的藝術價值。南宋初年有個叫吳說的人,喜歡寫一筆遊絲書,當時也很受人稱讚,甚至得到了宋高宗的賞識,非常喜歡他的遊絲書。遊絲書的書法線條就好像硬筆一樣,線條很細,也沒有太多的粗細變化,這也算是書法大觀園裡的一朵奇葩了。

很多人因為硬筆的實用性,經常容易把實用性的硬筆字和硬筆書法搞混。實用性上來說,只要你寫的整齊、易識就好了,沒有上述的那麼多的講究。

國展中沒有硬筆書法獲獎的蹤影,是因為硬筆書法有自己的全國大賽,它是單獨作為一類展出的。例如最著名的85年的那屆全國鋼筆書法大賽,吸引了百萬人參見,這種盛世毛筆書法是遠遠比不了的。而那幾年的鋼筆書法的熱潮,也一直影響到現在。至今,仍有大量喜歡硬筆書法的朋友們在堅持硬筆書法的學習和創作。

我自己也是因為工作的原因,很少練毛筆書法,在硬筆書法上花的功夫較多,當然最主要的原因是毛筆書法寫的實在不好,硬筆書法自我感覺還有的救。我學硬筆書法除了最開始的時候臨摹過硬筆書法字帖,那個時候記得還是學的龐中華的字。後來學了不長時間之後,就主要取法毛筆小楷字帖了。

所以,硬筆書法的學習,我是一直鼓勵以毛筆書法為師法對象,向傳統書法經典法帖求法。這樣寫出來的硬筆書法才有味道,才更有底蘊。

我是翰墨今香,專注分享傳統書法文化,感謝您的支持和關注。


翰墨今香


建立在深厚傳統書法基礎上的硬筆書法才算是書法藝術,如過沒有對傳統書法繼承的硬筆字,只能算是寫字。


為什麼這麼說,問題就在繼承上。

如果只是以己之意任筆成形的書寫,文化或藝術含量,無論是點畫或結構、章法都缺少廣博深厚的文化傳承,何以談書法藝術和書法文化。

我們知道,藝術是美的,也是一位書家的美學思想和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及情感的體現,毛筆書法如此,硬筆書法也應當如此。傳統文化是我國文明文化藝術的菁華,其內涵博大精深,歷史悠久,是國學文化菁華的沉澱和凝結。而任筆成形的書寫是缺少繼承的書寫,因此缺少文化和藝術審美的底蘊。



這樣說,就要求我們必須起步要高,紮實的通過臨摹學習繼承我國的書法傳統藝術。

“取法其上,僅得其中;取法其中,僅的其下;取法其下,僅得其下”。



翰墨書道


對於這個問題,我談談我個人的一些看法,不當之處請大家指出。

毫無疑問,硬筆書法肯定是書法,這已經是經過時間和實踐證明了的。

說起硬筆書法,我們首先應該來了解一下硬筆,有些硬筆書法家為了說明硬筆書法的“偉大”,把幾千年前的刻畫符號認為是硬筆書法,把刻這些符號的工具,例如石頭,骨頭,木頭等等認為是原始的硬筆,這雖然從理論上來說沒有問題,但是一些人認為這種看法是不妥的。



我們真正的硬筆是從現代書寫工具開始的,十八世紀英國人發明了鉛筆,十九世紀美國人沃特曼發明了鋼筆,所以從現代硬筆書法來說,這才是真正的硬筆書寫工具。

而對於硬筆書寫工具而言,可以說是一種舶來品。

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隨著西學東漸的熱潮興起,鋼筆大量進入中國市場,人們也開始改變了用毛筆書寫的傳統,開始用這種新型的書寫工具學習和工作。

魯迅先生曾說,“鋼筆必定會戰勝毛筆”,從今天來看,魯迅先生的預言是正確的。



詩人吳藕汀也寫過一首詩來讚揚鋼筆的便捷性和實用性:“西人寫出蟹行書,應用自如真不虛,中土而今成普及,一支常備袋中儲。”

1935年,著名學者陳公哲寫了一本字帖叫做《一筆行書鋼筆千字文》,這本書應該是第一本真正意義上的硬筆書法字帖,可以看出,那個時候陳公哲的鋼筆行書就很規範,流暢,這說明鋼筆已經得到廣泛的使用了。



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這本字帖應該比鄧散木白蕉的鋼筆字帖都要早一些。

但是遺憾的是,由於當時的條件所限,這本書並沒有普及開來。硬筆書法也並沒有因此而形成熱潮。

直到後來,龐中華1969年在深山老林裡寫了一本書叫做《談談學寫鋼筆字》,一本書的出版,可謂是一波三折,直到1980年才得到江豐和文懷沙老前輩的支持,由天津美術出版社出版,預訂的20萬冊在兩個月內銷售一空,後來又不得不增加80萬冊,直到現在,《談談學寫鋼筆字》這本書已經出版發行了將近一億冊了,這在印刷和銷售史上都是一次奇蹟和神話!



也就是從龐中華開始,中國硬筆書法的熱潮到來了,隨後,龐中華積極投入到硬筆書法的普及和教育工作中,組織硬筆書法比賽,開辦硬筆書法培訓學校,那個時候學習和參加硬筆書法比賽的人動輒上萬人甚至幾十萬人,幾百萬人,這種盛況在如今是看不到了,但在那個時候卻是常態。

龐中華不僅成為了家喻戶曉的硬筆書法家,而且還成為了硬筆書法第一人!

1984年,隨著龐中華第一次在中央電視臺錄製硬筆書法講座,全民學習硬筆書法已經蔚然成風了。

而硬筆書法也就是從龐中華出版第一本字帖開始的,江豐在序言中寫到:“我們相信硬筆書法也能夠出現書法家,就像在魏晉出現了二王,在唐代出現了歐顏柳趙一樣。”這樣一來,算是給硬筆書法正名了,硬筆書法從此誕生了。

時間到了1993年,在龐中華等人的不懈努力下,中國硬筆書法協會在北京成立,從此掀開了硬筆書法嶄新的篇章。

由啟功先生題名的《中國鋼筆書法》是硬筆書法愛好者的福音。啟功等老前輩也非常支持和關心硬筆書法事業的發展。


到了如今,學習硬筆書法的人應該遠遠超過了學習毛筆書法的人,因為硬筆書法具有實用便捷等特點,所以它的大行其道是必然的!

綜上所述,我覺得足以證明硬筆書法是書法!

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大家留言,感謝關注筆尖寫字課堂!


筆尖寫字課堂


硬筆書法當然,不算書法!
中國書法的概念可以很清楚地一言以蔽之:用毛筆蘸上硯臺裡的墨汁在宣紙上書寫漢字!

我這樣概括中國書法有沒有人舉手反對呢?

試想一下,如果硬筆書寫漢字也算書法,那至少一下子就把中國人心目中的文房四寶全部扔到臭水溝裡去了,因為只需要一隻碳素筆,一張A4打印紙即可寫出有可能流芳千古的書法作品,這聽上去有多麼荒唐可笑。

孩子們在學習寫字

有人一定會反問,古殷商時期的甲骨文是不是書法?我們的篆刻藝術是不是書法,漢代的瓦當藝術是不是書法?

甲骨文的刀筆書法只能說在毛筆書法出現之前,先祖們在進行著艱苦探索,並最終拋棄了刀筆。好比說愛迪生試驗了數百種材料,最終選定使用竹絲作為燈絲材料,難道說那廢掉的數百種材料也都是燈絲的材料嗎?

甲骨文

篆刻藝術可以算是中國書法的邊沿分支,但須知篆刻是嵌套在毛筆書法中的藝術品類,而且,篆刻藝術在書法中出現時就早已經用刻刀完成製作,只是用印泥來表現完成的。

瓦當藝術就更不值得討論,那只是書法藝術在建築領域的一點點應用而已。

漢代瓦當藝術

又有人會說,上世紀末的鋼筆書法不是聲勢浩大,風頭差一點蓋過毛筆書法了嗎?

沒錯,的確是這樣的。可是眾所周知,那是中國書法發展中出現的一段不尋常的年代,現在不是理順關係了嗎?如今書法大展,尤其是國展已經不見硬筆書法的影子了,就像甲骨文已經被歷史淘汰了,難道我們又要回到那個刀筆時代去嗎?

硬筆相較於毛筆有著無法克服、顯而易見的缺點,我們硬要用硬筆費老鼻子勁練出來毛筆書法的效果,這又是何苦呢?須知硬筆書法的初衷並不是為了創作書法作品,而只是為了實現“提高書寫速度及增強書寫美觀效果”這個單純目的而已。

如今,在硬筆書法這個圈子裡的確有幾個人練出來了毛筆書法常見的提按、使轉變化,甚至有人能寫出墨韻變化的味道來!這其中還有些人很可能使用特殊的硬筆才寫出毛筆效果。我們在驚歎別人天賦異稟的同時,要清醒地知道,這樣的書法毫無意義,而且普通人也練不出來。

喜愛書法的人們,請準備好文房四寶,進入真正的毛筆傳統書法學習行列中去吧,最後在說句話:毛筆字好的人,硬筆書法肯定好!隨文附上我的近期書法作品兩幅,請大家品評指教,永書我先行謝過!


永書101


硬筆作品當然可以稱之為書法作品。

只就書法而論的話,按照一般理解分類,書法分成了若干系統分支。比如毛筆書法,比如硬筆書法,這是兩大支脈,也稱之為兩個系統。尤其是目今當下,毛筆已如耄耋老朽,行事衰微,蹣跚蹀躞、垂垂老矣,而硬筆卻如剛剛升起的太陽,晨霧朝露,光芒萬丈,絕對陽光的事業,才剛剛升騰,還有一大段上升空間和炫目前程。

書法這個稱謂是後人對前人的總結、提升,是一種文化的肯定和堅守,值得人們花大力氣、用大智慧、使大氣魄、費大思量,已然成了中華民族的瑰寶之一。

但不得不說,書法家這個提法兒、叫法兒,若在古時,任誰也不願意自己被無端稱之為書法家的,更不願籍此成為被恥笑蹂躪的對象——意即沒有像樣兒的學術本領和文學才能,只是姑妄寫了一手好字而已,就像一個人,枉自生了一副好麵皮,其實不學無術、腹內草莽,這個掛羊頭賣狗肉的招子也就會引發人們的鄙夷和棄擲。

但現在已然天翻地覆,要是鬧不上個書法家的名號,跳樓尋死的心都有,就是因為書法已然和修養本身、文學本身越發背道而馳,相去甚遠,直至成了一個招搖過市的幌子,可以人前炫耀自家的幾斤幾兩,幾把刷子,也就難免有人愈加興奮異常,捉出妖來,把個好端端的文字寫得支離破碎、七扭八歪,然後美其名曰藝術,冠上堂而皇之的欺世盜名桂冠,就可以名正言順、明火執仗的掙錢,甚至直接從人家身上掏錢了。

個人反對一切沽名釣譽的所謂書法創作,但會一直堅持文質相符的正確思路,文思齊進,並行不悖,沿循幾千年國之瑰寶的體潤滋養,寫好每一個大寫的中國字。

但也僅此而已,並無奢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