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前一群伊朗人遷居中國,更改姓氏低調生活,如今已有170萬人

相信大家對《百家姓》都不陌生,作為中國傳統啟蒙讀物之一,“趙錢孫李,周吳鄭王”等句子家喻戶曉,無論是男女老少都能說出個一兩句來。《百家姓》成書於北宋年間,至今已有千年歷史,該書共收集了568個姓氏,都是按韻編排,讀起來朗朗上口,十分好記,是研究中國姓氏的瑰寶。中國姓氏文化源遠流長,在傳說中的三皇五帝時期,各部族為便於區分,氏和姓便先後出現在華夏大地,直至演變成現今模樣。

千年前一群伊朗人遷居中國,更改姓氏低調生活,如今已有170萬人

姓氏文化作為文明時代的產物,經過中華上下五千年歷史長河的洗禮,孕育出了幾百種不同的姓氏。我國姓氏文明最早誕生於母系氏族社會時期,當時的姓氏,大多是以“女”字旁為主,如姬姓、姒姓、姚姓等。過渡到父系氏族後,姓氏開始蓬勃發展,逐漸出現許多以封地為姓的姓氏,如周姓、唐姓、姜姓等。到了秦漢唐宋時期,華夏大地各民族不斷融合發展,許多被漢族同化的少數民族紛紛開始改姓漢姓,如劉姓、李姓、趙姓、蕭姓等。這些姓氏中許多人的祖先不乏是封建時期的匈奴人、突厥人和契丹人。還有一些姓氏,是整個外來民族遷往我國後改姓的,現今我國就有這樣一個姓氏,他們的祖先是兩千年前的伊朗人。

千年前一群伊朗人遷居中國,更改姓氏低調生活,如今已有170萬人

這個姓氏便是“安”,主要分佈在北方地區。據第六次人口普查顯示,安姓在籍戶口人數有170萬。安姓有多個起源,有起源於鮮卑族、滿族、回族等少數民族漢化改姓;有起源於朝鮮國李姓等,其中還有非常多安姓人起源於伊朗。說打這裡就會有人好奇了,一箇中國姓氏為何會起源於外國,這是怎麼回事呢?這個淵源就要從兩千年前伊朗人建立安息國說起,那個時候中國正處於最強盛的大漢王朝時期。

千年前一群伊朗人遷居中國,更改姓氏低調生活,如今已有170萬人

自漢武帝派使張騫出使西域,建立起絲綢之路後,中國和西域各國的聯繫逐漸密切起來。當時,由伊朗人建立起來的安息國正好位於絲綢之路上,併成為連接東西方貿易的一個重要中轉站。在貿易交流過程中,許多安息國人來到中國,並定居下來。現今中國甘肅一帶,就曾是兩千多年前安息人的聚集地。

千年前一群伊朗人遷居中國,更改姓氏低調生活,如今已有170萬人

東漢建和二年(公元148年),安息國王子嚮往佛學,將王位主動讓給了自己的叔叔,長途跋涉來到佛教思想氣息濃厚的中國定居。安息國王子來到中國的消息很快傳遍全國,一大批伊朗商人聽聞此消息,也紛紛緊跟著王子的腳步來到中國定居。為了融入當地漢族生活,這些來自西亞的安息人就用原國名為姓氏,改姓為“安”姓,其中安息國王子改名叫“安清”。

千年前一群伊朗人遷居中國,更改姓氏低調生活,如今已有170萬人

在兩千多年的歲月長河裡,這些安息人的後裔子孫在中國結婚生子,繁衍生息。經過歷史變遷,安姓人四處遷徙,逐漸分佈在中國的大江南北。就這樣,安姓人一代一代繁衍壯大,人口規模逐漸擴大,直至現在170萬之多。現今的安姓人中,絕大部分都是當年隨王子安清來到中國定居的伊朗人後代,不過經過千年的通婚繁衍,他們在習俗外貌上同漢族已無任何差別。

千年前一群伊朗人遷居中國,更改姓氏低調生活,如今已有170萬人

華夏大地五千年的歷史,也是一部民族大融合之史。中華大地自古就有著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寬闊心胸,祖先們將我們的血脈密碼,人口變遷歷史藏於姓氏之中,經過幾千年來的沉澱,使中國姓氏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有著絢麗璀璨、無與倫比的魅力。

在此寶寶們怎麼看呢?歡迎評論點贊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