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哀——人間四月裡高貴的垂首

一月封鎖的江城,二月陰鷙的凜冬,三月武大的櫻花,四月清明的霪雨在等待中盼著一個最美時節的解凍。庚子年,清明節註定成為2020重要的時間節點,這一天全國人民應國務院積極響應,向新冠肺炎疫情中犧牲的戰疫英雄致哀,集體緬懷是人間四月裡最高貴的垂首。

致哀——人間四月裡高貴的垂首

3日國務院發佈公告,決定2020.4.4舉行全國哀悼性活動,全國和駐外使館下半旗致哀,全國停止公眾娛樂活動。上午5:54,國旗護衛隊跨過金水橋,在莊嚴的國歌聲中舉行降半旗儀式。上午十時,全國人民默哀三分鐘,汽車,火車,船艦鳴笛,防空警報鳴響,向抗疫一線犧牲的英雄致以最高規格的悼念儀式。以國家的名義向以身殉職的醫務人員,公安幹警,志願團隊等抗議主力深表哀思。為抵危情於失控,為挽生命於凋敝而將自己永遠留在這個庚子鼠年的時代弄潮兒以“國葬”之禮安於一線戰地。

船艦鳴笛,警報作響,舉國默哀,降半旗之禮的神聖儀式喚醒了共同的家國記憶,回溯過往中國,重大事件中,國家最高禮儀幾度重現,2008年的汶川,2010年的玉樹,80年代的唐山,地震後的家園變廢墟,狼藉瓦礫生觸目驚心,奔赴在搶險一線的英雄與時間賽跑和死神博弈,敢於拿生命換生命,血肉之軀構建生命通道。“擔當與責任”在一次次未知災難前顯示何為英雄本色。每年所響起的警報,12.13國家公祭日,勿忘國恥,珍愛和平。9.18事變,勿忘國恥,強我中華。每一次的警報嘶鳴都是對民族共同記憶的召喚,也是在這一刻警醒國人:傷疤帶血,我輩當凝心聚力。

4.4開啟了灰色模式,色彩淡化,警報長鳴,這不是悼念歷史而是祭奠昨天。歲末年初的新冠疫情還未完全消退,這個清明還不是一次取得勝利後的集體哀悼。2020的魔幻開局會成為時代中的一粒灰,會成為一段沉重的歷史,在它成為歷史之前,它是國人需要清醒認知的“昨天”,而更需要認識的是那些永遠留在昨天的同胞,像作為疫情“吹哨人”的李文亮醫生,告慰烈士英雄的方式不需要不知所以的義憤填膺,但願你心中有鬱悶的不平,也有時刻清醒的深入思考,有擺脫輿論鉗制的理性,有對蒙冤英雄聲張的獨立與主見。此次疫情暴露了一些媒體機構變通通靈活度不夠,缺乏預警機制的弊端警醒世人:保持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不容鬆懈,“維穩思維”貽誤時機,必須大力打壓。還有很多犧牲的醫務人員倒在了前線,無緣看到2020站起後的盛世光景,時代給了他們一個共同的墓誌銘—最美逆行者。這次疫情讓我們記住了更多鮮活的面孔,華中科技大學協和醫院周瓊教授,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張文宏,接受記者的採訪中,他以直白率性的特質獲封“新晉男神”,注意力稀缺零散的網絡空間,張文宏獲得一片叫好,在與頂流中的注意力資源角力中,社會精尖罕見逆風翻盤,這股熱度生命週期是否也會隨著疫情而退去,不得而知,但“關注度”一定不是深耕科研的行業精英所熱捧的。兩位抗疫主力“非典戰神”鍾南山出征入鄂,李蘭娟院士團隊深入戰疫中心,兩位為對抗此次疫情做卓絕貢獻的“中國國寶”是否會重新塑造國人對於“明星”的新定義?扭轉“名人無名”的尷尬局面,追什麼樣的明星對傳遞國家價值觀,塑造青年正確的觀念意識影響深遠。經此一疫,對內對外全方面展示了調度有方、決策有效、領導有力的中國力量,讓舉國一心、民族聚合的中國默契深紮在每一位國人心中。對比大洋彼岸,中國十天火神山醫院如期完工的中國速度; 全民待命在家,聽命上級決策的中國團結,“一省援助一國”的中國風度,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親吻中國國旗,“硬核”外交部鏗鏘有力的發言較量美國政客“汙名化”中國的言。……這場給世界出的考驗,中國亟待“出圈”!

勇者無畏,行者無疆。2020給世界按下了暫停鍵,不奢求時光倒流重啟2020開局模式,因為中國走的是一條朝前的路。真正的勇者無所畏懼,眼界與格局決定了沒有什麼能夠限制他腳下的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