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清明,一岁一相思

燕子来时新社

梨花落后清明

踏着春天的脚步

今天(4月4日 )

15:38:02

正式迎来

清明节气


清明 | 一年一清明,一岁一相思

清明的由来


《历书》中写到:“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


清明的演变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春祭大节,与清明春祭相对应的是重阳秋祭,春秋二祭,古已有之。


唐代以前我国北方上墓祭扫主要是在寒食节与寒衣节。


宋元时期,清明节上升到取代寒食节的地位,并融汇了寒食节的禁火、冷食等习俗内容。


明清大体承接前代旧制,清明节仍然坚持并发展着其在春季生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大节的地位。


民国时期,清明节这天,除了原有的扫墓、踏青等习俗,植树也被确定为常规项目,这实际上不过是对民间长期延续的植树风俗的一个官方认定。


清明有三候


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是种植庄稼的最好时节,于是就有了“清明前后,种瓜种豆”。在古人眼中,清明的标志性物候有三。


一候桐始华

此时桐树开始开花


二候田鼠化为鹌

喜阴的田鼠都躲回洞穴

喜爱阳气的鴽鸟开始出来活动

田鼠化为鴽

意指阴气潜藏而阳气渐盛


三候虹始见

雨后的天空

若云薄漏日,日穿雨影

就可以见到七色彩虹


清明习俗


清明节在历史发展中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全国各地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上或细节上的差异,各地节日活动虽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共同基本礼俗主题。


踏青

踏青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即为春日郊游,也称“踏春”。据《晋书》记载:每年春天,人们都要结伴到郊外游春赏景。踏青风俗至唐宋尤盛。据《旧唐书》记载:“大历二年二月壬午,幸昆明池踏青。”可见,踏青春游的习俗早已流行。


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清明节植树的习俗,据说发端于清明戴柳插柳的风俗。


放风筝

风筝又称“纸鸢”、 “鸢儿”,放风筝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扫墓祭祖

清明节本属“祭祖节”,人们祭祖是为了表达孝道、感恩追始。扫墓,原本是清明的前一天(或前三天)寒食的习俗,唐代以来逐渐合并于清明,才成了清明节的习俗,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


拔河

拔河早期叫“牵钩”、“钩强”,唐朝始叫“拔河”。据说它发明于春秋后期,开始盛行于军中,后来流传于民间。唐玄宗时曾在清明时举行大规模的拔河比赛,从那时起,拔河成为清明习俗的一部分。


荡秋千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载“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竟竖秋千,令宫嫔辈戏笑以为宴乐。帝呼为半仙之戏,都中士民因而呼之”,宋代宰相文彦博诗《寒食日过龙门》,诗中描写为 “桥边杨柳垂青线,林立秋千挂彩绳。”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斗鸡

古代清明盛行斗鸡游戏,斗鸡由清明开始,斗到夏至为止。中国最早的斗鸡记录,见于《左传》。到了唐代,斗鸡成风,不仅是民间斗鸡,连皇帝也参加斗鸡。


蚕花会

“蚕花会”是蚕乡一种特有的民俗文化,过去清明节期间,梧桐、乌镇、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项民俗活动。每年蚕花会人山人海,活动频繁,有迎蚕神、摇快船、闹台阁、拜香凳、打拳、龙灯、翘高竿、唱戏文等十多项活动。


清明食俗


时令点心

清明的节令点心有青白团子桃花粥。因清明与寒食相连,需祭祖、禁火,所以江南民俗在清明时食用青团、熟藕。这些食物用当季的时鲜野蔬和江南特产为原料制作而成。


时令食材

清明也是食材极为丰富的时节,富春江的鲥鱼进入一年中最肥美的时刻,蒿菜、芦笋、椿芽、荠菜等春菜也纷纷登场,成为当令时蔬。


一年一清明

一岁一相思

思念故去的亲人

缅怀英烈祭忠魂

抚今追昔思奋进


这一天,让我们

学会珍惜拥有的一切

多关心身边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