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清明,一歲一相思

燕子來時新社

梨花落後清明

踏著春天的腳步

今天(4月4日 )

15:38:02

正式迎來

清明節氣


清明 | 一年一清明,一歲一相思

清明的由來


《曆書》中寫到:“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等,節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清明節源自上古時代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


清明的演變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的春祭大節,與清明春祭相對應的是重陽秋祭,春秋二祭,古已有之。


唐代以前我國北方上墓祭掃主要是在寒食節與寒衣節。


宋元時期,清明節上升到取代寒食節的地位,並融匯了寒食節的禁火、冷食等習俗內容。


明清大體承接前代舊制,清明節仍然堅持並發展著其在春季生活中一個必不可少的大節的地位。


民國時期,清明節這天,除了原有的掃墓、踏青等習俗,植樹也被確定為常規項目,這實際上不過是對民間長期延續的植樹風俗的一個官方認定。


清明有三候


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清明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是種植莊稼的最好時節,於是就有了“清明前後,種瓜種豆”。在古人眼中,清明的標誌性物候有三。


一候桐始華

此時桐樹開始開花


二候田鼠化為鵪

喜陰的田鼠都躲回洞穴

喜愛陽氣的鴽鳥開始出來活動

田鼠化為鴽

意指陰氣潛藏而陽氣漸盛


三候虹始見

雨後的天空

若雲薄漏日,日穿雨影

就可以見到七色彩虹


清明習俗


清明節在歷史發展中承載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全國各地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上或細節上的差異,各地節日活動雖不盡相同,但掃墓祭祖、踏青郊遊是共同基本禮俗主題。


踏青

踏青古時叫探春、尋春等,即為春日郊遊,也稱“踏春”。據《晉書》記載:每年春天,人們都要結伴到郊外遊春賞景。踏青風俗至唐宋尤盛。據《舊唐書》記載:“大曆二年二月壬午,幸昆明池踏青。”可見,踏青春遊的習俗早已流行。


清明時節,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


植樹

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清明節植樹的習俗,據說發端於清明戴柳插柳的風俗。


放風箏

風箏又稱“紙鳶”、 “鳶兒”,放風箏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裡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像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掃墓祭祖

清明節本屬“祭祖節”,人們祭祖是為了表達孝道、感恩追始。掃墓,原本是清明的前一天(或前三天)寒食的習俗,唐代以來逐漸合併於清明,才成了清明節的習俗,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


拔河

拔河早期叫“牽鉤”、“鉤強”,唐朝始叫“拔河”。據說它發明於春秋後期,開始盛行於軍中,後來流傳於民間。唐玄宗時曾在清明時舉行大規模的拔河比賽,從那時起,拔河成為清明習俗的一部分。


盪鞦韆

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載“天寶宮中至寒食節竟豎鞦韆,令宮嬪輩戲笑以為宴樂。帝呼為半仙之戲,都中士民因而呼之”,宋代宰相文彥博詩《寒食日過龍門》,詩中描寫為 “橋邊楊柳垂青線,林立秋千掛彩繩。”鞦韆,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盪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鬥雞

古代清明盛行鬥雞遊戲,鬥雞由清明開始,鬥到夏至為止。中國最早的鬥雞記錄,見於《左傳》。到了唐代,鬥雞成風,不僅是民間鬥雞,連皇帝也參加鬥雞。


蠶花會

“蠶花會”是蠶鄉一種特有的民俗文化,過去清明節期間,梧桐、烏鎮、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項民俗活動。每年蠶花會人山人海,活動頻繁,有迎蠶神、搖快船、鬧臺閣、拜香凳、打拳、龍燈、翹高竿、唱戲文等十多項活動。


清明食俗


時令點心

清明的節令點心有青白團子桃花粥。因清明與寒食相連,需祭祖、禁火,所以江南民俗在清明時食用青團、熟藕。這些食物用當季的時鮮野蔬和江南特產為原料製作而成。


時令食材

清明也是食材極為豐富的時節,富春江的鰣魚進入一年中最肥美的時刻,蒿菜、蘆筍、椿芽、薺菜等春菜也紛紛登場,成為當令時蔬。


一年一清明

一歲一相思

思念故去的親人

緬懷英烈祭忠魂

撫今追昔思奮進


這一天,讓我們

學會珍惜擁有的一切

多關心身邊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