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想睡一會”,孩子卻再也沒有醒來,父母別對孩子太狠

對於現在的年輕一族來說,月月光月月還債的生活似乎已經是個常態,在有了孩子之後更是,除了每個月的車貸和房貸,還要考慮撫養孩子的支出問題。而現在的孩子,也隨著生活條件的變好,身上被投入的精力和財力也就更多。

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也為了讓孩子避免長時間沒人陪獨處的現象,在自己工作忙碌之餘也給孩子報了一個又一個興趣班,這樣一來,就讓承擔了厚望的孩子,在小小年紀就已經壓力比山還大。

“媽媽我想睡一會”,孩子卻再也沒有醒來,父母別對孩子太狠

“媽媽我想睡一會”,一睡卻再也沒醒來。網友:對自己狠對孩子更狠!

之前聽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寶媽由於對自己的要求很高,對寶寶的要求也很高,不過七歲的孩子,就要求他每次考試都必須是年級前三名。為此,她不惜投入大量資金用各種補習班來填補空餘的時間,可以說,一天二十四小時,她兒子有十六個小時是在接收知識,從課內到課外,絲毫沒有給孩子留有喘氣的機會。

“媽媽我想睡一會”,孩子卻再也沒有醒來,父母別對孩子太狠

孩子不過七歲的年紀,是孩子最需要睡眠的時候,這時候也可能是人一生中最少熬夜的時候,可對於這位孩子來說,熬夜卻是家常便飯。只不過,別人家的熬夜是在和手機和遊戲度過,他的熬夜是在和做不完的作業奮鬥。

雖然說媽媽也在身邊陪著他一起做作業,但是長久以往,對於孩子的傷害也是極大的。就成年人來說,哪怕每天忙於工作,一週也能休息一兩天,而他卻是一週一次休息的機會都沒有。

“媽媽我想睡一會”,孩子卻再也沒有醒來,父母別對孩子太狠

這不,在一天夜裡快一點的時候,這位寶媽依舊在陪著孩子做作業,寶媽看起來精神狀態沒什麼問題,而不過七歲的寶寶卻蒼老地不像個孩子。當孩子堅持不住說了一句“媽媽,我好累啊,我想睡一會,就睡五分鐘好不好”,說罷,人就已經趴了下去。

這時,寶媽還沒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只當孩子是累了,沒想到五分鐘過後,卻怎麼叫都叫不醒孩子。直到這個時候,這位寶媽才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立馬把孩子送去了醫院,卻沒想到,孩子還是沒能熬過去,在七歲的時候,就離開了。孩子的離開,也徹底毀了一個家庭,打壓了這位嚴格的寶媽。

“媽媽我想睡一會”,孩子卻再也沒有醒來,父母別對孩子太狠

孩子也只是人,需要休息和調整,也會有犯錯失敗的時候!

1:媽媽們最愛說的幾句話

“我這是為了你好,是在為你著想”,“我是你媽媽,我怎麼可能害你呢”,“你是媽媽的的全部希望,只有你出息了我才能放心”。

相信以上幾句話,每個人在自己小時候都是聽到過自己媽媽這麼說過的。媽媽們對孩子的期望,大家也能夠了解,但是用這份期望來壓迫著孩子逼著孩子去做自己不願意或者不喜歡的事情,那就是過分的愛了。讓一個孩子去違背自己的生理發展來做沒有效率的事,給孩子佈置超出自己能力範圍內的任務,就真的是在為孩子好嗎?

“媽媽我想睡一會”,孩子卻再也沒有醒來,父母別對孩子太狠

其實不是,這些都不過是在滿足自己的私心,覺得自己沒做到的事要讓孩子去替自己完成。寶寶的到來,應該是讓父母更有前進的動力,而不是轉移自己未完成心願的替代品。家長應該放寬對孩子的期待,在孩子處在童年階段時,要讓孩子覺得自己像個小孩子,可以去和世界更多的美好打交道。

2:要學會尊重孩子,理解孩子

試著想想,當自己還是個小不點的時候,父母如果一味地用學習來壓著你去學習,你是否也會有喘不過氣的孩子?孩子再怎麼說,也不過是有著相同特徵的人而已,他們不是超人,沒有辦法在自己都才剛來到人世的時候就能夠替你承擔不屬於他們的壓力。

“媽媽我想睡一會”,孩子卻再也沒有醒來,父母別對孩子太狠

所以家長在教育孩子時,對於孩子的期待一定要合理,也要儘可能地尊重孩子的想法,去引導孩子找到自己真正感興趣的事物。

孩子從來不是父母的附帶品,他們不該為了父母的期待而活,他們是活生生的人,有自己的思想也有自己想做的事,很多時候家長覺得好的合適的,對他們來說也不過是提不起勁的存在。所以在大多時候,父母儘管有期待,也別表現的太明顯,要讓孩子為自己而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