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地理大發現究竟是怎樣改變當時世界格局的?

西方地理大發現又被人們成為大航海時代由歐洲人開闢橫渡大西洋到達美洲、繞道非洲南端到達印度的新航線以及第一次環球航行的成功。大航海時代是人類文明進程中最重要的歷史之一。有人說過:西方地理大發現就是西班牙和葡萄牙把地球分成了兩半,東半球屬於葡萄牙,西半球屬於西班牙。公元1500年前後的地理大發現,拉開了不同國家相互對話和相互競爭的歷史大幕,由此,大國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座標。


西方地理大發現究竟是怎樣改變當時世界格局的?

公元13世紀,一位叫做馬可波羅的西方商人不遠萬里來到了當時的中國(元帝國),東方的燦爛歷史文化和富庶土地深深震撼了這位西方商人。於是,他寫了一本書《馬可波羅遊記》,這本書很快就在西方流行開來,激發了當時西方人對於黃金的渴望。哥倫布說過:“黃金是一個奇妙的東西。誰有了它,誰就成為他想要的一切東西的主人。有了金,甚至可以使靈魂進入天堂。”在15世紀以前,絲綢之路一直是西方與東方的傳統商路。但是到了我16世紀隨著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崛起,通往東方的傳統商路被切斷,西方人迫切需要一種新航路來與東方進行貿易。如果說地理大發現之前人類文明主要在陸地上的話,那麼在大航海時代,誰擁有了海洋,誰就佔據了全球的戰略制高點。


西方地理大發現究竟是怎樣改變當時世界格局的?

公元1500年前後是人類歷史的一個重要分水嶺,從那個時候開始,人類的歷史才稱得上是真正意義上的世界史。在此之前,人類生活在相互隔絕而又各自獨立的幾塊陸地上,沒有哪一塊大陸上的人能確切地知道,地球究竟是方的還是圓的,而幾乎每一塊陸地上的人都認為自己生活在世界的中心。陸地在這裡結束,海洋從這裡開始。不可思議的是,開啟人類這一歷史大幕的,並不是當時歐洲的經濟和文化中心,而是偏居在歐洲大陸西南角上兩個面積不大的國家——葡萄牙和西班牙。五百年前,他們相繼成為稱雄全球的霸主,勢力範圍遍及歐洲、亞洲、非洲和美洲。伊利比亞半島是絲綢之路的終點站,但這裡也是新航路的起點。在此之後的幾百年裡,來自歐洲的航海家們以自己的智慧與勇氣,用新航線連接起一個完整的“世界”。正是他們,用激情劃破了海面幽藍的平靜,滿載著貿易貨物和火炮利器,在追求財富的雄心鼓盪下,啟動了大國的旅程。


西方地理大發現究竟是怎樣改變當時世界格局的?

伴隨著大航海時代而來的是原始的資本積累和掠奪,大自然慷慨地賜予了非洲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豐富的資源,但那裡的人們卻過著貧困的生活。早期大國對殖民地的剝奪是驚人的。雖然,大國也給殖民地帶去了一些現代文明,但當地人卻付出了極高的代價,他們不僅失去了自己的經濟資源,也失去了國家的政治尊嚴,那就是民族的獨立和平等。再給自己國家資本主義帶來原始資本資金同時,卻給被掠奪國家人民帶來了極為深重的災難。從此,一座座工廠在歐美國家拔地而起,伴隨著機器的轟鳴聲,人類迎來了工業時代的曙光,西方國家依靠堅船利炮,征服了世界許多角落,從此,世界文明中心也不可避免的有東方轉移到了西方了。


西方地理大發現究竟是怎樣改變當時世界格局的?

我們也不可否認,新航路開闢以後世界連成一體,有利於經濟和文化交流,促使一些地區如美洲在吸收外來文化基礎上形成獨具一格的文化圈,促進世界文明的匯合。也正是這個時代,使歐洲奠定了在19、20世紀稱霸世界的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