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到底什麼意思?可不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明朝著名思想家王陽明提出的:“知行合一”

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一起來解讀吧。

從王陽明的 內容來看,它的本意應該是指的“良知和言行本是一體”。

知不是知識,而是真心:

這個“”不是一般的知識,一般的知識是指我們對事物的認知。但儒家思想中的知並不是這個意思。儒家思想中所說的知,是指心的本體。它是超越能知(意識)和所知(概念)的。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到底什麼意思?可不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孟子說這個“心”是每個人都具有的,都是本善的。意識一動,就生出或善或惡的念頭來了。所以儒家說的“心”不是意識,更不是意識產生的念頭,而是產生意識的本體,也就是佛教所說的“真心”、本性。

王陽明對此也有過明確地論述:“聖人之心如明鏡,只是一個明,則隨感而應,無物不照。”就是說,聖人所證的真心就如同明鏡,可以照出任何事物的樣子,隨順因緣而相應就是自在本來的樣子。

在佛教中更是直接把這個心的作用比喻為“大圓鏡智”。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維新派代表譚嗣同認為:

譚嗣同 《仁學》二六:“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藏識轉為大圓鏡智矣。”

他直接指出,孔子的從心所欲不逾矩就是佛教中轉識成智的結果。明代思想家、文學家,泰州學派的宗師李贄也指出:

"蓋人人各具有是大圓鏡智,所謂我之明德是也。"《與馬歷山書》

他提出的大圓鏡智就是明德,也就是儒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指的真心、本性,知行合一的那個良知。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到底什麼意思?可不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知,指的是良知、真心,那如何獲得呢?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 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禮記 大學》

格物致知!這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話了,通過格物,就能夠證得這個良知,也就是本心。那怎麼是格物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

程朱理學是影響了歷史的重要理論。什麼是理學呢?就是把明“理”作為根本的學說。簡單來說就是,朱熹提出:

世界的本原是“理”,最早只有理,然後有氣,理和氣結合產生世界上的一切事物。

因此,朱熹提出:天下的萬事萬物都包含著究竟的“理”,一旦通理,就可以了知一切萬物萬事,也就是“格物窮理”。

王陽明早期也是通過朱熹所講的“格物致知”的理論去學習參究的,因此就有了著名的“

陽明格竹”的故事:

王陽明從小讀書立志就要做聖人,所以他按照朱聖人“格物致知”的理論去實踐。他對著竹子苦思冥想七日七夜,結果什麼也沒格出來,自己還生了一場大病。這個故事被稱為“亭前格竹”。


因為這件事,本來嚮往做聖賢的王陽明失望了,覺得自己不是這塊料。但從這件事開始,他的心中也產生了對程朱理學的懷疑。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到底什麼意思?可不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之後,在他三十四歲那年,因為觸怒了大太監劉瑾,他被貶到了貴州的場驛。這裡是貴州的大山裡面,條件非常艱苦。王陽明在這裡開始反思,他每天都在想如何是聖人處在自己的位置上會如何來做呢?就這樣一直苦思冥想,終於在一天夜裡,他在半夢半醒的時候想通了。

他說:“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意思是說做聖人的道理我自己心裡本來就具足的,之前是因為我在外面的事物中去找這個“理”,所以這是完全不對的啊。這個故事被稱為“龍場悟道”。

他說的這句話,簡直就是禪宗六祖慧能大師的翻版,慧能大師說的是“何其自性,本自具足。”所以,聖人所悟的都是一回事,都是那個真心本性,就是那個“”。

此後,王陽明將朱熹的理論整個推翻,指出:“天理即是人慾”,完全把朱熹理學思想所提出的"

存天理,滅人慾"觀點徹底扭轉。這又和佛教的“煩惱即菩提”的道理不謀而合。

他認為“理”不是在萬物之中,而是在人的真心之中,所以他的格物說就是:“心者身之主,意者心之發,知者意之體,物者意之用。”

白話來說,就是這個真心是身體的主,意識是由心產生的,知就是意識的本體,物是指意的作用。

所以,格物指的就是去除自己的念頭,致知就是恢復本來具足的真心,真心就是良知,這就是心學的核心觀點:致良知。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到底什麼意思?可不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通過正念的方式來達到“知”,這恰好印合了《大學》中所說的止於至善

《禮記*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這個方法在佛教中叫做“戒、定、慧”,也就是通過止息禪定消除妄念,從而證得清淨的本心,獲得究竟圓滿的智慧光明。

什麼是知行合一的行,如何行:

行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都按照良知的狀態自然而行。

王陽明指出:“知是心之本體,心自然會知。見父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弟,見孺子入井自然知惻隱,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其實,當能夠證得真心、良知時,一切本有的智慧生起,自然就可以知道如何行了。因為這時的行是自然而行,順應一切因緣而行,隨緣自在,自在隨緣。也就是孔子所說的:“

從心所欲不逾矩。”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到底什麼意思?可不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那麼在佛教中來說,致知可以說是明心見性。明心見性是修行解脫的第一步,見性就是悟道了,但是自身的習氣並沒有完全消除,所以還需要在生活之中去練習。

《大學》中說:“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 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

這就是致知後,就可以達到意誠,意誠了心就可以正,心正後身可以修,身修了家就齊,家齊後國就可以治,國治了則天下平。獲得良知後,修身,才是根本!無論是天子還是老百姓,都是如此。

怎麼實現合一呢?

王陽明的心學理論中的核心,就是"致良知",也就是在日常的言行之中體現良知,知行合一。 ”

知、行其實是心地功夫的兩面,互為表裡,是不可分的。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不能分離,也沒有先後。如果先有個所謂的“知”,那一定是知識,那就是妄念,而不是良知了。

王陽明提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他認為:“證到了良知,沒有不行的,自覺而行,也就是知。”和恰好又和六祖所說的:“見性之人,言下須見,若如此者,輪刀上陣,亦得見之。”

完全相應。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到底什麼意思?可不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也就是真正致知的人,真正見性的人,真正明明德的人,已經獲得了真正的智慧,心做回了主人,不再被意識(物)所左右。待人接物都是自然流露,一言一行都會自然地體現出來。

擁有智慧的人自然可以了知處事之道,在生活、工作之中去隨緣待物,自然按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的狀態去處理事物,妄念不起,自在安然,遊刃有餘地面對一切,這就是老子所說的“無為而無所不為”的境界了。

懶融禪師說得好:‘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無心恰恰用,當用恰恰無。’

因為一切的根本已經得到,隨緣應物,無為而治,得大自在。這就是知行合一的具體體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