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纠正孩子不好的习惯?

大脚板


一个好的习惯可以使人受益终生。作为家长,在辅导孩子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孩子藩藩存在一个很大的坏习惯,这就是,粗心。

粗心表现为很多方面,比如计算题错误率高,做数图形题错误率高,汉字写出很多的错字,单词拼写错误多等。粗心导致他做题目时,错误不断,考试中失掉了大量分数,成绩始终不理想。满分成了奢望,想也别用想,只有眼睁睁地看着人家孩子拿满分快乐大笑的份儿。

针对粗心问题,我没有仅仅停留在批评层面,而是静下心来帮助孩子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表面上看起来是粗心、我经过仔细分析发现,粗心的背后,原因多种多样。

有的是知识理解不到位,比如说计算,一年级时,孩子经常满十不进位。两数相加超过十,应该进一位,这一个知识点孩子没有理解到位,实际用起来当然就经常出错了。对这样的问题,我除了给他作补充讲解之外,每天给孩子进行计算强化训练,做一定数量的计算题。不要以为这个问题很好解决,我是整整花了三年的时间,才帮助孩子解决了计算出错的问题。类似的知识理解不准,导致计算出错的情况,在后来的学习中不断出现。直到了三年级的时候,藩儿才做到计算准确,难得失误。

粗心,还有可能是因为解题方法不对。低年级的数学,数图形类的题目经常考。一年级时,考有多少朵花 有多少只蝶:二年级时,考有多少个角;三年级时考有多少条线段,多少条射线。这类题目,对于家长来说,似乎很简单。但有一段时间,只要做到这类题目始终不能全对,总是会错一题两题。我分析发现,他数数的时候,喜欢用一根手指指着图形数,而且数得很快。数的时候,一个图形被跳了过去,没有数到,他都不知道。我就要求他,用笔指着数,不用手指指着数,因为笔尖细,指的时候,不易出现跳数的情况。同时要求他数的时候,放慢速度。如果图形比较多,我还要求他,对图形进行划分,数完一部分再数另外一部分。全部数完一遍后,用铅笔写下数字,然后再数一,看是不是还是这个数字。如果两遍数下来,结果一样,再将答案正式写上去。经过反反复复的练习,藩终于成功地解决了数图形问题。

家长对孩子的辅导,是对孩子校内学习的补充、巩固、强化。孩子学习的主要阵地还是

在课堂。我们要告诉孩子,课堂听讲千万要认真。

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需要耐心,更需要细心。在孩子学习的起步阶段,帮孩子一把,培养起孩子的好习惯,让他们起好步,孩子到了学习的高年级阶段,家长就省心许多啦。家长“苦”在孩子学业起步的阶段,将来就会收获许多的“甜”。小学阶段的孩子,尤其是一二年级段的孩子学习能力最弱,最需爱家长的引领与帮助。如果等到孩子长大了,发现孩子学习不行,一身坏习惯,再来想办法花力气帮他纠正,那就是真正的苦了,而且效果还不一定好。

您好,我是嗣为老师,探讨作文之道,分享育儿故事,品味美好生活,欢迎您关注我,期待与您的交流。


嗣为


孩子的坏习惯一旦养成,便很难再改掉。

家长们总是对孩子失去耐性,试图用“大喊大叫”的方式改掉孩子所有的坏习惯。但其实有无效果,不用多说。

生活中需要警惕孩子哪些坏习惯?孩子的坏习惯透露了什么问题?如何才能帮助孩子改掉一些坏习惯?

1过于黏人

生活中,有些孩子过于黏人,不仅对父母有依赖感,对玩具、特定物品或味觉嗅觉也会产生依赖,没有熟悉的玩具或味道,就会焦虑不安,要一直寻求让自己感到安全。如出门一定要带上毛茸茸的小熊,不管走哪里,都要拉着父母的衣角。

孩子有黏人的习惯有可能是因为其触觉功能异常导致。

触觉功能异常的孩子除了过于黏人,他们一般还怕生人、不喜欢拥挤,缺乏自信。对新的学习加以排斥、不喜欢他人触摸等。

父母不要因为孩子过于黏人,就进行责骂、惩罚或是把他推开。这么做只会让原本就脆弱的孩子感觉被忽视及害怕。在生活中,可通过一些触觉训练小游戏改善孩子黏人的习惯。

2吃饭挑食严重

令不少父母头疼的是,孩子经常挑食,如不喜欢吃胡萝卜、大蒜、绿叶蔬菜等。每次强制孩子吃不喜欢的食物,往往会导致孩子对食物更加抗拒,也让父母倍感无助。

孩子有挑食的坏习惯,有可能是因为触觉功能异常,导致挑食、偏食, 对没有尝试过的食物抗拒, 对喜欢吃的食物不知节制, 容易对某些食物过敏等。

要想改掉孩子挑食的坏习惯,父母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比如可以给孩子不喜欢吃的食物取个有趣的名字。

再者,平时经常吃精细的食物,会使孩子口腔缺乏足够的运动,对很多食物产生触觉防御,所以让孩子多做口腔训练,也有助于改善孩子挑食的坏习惯。

3爱趴着做作业

孩子在做作业时老喜欢趴着,不管家长苦口婆心叮嘱几遍,几分钟后又趴下了。

其实有这类坏习惯的孩子,家长们如果再仔细观察,会发现他除了喜欢趴着,也无法长时间的站立,必须靠着墙壁、桌子。坐姿非常不端正,东倒西歪,也经常用手臂支着头。

出现这类问题,有可能是孩子存在前庭觉和本体觉方面的感统失调问题。

改掉孩子常趴着做作业的坏习惯,除了可以让孩子多参加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外,还可以尝试去做一些专业的感觉统合方面的训练,能够有效改善孩子的感统失调问题。

4写字歪歪扭扭

有些家长难免感到困惑,孩子写字时坐姿和握笔姿势都很标准,但只要一下笔,写出来的字就会歪歪扭扭,不成样子。

孩子写字歪歪扭扭的坏习惯,也有可能是本体功能异常导致的。

本体觉是指大脑可充分掌握自己身体的能力,就像大脑中有一张身体地图。

而本体功能异常则代表孩子对身体掌握能力较弱,父母可根据其年龄与能力特点自行设计抓、握、捏、扔等小游戏,如摆积木,投球,捏橡皮泥,也可让其练习用筷子,串珠子、系鞋带等,来有效改善孩子的本体功能异常问题。

5把父母说的话当成“耳边风”

孩子经常被家长贴上“不专心”、“不听话”的标签。因为孩子在听父母说话时,常常是该听的话没听到,而周围一些不相干的声响他却十分敏感。

即使父母想尽办法让他专心听讲,但是没过多久他又忘得一干二净。

出现这种情况,有可能是因为孩子的听觉注意力问题。

听觉注意力出现问题的孩子,在听觉注意广度、听觉分辨力、听觉反应方面都存在一定的薄弱,所以在学习中,出现经常“走神儿”、“发愣”、对老师布置的作业,常常听漏听错等表现。

家长可以尝试与孩子进行一些小训练,比如:家长念一组词语,请孩子认真听,当听到电器时就马上举起右手,当听到学习用品时就马上举起左手。也可念一组数字,让孩子在听完之后凭记忆写下听到的数字,以类似这些方式来锻炼他的听觉注意力。

6不思整理

孩子在暑假的时候经常弄乱东西,且从不主动整理。

出现这种问题,有可能是孩子的前庭功能出现异常。

前庭功能异常的孩子除了不喜欢整理,他们还常常无法组织复杂动作,和环境间交流不和谐,常常碰撞身边的东西,顾此失彼,乱放东西等。

父母可尝试训练孩子原地旋转、走平衡木、蹦床跳跃等,有一定几率可改善孩子前庭功能异常问题。

7注意力不集中

注意力不集中、好动不安;动作不协调、反应慢;听讲记不住、记忆力弱;不爱学习、学习效率低;粗心大意、丢笔少划;写作业慢、磨蹭拖拉;数学理解慢、不爱动脑筋及写作;认字难、阅读难;语言表达能力弱、口齿不清;胆小、缺乏自信。

对策

引导孩子自主规划时间

让孩子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完成任务的时间表,规划时间的时候要有完成任务的时间,也要有玩的时间。

这一做法的好处是:引导孩子思考有多少事情需要做,什么时候该学习,以及每完成一个任务需要花多长时间,这反过来有助于提高孩子在完成具体任务时的专注力。

尽量减少对孩子的唠叨

相对于唠叨和训斥来讲,鼓励是让孩子集中注意力更好、更高效的办法。

比如检查完孩子的作业后,妈妈把孩子叫到一边:“宝贝,你的作业妈妈刚才检查过了,我觉得准确率不是很高,你要不要自己再检查一遍?”孩子听了妈妈的话,会自己再检查了一遍,等到他检查到自己粗心所犯的错误时,自己就会意识到。

这时,妈妈就可以引导他:“粗心大意可是不好,既然你知道哪些地方做错了,也已经改过来了,这就说明如果你注意力集中的话,就能少犯很多错误,对吗?”

附上注意力游戏

1手指爬梯

孩子两手放在胸前,先左手拇指与右手食指尖相连,然后左手食指右手拇指往上爬,两指尖在上面相连,接着又是左手拇指与右手食指尖相连;这样依次反复往上爬,爬到头顶再往下爬回。

孩子熟练后可增加难度,左手拇指与右手中指尖相连,左手拇指与右手小指尖相连等。

2对旗语

准备不同颜色旗子6面,每一面代表一个动作。如:红旗拍手,绿旗向前一步,蓝旗向上跳等。家长先介绍每种旗子代表的动作。然后任意举起一种颜色的旗,让孩子做出相应动作。

要求动作迅速,举起两秒后没做出动作或做错,都算失败。如此反复练习。

3倍数游戏

如果人少就选择小的数,人多就选择大的事,比如:3个人玩,选2的倍数,孩子报1,妈妈报2,爸爸报3,那么报2的那个人就敲一下桌子;不间断继续报数4、5、6、7、8、9、9;每逢到2的倍数,报数的那个人就敲桌子,如果中间有人错了,就从头开始重新来,可以慢慢增加难度。

4变魔术

两只空碗倒扣在地上,把一样玩具放在其中一个碗下,让孩子注意看妈妈移动交换的位置,最后猜猜哪只碗下面有东西。可以根据孩子能力确定移动碗的次数。

这个游戏可以锻炼孩子的视觉注意力、同时调动孩子的记忆力、策略,并锻炼手眼协调的能力。

5小手不见了

“小手小手拍一拍,小手小手攥一攥,小手小手爬一爬,小手小手不见了。”可以按词编动作,说第一句时拍手,说第二句时攥拳,说第三句时双手从胸前开始做爬山动作,一直到双手伸到最高处为止,说第四句时先拍两下手,再放到身后。

这个游戏可以让孩子在韵律中加强注意力,同时还能锻炼大肌肉的运动和身体的协调能力。



多特儿童专注力


我是一位五岁孩子的妈妈,专注于研究孩子的养育问题,在正面管教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

家长们可能都深有体会,坏习惯一旦养成,改过来就有点难度。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因此,家长在帮助孩子改正坏习惯的过程中,也不能操之过急,要悉心引导,一步步来,孩子的可塑性还是很强的,家长要有充分的信心和耐心。

我个人认为家长可以做好以下几步:

首先,家长要和孩子做一次深入的沟通。家长要以聊天的方式和孩子亲切交谈,预期要温和,而非责备和训斥。毕竟不好习惯的养成也不能全怪孩子一个人,家长也是有责任的。家长要告知孩子,坏习惯将会对孩子造成什么不好的影响,并明确告诉孩子,对应的好习惯应该是什么样的,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明确告知什么是好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家长要和孩子一起探讨如何改正。家长要和孩子一起想办法,并鼓励孩子自己开动脑筋,提出改正方案,并最终达成一致意见。有时候孩子的想象力绝对会超乎家长的预期。这样能最大化调动孩子改正不良习惯的内驱力,为后面的过程打下基础。

再次,家长要及时鼓励孩子。家长要看到孩子的每一点进步,即使只有一小步,家长也要及时给予孩子肯定。而家长的肯定是孩子继续努力的强大动力。

最后,家长要一直陪伴孩子前进。让孩子知道,在前进的道路上,虽然辛苦,但是他不是一个人,而是有爸爸妈妈一起陪着他,爸爸妈妈是他坚强的后盾。

以上是我的看法,如果大家有更好的见解,欢迎留下您的意见哦!

我是“亲子成长联盟”,关注我吧,我们陪您一起成长!


亲子联盟成长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方法上要适当:

(1)看是否涉及道德品质,应做到原则问题不放过,生活小节靠自律。

(2)一事一议,不要翻老账。

(3)要有耐心,不可操之过急。

(4)要以理服人,不要以事压人。

(5)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从而使他们重新树立起自信心,获得克服缺点的勇气和决心。


大话影池


一、客观深入进行孩子的心理分析 (1)孩子犯错误后,常带有消极心理定势,对家长常存有疑惧戒备心理,如果家长只是一个劲地打骂惩罚,可能导致孩子不但不能认识自己的错误,而且加剧父子间的对立情绪。这时候,家长首先要压住心头的火,冷静处理,对事情要做全面客观的调查,听取孩子的自诉,并允许他进行申辩。这样不仅利于家长全面掌握客观情况,同时也有利于孩子消除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三、集中解决一个问题当你确定要纠正孩子不良行为的目标之后,也许会觉得他的毛病可真多,恨不得全部解决完,但必须控制急躁情绪。集中精力在一定时间内解决一个问题,等这问题解决了,再转移到其他问题,这样的效果会好一些。四、全家一致,说到做到要想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取得成效,必须做到全家一致,说一不二,对孩子提出合理的要求要坚持到底。如果在纠正不良行为过程中,看见孩子哭闹撒娇就退缩,孩子就会很快掌握你的弱点。说话不算数的父母在孩子心目中是没有威信的,孩子也不会重视你的要求,他们只知道又哭又闹地抵抗一阵子,父母就会让步。所以父母一旦采取合理的措施就不能半途而废,否则下一个问题就无法实现。例如:孩子爱“耍无赖”,当孩子“耍无赖”时父母不应该总是谦让,也没有必要跟孩子讲大道理。家长可以不理他,好像不在乎,这样一来,孩子知道再闹也没有“好结果”,最终只有乖乖听话,所以一定要说到做到。五、注意孩子的细微进步孩子的毛病不可能一下子改掉,父母也不能操之过急,逐渐地实现改变孩子的行为。例如,孩子经常不写作业,这时如果孩子每天能开始写一点作业,父母就应该感到高兴,而且告诉孩子这就是进步,并给予及时表扬。如果家长要求孩子一下子过高标准,孩子达不到将会失望,孩子情绪也受影响,与其这样双方都垂头丧气,不如肯定孩子每一点细微进步,同时也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六、以表扬为主有些父母一听到有人“告状”或孩子行为不轨,就会大出手脚,恨铁不成钢。当孩子的不良行为有所进步,要及时表扬,用肯定态度爱护和关心,一个鼓励的眼神或一句简单的表扬都要胜过一堆喋喋不休的指责或过分的物质奖励。因为孩子是爱表现的,只需轻轻一夸,孩子就会高兴,精神上都得到满足。总之,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方法上要适当: (1)看是否涉及道德品质,应做到原则问题不放过,生活小节靠自律。 (2)一事一议,不要翻老账。 (3)要有耐心,不可操之过急。 (4)要以理服人,不要以事压人。 (5)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从而使他们重新树立起自信心,获得克服缺点的勇气和决心。


文森记事


看到这个题目时,我好像看到一个纠正者,还有一个被纠正的孩子,这是一种对立的关系,让人感觉紧张和害怕,可能会退缩和反抗或者被动的反抗,比如拖拉。不知道你的孩子会不会也有这样的表现?

让我们换个说法:如何让孩子习得好习惯?

这个关系是一个孩子以家长为榜样的学习关系,双方都是主动参与的,关系是和谐的,而且在融洽的关系里面,孩子会以向家长学习为荣,以父母为傲。

这基本上就做到一大半了。

还有一句心理学家提出的原则“不带诱惑的深情,不含敌意的坚决”,意思是说我不以某种目的为诱惑让你做什么事,比如你做了我就说人好,没做就说你不好,人身的批判和攻击容易引发逆反。不含敌意的坚决是说,当你感觉孩子的行为超过了社会的规范或规则时,你要告诉孩子,让孩子知道这是不可以的,但方式是不带敌意的,不要打骂和指责,但要坚决,态度不犹豫,比如“你不可以这样”简单明了地让孩子知道,这是被禁止的,这种表达不会带来矛盾和伤害,同时又能让孩子学习社会规范。对立的关系会带来负作用,所以家长费力不讨好,家长作为成年人,是孩子的榜样,在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中,也教会了孩子如何与人建立关系,一家人其乐融融。


心的海


如何改正孩子不好的习惯?

“我试着使用积极的养育方式,但总有那么一刻,我会陷入困境。不使用惩罚,我如何执行我定下的规则?一直提醒她应该做什么,直到气得脸发青?我做不到。如果不能使用武力,那我该怎么做才能让我的孩子听话呢?” -Lisabeth

如果你一直依赖威胁来让你的孩子配合,那么你就陷入了这个困境。在不使用威胁的情况下,怎样做才能让孩子乖乖听话?

简单的回答是:有比威胁更好的策略,因为惩罚或者威胁孩子只是暂时有效。

当然,这可能会让你的孩子暂时服从,但如果你没有教孩子控制那些驱使他做出恶劣行为的情绪,那么这种不良行为还会继续。

最终,孩子会反抗,你必须使用更高一级的武力。你可以把孩子拽到书桌前做作业,但迟早你会有拽不动的那一天,并且,他也没有学会自律。

更重要的是,你越经常使用惩罚,你的孩子就越不愿意配合。那些不依赖于惩罚的家庭会让孩子接受家庭期望和情绪调节的教育,这些孩子表现得更好,更愿意配合。

当然,你不只是希望孩子服从,你想培养一个愿意合作,愿意做正确事情的孩子。

所以暴力并不能让孩子们表现得更好。事实上,研究表明,惩罚会让孩子表现得更差。

原因如下:我们知道,刷牙、不打妹妹、不偷吃饼干,对你的孩子来说是最好的。但他不喜欢。事实上,他极力避免刷牙,打败他的妹妹,尽可能多吃饼干。他放弃他喜欢的事情的唯一原因是,他相信父母总是把他的最大利益放在心上。

但当我们惩罚他时,他开始认为,我们不再站在他的一边了。他觉得委屈。即使我们能让他明白他为什么受到惩罚,但他内心仍然感到委屈。(想想你小时候是不是也这样?)

更重要的是,威胁和惩罚并不能帮助孩子控制驱使他表现不好的坏情绪。最后的结果是,他独自承受着这些可怕的感受。他断定自己是个坏人。他越来越不想讨好我们了。

这就是为什么惩罚会破坏孩子好好表现的欲望。正如Alfie Kohn在回顾了关于这个问题的研究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惩罚会侵蚀人际关系和道德成长。”

但是我们可以激励孩子满足我们的期望,遵守我们的限制。以下是一些方法。

1、用爱的指引教导适当的行为

如果你的孩子不知道应该怎样做才是正确的,帮助他学习行为规范。如果他知道,但不愿意做,那就帮助他建立意愿。拿刷牙来说,你的任务是让刷牙这件事变得有趣,让孩子喜欢上它。

对于打妹妹这件事,你可以帮助孩子发展一种意愿,比如取悦你的意愿,成为一个好孩子的意愿,以及对妹妹的同情和爱。当然,他也需要一些机会和兄弟姐妹一起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

2、通过言传身教来教孩子调节情绪

孩子们通过观察我们如何处理情绪来学习如何处理情绪。

这是不是意味着你不应该生气?不。这意味着你要尽快冷静下来——在你开口之前。以各种方式让自己尽快平静下来,给孩子做好榜样。在你需要孩子配合的时候,如果你保持冷静,你会更有效地获得孩子的合作。

3、用同理心设定限制

想让你的孩子接受你的限制吗?清楚、友好地陈述这些限制,并理解孩子的感受。你的孩子知道他不能想要什么就有什么,但他也需要你理解他为什么难过,他也希望你知道他不是一个坏孩子。

如果有必要,友好地看着他的眼睛,让他知道除非他答应你的要求,否则你哪儿也不去。

“伊森,你知道我们的规矩是每个人晚饭后都要清理自己的盘子。我知道你等不及要看你的动画片了,但在你的盘子被清理干净之前不能看电视。我们开始吧。”(把孩子送回到餐桌前)

“我知道停止玩耍去睡觉对你来说很难。我敢保证,等你长大了,我就再也不催你去睡觉了好吗?”

这意味着,在你需要合作的时候,如果你设定了一个明确的限制,同时又能理解孩子的观点,你就最有可能得到孩子的配合。

4、通过帮助孩子表达情绪来帮助他管理情绪

即使我们总是很平静,但孩子们仍然有很强烈的感情和情绪。当我们接受孩子的感受时,即使我们限制他们的行为,他们也能学会控制这些情绪。

“你生妹妹的气。你可以告诉妹妹你需要什么,而不应该攻击她。”

有些父母可以接受孩子的悲伤,但是当孩子生气时,他们就会被激怒。事实上,孩子的愤怒是为了掩盖他的伤心、恐惧或无奈。除非他觉得足够安全,否则他不会向你展示那些更深层次的感情,他只会继续用“坏”或愤怒的行为把这些情绪表现出来。

这就是为什么在大的情绪爆发时,创造安全感是父母最好的反应。孩子感到越安全,他就越愿意告诉你在愤怒之下到底发生了什么。

5、让你的孩子修补自己的过失

当孩子们伤害别人时,他们自己也会感到很糟糕。他们需要一个机会来填补自己的过失,这样他们就能感觉自己依然是一个好孩子。

帮助你的孩子找到修复关系和弥补的方法。你的孩子能帮朋友拿毯子吗?他能和哥哥一起重建这座塔吗?他能给妹妹做一张卡片或帮妹妹做家务吗?

但如果你把这些方式强加到孩子身上,你就又回到了惩罚。如果你在你的家庭中树立了这种弥补的榜样,并期望你的孩子去弥补,你的孩子就会学会这样做。

请注意,所有的人都需要冷静下来,然后真诚地道歉。首先,帮助你的孩子表达他的感受。然后,和他一起思考怎样才能和对方相处得更好。

6、保护你们的关系

孩子们“表现”出来是因为他们爱我们、信任我们、想要跟随我们,但我们必须赢得这种程度的信任。我们通过控制自己的情绪来获得它,这样我们就能理解和同情孩子,并在她最需要我们的时候帮助她。

孩子们每天都需要身体上的依偎和打闹来感到亲近,他们需要我们的同情来帮助他们度过难过的时刻。你的孩子不配合你?重新沟通。

然后你会发现自己再也无须使用惩罚了。

分享一个适合学龄前儿童用得识字软件【猫小帅学汉字】,家里或者身边有适龄儿童的话可以去下载一个试试哦,这里面有丰富的童话故事,还有有趣的冒险任务,孩子可以和喜欢的童话人物一起学习汉字,不知不觉中对汉字产生兴趣。

更多育儿的资讯可以关注一下【4399小评果快乐育儿】


笨点点


一、判断是否习惯问题

我们要根据孩子年龄特点观察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是所有事情都表现的注意力不集中,还是部分事情?

一般来说,孩子兴趣所致,注意力集中时间就长;如果孩子不感兴趣,注意力集中时间就短。

另有研究表明,孩子越小,有意注意时间越短;反之亦然。3岁孩子有意注意时间约5分钟左右。随着年龄增加,有意注意时间增加。

所以,看孩子是否养成良好习惯,首先看孩子的兴趣,其次根据年龄特点判断。

二、如何培养注意力集中的好习惯?

首先,让孩子多做他感兴趣的事情。

其次,在孩子集中精力做事情时,不要随意打断。

第三,当孩子集中注意力时,运用正强化,减少负强化。即看到孩子进步多鼓励,少指责孩子“注意力不集中”。

良好的习惯是今后学习,生活,工作的基础,比知识学习更为重要。


悠然如云66


处于成长过程中的孩子,总会表现出一些不恰当的行为。如果父母听之任之,一旦这些不良行为习惯成自然,因此,专家提醒父母:不要忽视这些小小的坏习惯,赶快防患于未然,并寻求迅速制止的假装听不见你说话

  必纠理由:收拾玩具、自己拿水喝,当你提醒孩子做些他不爱做的事,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他仍然像没听见一样,这时你不能忽视了。因为这样下来传递的信息是漠视大人的指令无所谓。一次又一次提醒孩子等于是在训练他可以等待提示,而不需要注意你的第一次指令,如果你纵容孩子继续这种行为,你的孩子很可能会变得目中无人,并极有控制欲。

  制止方法:不要在房子的另一侧跟孩子说话,走到她面前,告诉他该做什么。谈话时,让他看着你,并且回答“好的,妈妈。”轻抚她的肩膀,呼唤她的名字,关掉电视都会有助于吸引她的注意。如果他不听话的话,告诉他后果是什么。


高琴214


建立明确的奖惩制度。如果真的是坏习惯,要明确的告诉他,让他改正,改正了要及时表扬和鼓励;不改正,批评甚至惩罚,当然首先要讲道理,让他懂得坏习惯的害处。必要的情况下,让他承担怀习惯的后果。比如早上起床磨蹭,就让他承担迟到的后果,有了这样的后果,会改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