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考生必須知道的80個詞,收藏學習

1

三去一降一補

答:指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

2

雙隨機、一公開

答:指在監管過程中隨機抽取檢查對象,隨機選派執法檢查人員,抽查情況及查處結果及時向社會公開。

3

三權分置

答:指形成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置、經營權流轉的格局。

4

河長制

答:指由中國各級黨政主要負責人擔任“河長”,負責轄區內河流的汙染治理。

5

數字經濟

答:指一個經濟系統,在這個系統中,數字技術被廣泛使用並由此帶來了整個經濟環境和經濟活動的根本變化。

6

數字家庭

指以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為基礎,各種家電通過不同的互連方式進行通信及數據交換,實現家用電器之間的“互聯互通”,使人們足不出戶就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獲取信息,從而極大提高人類居住的舒適性和娛樂性。

7

海綿城市

答::指通過控制雨水徑流,恢復原始的水文生態特徵,使其地標徑流盡可能達到開發前的自然狀態,從而實現恢復水生態、改善水環境、涵養水資源、提高水安全、復興水文化的城市建設目標。

8

深港通

答:指深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的簡稱,指深圳證券交易所和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建立技術連接,使內地和香港投資者可以通過當地證券公司或經紀商買賣規定範圍內的對方交易所上市的股票。

9

地條鋼

答:指“以廢鋼鐵為原料、經過感應爐等熔化、不能有效地進行成分和質量控制生產的鋼及以其為原料軋製的鋼材。”

10

殭屍企業

答:指已停產、半停產、連年虧損、資不抵債,主要靠政府補貼和銀行續貸維持經營的企業。

11

證照分離

答:指只要到工商部門領取一個營業執照,就可以從事一般性的生產經營活動,如果需要從事需要許可的生產經營活動,再到相關審批部門 辦理許可手續。

12

同線同標同質

答:指同一生產線、按相同的標準生產,使內外銷產品達到同樣的質量水準。

13

四大板塊

答:指要大力建設西部地區、東北地區、東部地區和中部地區。

14

單一窗口

答:指參與國際貿易和運輸的各方,通過單一的平臺提交標準化的信息和單證以滿足相關法律法規及管理的要求。

15

兩免一補

答:指免雜費、免書本費、補助寄宿生生活費。

16

三醫

答:指醫療、醫保、醫藥。

17

一帶一路

答:指“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18

全域旅遊

答:指在一定區域內,以旅遊業為優勢產業,通過對區域內經濟社會資源尤其是旅遊資源、相關產業、生態環境、公共服務、體制機制、政策法規、文明素質等進行全方位、系統化的優化提升,實現區域資源有機整合、產業融合發展、社會共建共享,以旅遊業帶動和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一種新的區域協調發展理念和模式。

19

工匠精神

答:指工匠對自己的產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更完美的精神理念。

20

雙創

答:指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21

經濟疲軟

答:指經濟增長速度減緩,增長幅度收窄。

22

智能製造

答:指一種由智能機器和人類專家共同組成的人機一體化智能系統,它在製造過程中能進行智能活動,諸如分析、推理、判斷、構思和決策等。

23

簡政放權

答:指精簡政府機構,把經營管理權下放給企業。

24

大水漫灌

答:指把水直接灌倒地裡,粗放經營、浪費水、在乾旱的情況下還容易引起次生鹽鹼化,必須堅持在區間調控的基礎上,注重實施定向調控,不搞“大水漫灌”,而是有針對性地實施“噴灌”、“滴灌”。

25

五位一體

答: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

26

四個全面

答: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

27

逆全球化

答:也叫“去全球化,逆全球化一般發生在經濟停滯甚至倒退之時,因為經濟不景氣往往會激發出激烈的民粹主義情緒,使他們更傾向於對世界經濟、國際貿易設置種種新的限制和關卡,以優先維護自己的私利。

28

三公消費

答:指政府部門人員因公出國(境)經費、公務車購置及運行費、公務招待費產生的消費。

29

貨幣M2

答:廣義貨幣是一個經濟學概念,和狹義貨幣相對應,貨幣供給的一種形式或口徑,以M2來表示,其計算方法是交易貨幣以及定期存款與儲蓄存款。

30

被脫貧

答:被脫貧就是沒有脫貧,被人說脫貧了。

31

“數字脫貧”

答:就是在辦公室裡面“摳腦袋”,憑空設想數據,憑自己想象填數字的一種現象。

32

放管服

答:指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的簡稱。“放”即簡政放權,降低准入門檻”。 “管”即公正監管,促進公平競爭”。 “服”即高效服務,營造便利環境。

33

新三板

答:指中關村科技園區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進入代辦股份系統進行轉讓試點,因掛牌企業均為高科技企業而不同於原轉讓系統內的退市企業及原STAQ、NET系統掛牌公司,故形象地稱為“新三板”。

34

“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

答: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35

五大發展理念

答: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

36

“五大思維”能力

答:戰略思維、創新思維、辯證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

37

“兩個倍增”

答:一個就是國內生產總值的倍增,一個就是城鄉居民收入的倍增。

38

“兩個同步”

答:一個就是城鄉居民收入水平要和經濟增長同步,另一個就是勞動者報酬要和生產率提高同步。

39

互聯網+

答:通俗來說,“互聯網+”就是“互聯網+各個傳統行業”,但這並不是簡單的兩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術以及互聯網平臺,讓互聯網與傳統行業進行深度融合,創造新的發展生態。

40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答:就是從提高供給質量出發,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矯正要素配置扭曲,擴大有效供給,提高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更好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需要,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會生產力水平,落實好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41

兩學一做

答:“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學習教育。

42

四個自信

答: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43

黨面臨的“四大危險”

答:精神懈怠危險、能力不足危險、脫離群眾危險、消極腐敗危險。

44

黨面臨的“四大考驗”

答: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

45

八項規定

答:是中共中央政治局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群眾的規定,強調要改進調查研究、精簡會議活動、精簡文件簡報、規範出訪活動、改進警衛工作、改進新聞報道、嚴格文稿發表、厲行勤儉節約。

46

四種意識

答: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

47

“四風”

答: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

48

三嚴三實

答:既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又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

49

四個“鐵一般”

答:鐵一般信仰、鐵一般信念、鐵一般紀律、鐵一般擔當。

50

黨的民主集中制“四個服從”

答:黨員個人服從黨的組織,少數服從多數,下級組織服從上級組織,全黨各個組織和全體黨員服從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和中央委員會。

51

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

答:黨委主體責任和紀委監督責任。

52

監督執紀"四種形態"

答:一、黨內關係要正常化,批評和自我批評要經常開展,讓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成為常態;二、黨紀輕處分和組織處理要成為大多數;三、對嚴重違紀的重處分、作出重大職務調整應當是少數;四、嚴重違紀涉嫌違法立案審查的只能是極極少數。

53

黨風廉政建設“一崗雙責”

答:各級幹部在履行本職崗位管理職責的同時,還要對所在單位和分管工作領域的黨風廉政建設負責。通俗地說,就是“一個崗位,兩種責任”,每位幹部既要幹事,還不能出事,一手抓發展,一手抓廉政,“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54

一案雙查

答:在查辦違紀違法案件的同時,一併調查發案單位黨委主體責任、紀委監督責任是否落實到位,做到有錯必究、有責必問。

55

黨的“六大紀律”

答: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群眾紀律、工作紀律、生活紀律。

56

好乾部“五條標準”

答: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於擔當、清正廉潔。

57

“三會一課制度”

答:“三會”是:定期召開支部黨員大會、支部委員會、黨小組會;“一課”是:按時上好黨課。

58

黨內政治生活“四性”

答: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戰鬥性。

59

黨支部七項組織生活制度

答:會議制度、黨日製度、黨課制度、報告制度、民主生活制度、黨員彙報制度、民主評議黨員制度。

60

黨的三大作風

答:理論聯繫實際、密切聯繫群眾、批評和自我批評。

61

黨的四項基本原則

答: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

62

我國基本國情

答: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63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答: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

64

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

答: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

65

“四有”新一代革命軍人

答: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軍人。

66

“兩面人”

答:表裡不一、欺上瞞下,說一套、做一套,臺上一套、臺下一套,當面一套、背後一套。

67

“尾巴主義”

答:放棄領導,迎合落後分子的錯誤意見的思想和行為。

68

軍隊政治工作的時代主題

答:緊緊圍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為實現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提供堅強政治保證。

69

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

答:忠誠於黨、熱愛人民、報效國家、獻身使命、崇尚榮譽。

70

治軍方式的“三個根本性轉變”

答:從單純依靠行政命令的做法向依法行政的根本性轉變,從單純靠習慣和經驗開展工作的方式向依靠法規和制度開展工作的根本性轉變,從突擊式、運動式抓工作的方式向按條令條例辦事的根本性轉變”。

71

我軍“兩個差距還很大”

答:現代化水平與國家安全需求相比差距還很大,與世界先進軍事水平相比差距還很大。

72

我軍“兩個能力不夠”

答:打現代化戰爭能力不夠,各級幹部指揮現代化戰爭能力不夠。

73

四個依法

答:黨委依法決策、機關依法指導、部隊依法行動、官兵依法履職。

74

“萬企幫萬村”行動

答:“萬企幫萬村”行動主要以民營企業為幫扶方,以建檔立卡的貧困村、貧困戶為幫扶對象,以簽約結對、村企共建為主要形式,力爭用3到5年時間,動員全國1萬家以上民營企業參與,幫助1萬個以上貧困村加快脫貧進程,為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打好扶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力量。

75

“一國兩制”

答:即“一個國家,兩種制度”,是中國政府為實現國家和平統一而提出的基本國策。按照鄧小平的論述,“一國兩制”是指在一箇中國的前提下,國家的主體堅持社會主義制度,香港、澳門、臺灣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長期不變。

76

“九二共識”

答:“九二共識”是各自以口頭方式表述海峽兩岸均堅持一箇中國原則的共識。其核心意涵是大陸和臺灣同屬一箇中國,兩岸不是國與國關係,明確界定了兩岸關係的根本性質。

77

“十三五”規劃

答: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簡稱“十三五”規劃(2016-2020年),規劃綱要依據《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編制,主要闡明國家戰略意圖,明確政府工作重點,引導市場主體行為,是2016-2020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宏偉藍圖,是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動綱領,是政府履行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責的重要依據。

78

“親”、“清”新型政商關係

答:劃出了健康政商關係的界限和底線。“甘蔗不能兩頭甜”,選擇從政就不要在從政中發財,選擇發財就應去合法經商,這是硬道理、明規矩。只有政商邊界清晰、彼此清白,各就其位、互不勾結,才能良性互動,共同推動整個社會健康發展。這不僅讓政商雙方有規可依、有度可量,更給黨員幹部和企業家之間怎樣打交道,指明瞭方向,劃出了底線。這對於打造綠色的政治生態、構建公正的市場環境、營造良好的社會風氣具有重大意義。

79

營改增

答:營業稅改增值稅(以下簡稱營改增)是指以前繳納營業稅的應稅項目改成繳納增值稅,增值稅只對產品或者服務的增值部分納稅,減少了重複納稅的環節。

80

精準扶貧

答:精準扶貧是粗放扶貧的對稱,是指針對不同貧困區域環境、不同貧困農戶狀況,運用科學有效程序對扶貧對象實施精確識別、精確幫扶、精確管理的治貧方式。一般來說,精準扶貧主要是就貧困居民而言的,誰貧困就扶持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