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行業不景氣,很多人受影響,憂心房貸還不起,該怎麼辦?

近10年的購房者,極少有不貸款的。很多老闆,哪怕能一次付清全款,他們也仍然向銀行貸款購房。為什麼?利息優惠啊……企業申請短期流動資金貸款,可沒這個利率。

由於疫情的影響,外貿形勢嚴峻。尤其珠三角一帶外向型企業,壓力更大。歐美各國都忙著保命,整個國家處於封閉狀態,怎麼做生意?原來的訂單被取消,新的訂單就別指望了。撐不住的,只有兩條路:一是削減規模,壓縮開支;二是清盤……這意味著很多人會失去工作。

沒有工作就沒有收入。沒有收入,怎麼供樓呢?唱衰中國經濟的人,為我們畫了一幅可怕的圖畫:三個月續不上按揭款,銀行來收樓,然後拿去低價拍賣,確保銀行本金不受損失……說的很嚇人。

外貿行業不景氣,很多人受影響,憂心房貸還不起,該怎麼辦?

如果按正常程序,這個邏輯也許成立。但是——別忘了這個但是:非常時期,這種情況不會出現。稍微懂點法律常識,就知道,任何合同書裡,都有一條,稱為“不可抗力因素”。哪怕合同書沒有寫明這一條,也不意味著它不存在。因為它是全人類的共識。

所謂不可抗力,是指合同訂立時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並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包括自然災害、如颱風、地震、洪水、冰雹;政府行為,如徵收、徵用;社會異常事件,如罷工、騷亂三方面——來自百度。

假設:我是一位普通員工,貸款買了一套住房;按揭15年,月供4800元。由於疫情影響,老闆接不到單,工廠倒閉了。我沒有收入,斷供了,銀行會來強行收樓嗎?

外貿行業不景氣,很多人受影響,憂心房貸還不起,該怎麼辦?

答案是:不會。具體分析如下:

1、疫情爆發,誰都無法預料。受影響的不僅僅是中國,而是全世界。滿足“不可抗力因素”免責的全部法律要件。既然是法治國家,就得遵守。

2、如果你是銀行行長,你會怎麼做?讓法院執行庭全副武裝,把一個失業者,全家老小趕到街上去……這不是給社會添亂嗎?你敢這麼做,除非行長當膩了,不想幹了。

3、請別忘記:受影響的,不是你一個人,是一大批人,是全世界。供不上樓,把人都趕到街上去……街上睡得下那麼多人嗎?世界上最愚蠢的總統,恐怕也不敢如此犯眾怒。

4、銀行收不到供樓款,會倒閉嗎?這個問題就更簡單了:絕對不會。2019年,六大國有銀行合計實現淨利潤逾1.1萬億元,相當於日賺31億元。利潤穩步增長。別低估國有銀行的實力。

怎麼破這個局呢?政府有的是辦法。比如:延緩期限,降低利息;同時加大投資,拉動就業,讓失業者重新找到工作,而且辦法很多很多。總之,決不會把斷供者趕到街上去,讓他們流離失所。這個信心,必須有。

想起一段陳年舊事:某友與妻子離婚,法院終審判決:兒子隨父親生活。可朋友的太太,死活不願意交出兒子,一拖就是幾年。朋友急了,幾次申請法院強制執行。猜猜法官怎麼說:你是想讓我帶人,強行幫你搶娃娃?別忘了人家是母親,娃娃是人家生的。你自己去協調,法院不能強制執行,要出人命的!

外貿行業不景氣,很多人受影響,憂心房貸還不起,該怎麼辦?

法官最後還勸慰說:如果你是位好父親,現在應該做的不是搶娃娃,而是多提供一些撫養費。孩子大了,他自然會認你;是你的種嘛,擔心什麼呢?我這位朋友,不僅碰了一鼻子灰,還被法官灌了滿滿一大碗雞湯。

我覺得這位法官非常棒。這樁特殊案例,法院雖然下了判決,但更多考慮了人性與親情。

銀行與客戶簽訂購房貸款協議,甲乙雙方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銀行只是當事人的一方,它的身份不是仲裁機構;更不是法院。它無權強行收樓。


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因為疫情失去工作,無法供樓的朋友:請安心住在自己的房子裡。那是你的家。沒人會把你趕到街上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