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歐洲和日本央行實行負利率,到底什麼是負利率?

茗茗之中-徐瑞


負利率通常是指存款利率為負數。歐美髮達國家的存款利率通常保持在零利率甚至是負利率。


負利率是有兩種,一種是名義負利率,一種是實際負利率。

名義負利率,就是我們所說說的實際利率為0,再通過收取手續費、管理費的形式,形成了名義負利率。舉例:2019年12月,德國慕尼黑一家叫做Volksbank Raiffeisenbank Fuerstenfeldbruck的地方銀行,成為德國第一家開始向個人儲戶收取存款管理費的銀行。根據該行官網信息,將對在該行開立儲蓄賬戶的新客戶收取管理費,費率0.5%,起徵點1歐元。存款零利率,還有收管理費,這就是所謂的名義負利率。



實際負利率,就是存款利率低於通脹率,形成的差額。比如存款利率2%,通脹有5% ,存款一年,實際的財富和購買力反而下降了。舉例:世界上的很多國家,包括我們中國,存款利率都是無法跑贏通脹利率的,這就是所謂的實際負利率。我們以我們的三年期大額存單為例,利率4,26%,而2020年一月的CPI5.4% ,二月的CPI5.2%,這就是實際負利率。


負利率,對於我們生活的影響還是顯而易見的。

首先,對於那些高固收的投資工具,風險會越來越大。現在負利率,而你購買的時候承諾你的卻是很高的收益,除非那個機構願意給你貼錢,實際中很少發生這樣的事情。負利率會迫使那些投資機構為了償付你的收益,而去選擇風險更高的產品,反而會增加你的投資風險。


其次,負利率會推高重資產價格,特別是房價。負利率會刺激人們的消費慾望,樓市確實是一個可以抵抗通脹的不錯資產,我們回顧2008年金融危機後,一旦市場裡面流通的錢多了,如果沒有強而有力的市場敢於,自然而然的錢就向了房地產領域,房價又是一波暴漲。


然後,利率降低會提高債券的價格,這就無形之中增加了企業的負債,埋下了企業暴雷的風險。原本企業的債券沒人要或者價格比較低,企業沒有發債的動力,現在債券幾個持續走高,企業更願意發債,負債經營,一旦出現問題,企業馬上就會掉入負債的深淵,很難翻身。


最後,金融風險驟增。由於負利率是存在套利空間的,套利資金活動頻繁,這就會加劇金融風險,不利於市場的穩定。


綜上所,負利率通常是指存款利率為負數。歐美髮達國家的存款利率通常保持在零利率甚至是負利率。長期的零利率甚至是負利率,絕不是一件好事,會造成金融領域重大的風險。


小黑看財經


負利率是存款利率小於同期CPI的漲幅,一般用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與CPI來比。對於老百姓而言,負利率意味著存款縮水,比如10萬元存在銀行,年底可以收到101500元(利息1.5%),而按照2016年7月份CPI1.8%的同比漲幅來看,今天這10萬元所能夠購買到的東東,未來1年後要花101800元。這就是說你的存款縮水了,所以老百姓更願意購買黃金、房地產等資產來保值增值。


艾米米


題主的問題並不明確,要先區分“名義利率”和“實際利率”,這兩種利率的“負利率”情況有著很大的不同,用最易懂的大白話來說——

名義利率:就是資金提供者(央行或者金融機構)給出的利率,沒考慮通脹。這裡專門討論央行,每次上下調整一點都會引起雞飛狗跳的那個利率,而這個貨幣工具,因為“零利率下限”的限制,在西方發達國家(美歐日)越來越不好用了,這也是次貸危機後,各國央行採取了很多“非傳統貨幣政策”的原因。

實際利率:按照物價水平調整過後的利率。很簡單,央行利率減去通脹率,就是實際利率。

為什麼要區分這個?因為如果討論“負利率”,現階段大家默認的都是“負實際利率”,這個在21世紀已經被專門研究過十幾年了,而且告訴大家,中國也是負利率國家之一。因為央行政策,中國在03年10月就進入過負利率時期,後來又反反覆覆,存貸款利率上上下下,通脹持續走高,總體來說,中國在21世紀,負利率時間基本上40%以上……所以這個問題——負利率對經濟的影響,是很宏大的問題。

在而比較罕見的全新領域——“負名義利率”,是09年瑞典央行第一次突破了零利率下限,被稱為“全新的領域”。

說幾點吧~

1,負利率對經濟發展的影響。還沒有統一的結論。

比如說不利於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21個發展中國家的利率政策進行研究時,發現實際儲蓄利率與實際GDP的增長率之間存在著強正相關關係。正利率國家的實際GDP增長率,高於弱負利率國家;而強負利率國家的實際GDP的增長率最低。(83年的研究)

也有提出相反觀點的,紐梅和派瑞提出了不同觀點——他們特別關注了實際利率和經濟週期的相關性,並就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情況進行比較。他們認為發展中國家的負利率出現並領先於經濟上升期,發達國家的負利率出現並滯後於經濟下降期,並且得出了更具普遍意義的結論:發展中國家的實際利率變化是逆週期的並領先於經濟週期波動,而發達國家的實際利率變化是順週期的並滯後於經濟週期波動。

從我國的角度說,謝平指出——在我國資本市場發展程度不高的情況下,負利率還無法形成儲蓄存款向資本市場的大搬家,指出儘管負利率會對居民儲蓄形成實際收益的損失,但是我國國情支持了高儲蓄與負利率並存的態勢。不知道這算不算有趣咩……

負利率是對資金價格的扭曲,長期持續對市場一定是有所損害的,但是短期負利率對經濟的刺激的案例國內外都有,所以有利有弊吧~

2,對資產價格的影響。

關於負利率對資本市場作用的研究,伯南克指出,聯邦基金利率意外變動25個基點,將會使股價反方向變動0.75~1.5個百分點,也就是利率政策對股價的乘數效應僅為3~6倍,因此認為負利率對股 票價格具有一定的推高作用(剛才說的經濟短期推動之一)。

在負利率對金融危機的影響上,懷特認為,如果負利率在較長時間持續,邊際投資項目就會得到融資滿足,信貸就會膨脹,就會導致投資和資產價格的上漲。在某個時點上,這些邊際的投資項目就會失去其生產的可持續性,然後發生破產,從而導致持續嚴重的經濟衰退和資產價格的迅速下跌,引發金融危機——這段,是不是有點似曾相識呢……這也是國內一些狀況的一個解釋吧~=====================================================================

下面討論討論負名義利率~大白話說,就是“我借給你錢,我還得給你利息求著你拿”。(大家別想歪了,我們都知道我們去銀行存錢實際上是把錢借給銀行,沒錯吧~)

先說零利率下限這個概念,很好理解~費雪1896年最早 提出了這個問題——如果一種商品可以無成本地持有,那麼以這種商品計價的利息就不能為負。這就意味著如果持有貨幣是沒有成本的,但將貨幣借出卻收到負的利息,那麼沒有人願意將貨幣借出,相反會持有現金。

大家首先要理解一點,由於物理貨幣的存在,在需要付錢才能存錢的負名義利率的情況下,使得人們可以冒著被盜竊、搶劫等風險,選擇自己持有貨幣(床底下)而不存入銀行,這使得銀行公佈負名義利率將無法發揮實際作用。

這從理論上就限定了央行名義利率為0的下限。

很多學者為了突破零利率下限做了很多理論假設,這不知道算不算有趣~

麥金農認為——貨幣當局應通過宣佈正的通脹目標,來引導公眾產生通脹預期~這是提高預期通脹率以加深負利率,這是要繞過零利率下限的節奏。

布伊特討論了制定負名義利率政策的可能性,以及實現負名義利率的三種方式:一是廢除本國貨幣;二是徵收貨幣稅,即對於持有貨幣收稅;三是分離貨幣的三種功能,並且引入一種新的貨幣計價方式來實現負名義利率。

著名經濟學家、美國總統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曼昆(啊,億千萬學子的老師~)和日本中央銀行進行過深入探討。曼昆提出 “序列號抽獎計劃”,即定期地禁止印有某些數字打頭的序列號的貨幣流通,這樣就能使持有貨幣有了成本,刺激消費。另外一種方法就是“採用瞬間通貨膨脹的方法來解決問題”,即通過製造迅速的通脹,來短期增加民 眾購買力刺激經濟。

而日本央行的想法比曼昆具有中國特色的“搖號流通法”走得更遠更激進——就此提出過廢除物理貨幣的設想:如果將貨幣都電子化,統一貨幣形態,中央銀行就容易實現負名義利率屆時人們會預期到自己賬戶中的金額變小,這將刺激他們消費,同時他們也將根據央行公佈的負名義利率,準確預期金額的變化程度,因此也不會帶來恐慌性的消費。(但是比特幣出來後,所有的中央政府反而來限制它,也是有趣)

當然,以上都是理論而已,遠遠沒有實踐,這等世間一等一的大事,不出大變化或者大困局,誰也不敢實踐~


李傲文


歐洲與日本央行都實行了負利率,日本央行將基準利率從此前的0.1%下調至-0.1%,這是該行五年來首次調整基準利率。該行決定不使其量化和質化寬鬆計劃的規模超出目前的每年買入80萬億日元資產的水平。2014年6月,歐洲央行(ECB)成為首家實行負利率的主要央行,目前該行隔夜存款利率為-0.3%。

那麼,日本和歐洲為何要實行負利率呢?

首先我們要了解清楚,什麼是負利率。一般情況下,我們的錢存入銀行定期,是有利息的,所獲得的利息除以本金,就是利率,利率越高說明利息越高,大家越願意存錢到銀行。而現在日本和歐洲,實行負利率,也就是說,你存錢到銀行不但沒有利息,你還得虧錢,你存100000到銀行,幾年之後取出來就只有99000,這樣就沒有多少人把錢存在銀行了。

不把錢存在銀行,這就是日本政府和歐洲各國政府的目的,就是為了讓老百姓把存在銀行裡的錢取出來,去消費,去刺激經濟。這兩個地區的經濟發展已經嚴重疲軟了,而自己的國民慾望又低,許多人不怎麼想消費,導致CPI時而為負。消費是拉動經濟的馬車之一。

除了將銀行利率轉為負數外,各國政府,包括日本和歐洲,都在加速發行貨幣,刺激貨幣貶值,讓貨幣通脹。貨幣通脹就是貨幣貶值,購買力下降,當貨幣購買力下降時,民眾第一反應就是把錢花掉,要不然就白白貶值了,這也是政府刺激民眾消費的有效手段之一。


天天說錢


日本央行負利率震驚全球

日本打響第一槍,貨幣戰爭的陰霾再度籠罩全球。

日本央行的這一決定讓市場“震顫”。這可能是今天乃至本週,國際市場上最具爆炸性的消息。

分析認為,日本央行採用負利率,加大了包括中國央行在內其他央行進一步放寬貨幣政策的壓力。這一決定將加劇美聯儲與其他地區之間的貨幣政策分化程度,進而推動美元走強。

目前,歐洲央行已經暗示可能於3月擴大寬鬆規模。中國央行雖然“死扛”著不降準,但已經通過各種工具釋放了大量的流動性,而且市場預計隨著現有流動性工具到期,中國央行仍在春節後實施降準。

而就連美聯儲對於今後是否會加息也開始猶豫起來。不僅達里奧、索羅斯多位大佬稱加息是個“錯誤”,美聯儲在最新利率聲明中也暗示,全球局勢的惡化可能影響到加息進程。

儘管市場對日本央行在未來某一時間加碼寬鬆有預期,但彭博對42位經濟學家的調查顯示,僅有6人預計日本央行今日加大刺激力度。今日宣佈實施負利率的決定讓市場“震顫”,也暴露了QQE政策的侷限性。

彭博援引日本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 Hideo Kumano稱,“這是一個驚人的、戲劇性的舉動。”

新一輪貨幣大戰一觸即發

自去年12月美聯儲加息之後,日本央行成為全球第一個實施寬鬆政策的主要央行。這也令貨幣大戰的陰霾再度籠罩全球。

瑞穗銀行策略師Ken Cheung稱,日本央行採用負利率,加大了包括中國央行在內其他央行進一步放寬貨幣政策的壓力。這一決定將加劇美聯儲與其他地區之間的貨幣政策分化程度,進而推動美元走強。

事實上,早在全球市場一片水深火熱之際,歐央行行長德拉吉就曾釋放明顯的鴿派信號,暗示3月可能採取更多行動。他表示,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全球市場動盪,都給歐元區經濟復甦帶來挑戰,歐央行可能在3月會議上加大刺激力度。

德拉吉當時說,歐央行行動“沒有限制”,歐央行會動用使命範圍內一切可能的工具。歐央行準備好了擴大量化寬鬆規模,包括克服流動性約束。他表示,對於任何工具,歐央行將會確認沒有技術上的限制,不受規模的約束。

而德拉吉之所以如此熱切的推動寬鬆,主要還是因為實施了近一年的QE並沒有起到預期的效果。去年12月,歐央行預計2015年歐元區通脹僅為0.1%,距2%通脹目標的距離越來越遠。然而當前油價較12月時下跌了40%,表明未來幾個月CPI還會繼續下跌。

而且日本央行更是信誓旦旦的表示,如有必要將進一步降低負利率,將毫不猶豫地再度加碼政策力度。大有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味道。

人民幣貶值壓力增加

興業證券分析師王涵認為,隨著歐洲和日本央行釋放進一步寬鬆的信號,在更多地盯住一籃子貨幣的情況下,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可能會有貶值壓力。

“而一個潛在的風險點在於,如果日歐央行的寬鬆能夠幫助美國金融市場風險的緩解,可能對美聯儲的未來貨幣政策節奏產生影響,對人民幣造成進一步的壓力。”王涵表示。

穗銀行策略師Ken Cheung稱,日本央行決議或促使中國及亞洲其他央行放鬆貨幣政策。

事實上,在日本央行公佈利率決議後,離岸人民幣莫名“躺槍”,對美元一度大跌0.26%,印證了上述分析師的說法。

降準在路上?

除了貨幣貶值,中國同樣面臨著不小的寬鬆壓力。但中國央行始終頂住壓力,用逆回購、MLF、SLO等公開市場操作平滑流動性,釋放降準壓力。

央行公開市場今日將進行2600億元28天期逆回購操作、8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公開市場本週淨投放5900億元,創2013年2月來最大規模。上週為淨投放3150億元,央行已連續四周實現淨投放。

對此,華僑銀行駐新加坡經濟學家謝棟銘評論稱,中國央行堅持不降準,轉為增加春節前後公開市場操作場次,主要是在當前人民幣壓力較大的情況下,先要安內,確保國內跨節期間流動性穩定。

央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稱,央行19日安排6000億元以上的資金予以支持,有替代降準作用的含義。馬駿同樣明確表示出對匯率的考量,“如果過度採用降準的措施,可能導致對短期利率過大的下行壓力,不利於穩定資本流動和匯率。”

從央行表態及近期投放流動性操作方式來看,春節前降準可能性已大概率降低,不過鑑於節後大量資金到期,且不論是從基本面,還是外匯佔款持續下降,都要求適當下調存準率以支撐經濟和補充資金外流缺口。降準料不會缺席。

國信固收董德志團隊認為在當前中央銀行暗示不採用降準措施條件下,春節後大量公開市場28天品種以及MLF到期後,由外匯佔款所導致的長期資金缺口必須由降準來對沖,因此降準的時間點一定在3月底或4月初。

A股遭“轟炸”咋辦

上述分析反饋到股市,“跟我讀研報”認為,無論是資本管制加強、還是下一波人民幣貶值潮加快到來,都對A股低位信心修復不利;而短期放水疊加扭曲操作難以直接推動A股上漲,因為A股當前表現不好的問題不在於流動性緊張。

刀鋒也吐槽,中國又陷入兩難境地——想穩定人民幣匯率,就必須收緊流動性,若收緊流動性,股市必然大跌;如果不維穩匯率,搞大放水救股市,則人民幣一定加速貶值!

但刀鋒有一點不明白:歐元日元都在搶著貶值,人民幣為何就不能貶值呢?出口都這麼差了,匯率裝逼給誰看呢?(由於不能妄議中央大政方針,此處省略一萬字……)

刀鋒強調:“股市投資,重在順勢而為!與趨勢對抗,會死的很難看!”。目前的A股仍走在下跌趨勢中,建議繼續以熊市思維應對。控制倉位,謹慎抄底!耐心等待央行“貨幣匯率”政策的轉變。

日元逃跑了,憑啥逼人民幣挺住?

為什麼美國和歐洲允許日元貶值,而不允許人民幣繼續貶值?

日元貶值,當然對日本經濟構成刺激,有利於其繼續復甦。事實上,在持續寬鬆的貨幣政策作用下,日本經濟近期已經有了某些向好的跡象,只是基礎非常不穩定。

日本經濟好了,對全球經濟、中國經濟當然有促進作用,畢竟日本是第三大經濟體。但另一方面,如果其他國際匯率保持穩定,則日本在出口上肯定會佔便宜。比如中國商品在跟日本商品競爭的時候,競爭力就會下降。所以

,日元貶值雖然短期會刺激中國股市,但長期對中國經濟有不利的一面,這一點不容忽視。

此外,我們可以看出,在匯率問題上美國日本和歐洲,以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採取了雙重標準。很多小國,比如阿根廷、阿塞拜疆匯率腰斬,他們採取了放任態度。對於日元和歐元的貶值,大家也好說好商量。

文/筆者;專注研究貴金屬,對瀝青、銅、白銀、天然氣等貴金屬投資有興趣卻無從下手或者已經在接觸卻並不理想的朋友,唯一官方薇-信:gds88466

但人民幣貶值的時候,麻煩就來了。

不僅美國財長打電話過來干預,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也多次表態或者打電話過來干預。就在幾天前,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在達沃斯論壇上還向中國支招,讓中國不惜採取更加嚴格的外匯管制,以穩定人民幣匯率。

前兩天,德意志銀行還建議主要經濟體,通過簽署新的“廣場協議”以支撐人民幣匯率,並遏制美元升值。

雖然從國內改革的潛力、市場的潛力上看,中國的確遠比歐洲、日本大,前景也遠比他們光明。從中國的長遠發展考慮,或者說從戰略角度看,深化改革、增加家庭收入、啟動內需、增加中國製造的附加值,都是我們應該走的路。但短期來看,或者說當前戰術上,中國也需要讓高估的匯率通過市場得到矯正。

我們看到,近期人民幣匯率保持了穩定,為此央行放棄了降準降息,只能通過頻繁的逆回購、SLO、MLF等中短期工具增加市場流動性,這也是近期中國股市承壓的一大原因。

所以,未來中國的匯率政策應該主要從國內經濟的需要出發,不能只考慮美日歐的壓力。人民幣國際化,以及人民幣在2016年9月30日之後順利納入SDR貨幣籃子固然重要,但如果真的到了萬不得已的時候,該放棄、該推遲的也要敢於放棄和推遲。



園藝冷知識


小招邀請了理財達人來回答這個問題。

什麼叫負利率?

通常來講,負利率指的是存款利率為負。當前歐洲部分國家實行的就是負利率政策,典型的是瑞典、挪威,此外日本也實行過負利率政策。

那麼負利率政策到底是怎麼樣的一種情況呢?



以日本為例,在經濟不景氣之時,常規的刺激措施並不能改變銀行不願發放貸款的意願,但當日本央行開始對銀行超額繳存的資金徵收負利率後,銀行如果不作為,資金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變少,刺激銀行主動尋找相對較好的機會放貸。

資金貸出後,有的轉化為投資拉動經濟,有的轉化為股市或債市的資金推動資本市場的表現,從而達到強力刺激經濟的效果。

對於普通大眾也一樣,當實行負利率的時候,如果資金存在銀行中不但不會獲得利息,反而會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減值。這時為了避免減值,大眾就會取出存款,進行消費,這就會刺激經濟的發展。

因此,當經濟發展面臨困境的時候,央行就有可能採取負利率政策,此外為了穩定幣值,央行也可能採取負利率政策。

譬如歐債危機時受影響小、更加安全的北歐數國,為了緩和資金瘋狂流入的趨勢,減緩本幣升值壓力,央行主動降息至負利率,降低本幣的吸引力,從而達到了穩定匯率的效果,同時也能增強本國商品出口的競爭力。

以上回答來自理財達人,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招商銀行App


一、負利率政策通俗來說就是在銀行存款的利率(如年息2%),低於物價年均上漲幅度(上漲3%),在這種情況下,存教1年後是102,而物價1年後是103。顯而易見的是錢越變越小,錢越來越顯得不值錢。二、錢越變越少顯然為普通老百姓所不樂見,而卻無可奈何。誰也不傻吧!但其對貸款購房者,對辦企業、搞實體經濟的人卻是好事一樁,減少了其貸款利率負擔。三、縱觀世界趨勢,執行負利率政策是個大趨勢,該買的東西要買。錢反正是貶值趨勢無法阻擋。一切靠自已拿掐。


留研


股神巴菲特日前接受採訪時表示:“負利率是現在全世界最重要的事情,但我不知道答案,它使我感到困惑,但並沒有嚇到我。”負利率到底是怎樣一種情況,能讓身經百戰的股神老爺子都不知道答案呢?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下負利率的歷史。

什麼是負利率?

我們把錢存進銀行,銀行付給我們利息。這條規則在現在中國的絕大部分儲戶看來,這是天經地義的。但是現在出現一種情況,你把錢存進銀行,銀行非但不付給你利息,同時你還要向銀行繳納管理費,比如你在年初存進100元在銀行,一年後取出來,只能拿到95元。這就是所謂的負利率。是不是有點毀三觀!負利率實際上包含多個含義,最為直觀的理解就是政策利率為負,如央行指導的基準利率為負。我們知道利率一直是所有國家作為宏觀經濟調控的重要工具之一。

根據剩餘價值理論,工人拿到的工資,永遠要小於他們所創造的價值,這樣資本家才能賺取利潤,否則就會虧本從而停止生產。與此同時,資本家不會把他們所賺取的全部利潤拿來投資,工人也不會把全部的工資拿來消費,這樣的結果就是,市面上的貨幣永遠不夠買全部生產出來的商品。這就會導致通縮,然後商品的價格持續下降,直到市面上的所有貨幣能夠買下所有的商品為止。但是商品價格的持續下降會產生更惡劣的後果,人們認為未來的商品價格比較便宜,就存著錢不願意購買商品,這就導致消費下降。消費下降又會進一步促進商品價格的下跌,這會重創資本家,不僅虧本且滯銷,以至於不願再生產。工廠不生產,工人就會失業,工人失業,就更沒人消費商品,從而形成惡性循環,導致經濟危機。所以要避免經濟危機就需要做兩件事,一是確保商品價格上漲,二是確保是市面上的貨幣足夠購買所有的商品。為了保證這個目標,我們就要讓資本家將利潤投資出來,讓工資將工資拿來消費。這時候國家就會降息,讓存款收益低於投資收益,迫使存款被拿去投資消費,讓市面上的貨幣供應達到平衡。所以,當投資的利潤越來越低時,很多資本家就會將資金存在銀行,減少投資,市面上的貨幣供應量的缺口就會越來越大,這時候利率就會一降再降,直到零利率。如果市面上的貨幣還是不夠,那就實行負利率。

負利率的時間軸

20世紀90年代,日本陷入長期通縮,名義利率幾乎接近0。這是我們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接近負利率。

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主要發達國家將政策利率降低至接近零。

2009年,瑞士將存款準備金下調至-0.25%,成為全球第一個實行負利率政策的國家。

2012年,丹麥為了保持匯率穩定,將利率調整至-0.2%。

2014年6月,歐央行將存款利率降低至-0.1%。

2016年,日本為了儘快實現2%的通脹目標,也開始採取負利率政策。

以上就是負利率大致發展的一個時間軸,從上面幾個國家實行負利率的背景來看,負利率的主要目標有兩個,一個是穩定匯率,如丹麥和瑞士,歐債危機期間,資金紛紛逃離歐元區,轉向同屬歐洲但未加入歐元區,且國際評級高的丹麥,導致丹麥貨幣升值,一個國家貨幣升值,直接導致出口的商品價格上漲,不利於出口。2012年7月,丹麥將利率調整至-0.2%。2014年6月,歐央行宣佈開始負利率,導致資金大量流向瑞士,瑞士法郎再度升值,2014年12月瑞士央行宣佈,對活期賬戶超出限額的部分徵收-0.25%利率。二是抵抗通縮。如日本,金融危機中的主要發達國家都是為了抵抗通縮,刺激投資和消費。

希望以上的梳理,對大家的理解有一定的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