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保险+区块链”是一桩好姻缘?

自从10月24日区块链获得“核心技术自主创新重要突破口”的国家级首肯,因“传销币”、“炒币”等骗局而名声不佳的区块链概念迎来了逆风翻盘。

一时间,资本圈、创投圈、普通股民、上市公司等各方纷纷躁动起来,讲区块链故事,绘区块链蓝图。

抛却概念和资本的浮躁,回归区块链技术本身,其具有的去中心化、可溯源、安全隐秘等特性与保险业性质极为贴合,区块链与保险的唯一性、时间性和效率性也有着天然的缘分。业界普遍认为,保险是区块链技术应用的典型场景,区块链是保险创新的重要力量,也是我国最有可能在保险行业普及和推广的未来技术。 基于区块链的开放性、可拓展性、成本最低且执行效率提升以及计算服务范围提升等特点,区块链技术可在保险行业的产品开发、风险防范、流程优化以及相互保险等领域具有较广泛的应用价值。

保险界对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可以追溯到2016年。当年,英国劳合社承保了由某公司运用区块链技术对Uber的实时保险服务;欧洲保险巨头安联集团将基于区块链的智能合约运用于处理巨灾互换和巨灾债券交易,让此类业务的结算时间从原先的数月缩短到了数小时。我国保险业界在区块链技术应用创新方面的实力也不容小觑。2019全球区块链企业发明专利排行榜(Top 100)统计显示,3家中国知名险企进入了该榜单的TOP30。

为什么“保险+区块链”是一桩好姻缘?

智能合约KO传统保险“理赔难”

“理赔难”是传统保险业的老大难问题,根源在于保险公司和投保人双方的互不信任。在传统的保险生态下,一旦发生保险合同约定的风险事件,投保人的举证和保险公司的核查程序必不可少。理赔调查员需要对理赔案件的真实性和赔偿金额做出评估,而当投保人和调查员之间就某些条款的理解出现分歧时,双方就会产生难以调和的矛盾。此外,投保人和保险公司之间往往都因潜在的骗保、拒赔等问题而彼此不信任。只要发生了这些情况,保险公司将不得不承担额外的运营费用,而这些费用经常会以保费上升的形式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业内人士认为,建立在区块链底层技术上的智能合约将为这一问题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法,即利用区块链智能合约实现基于事件触发的自动赔付,免去了人工干预的中间流程,较大地提升理赔流程效率,实现理赔资金及时到账,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投保人,彰显保险“雪中送炭”的初衷。

保险合同智能合约化的逻辑建立在对基本保险合同用“如果-那么”的语句进行数字化改造,并且编制成一套代码,整个合同状态的处理都由区块链底层内置的智能合约系统自动执行,全程透明、不可篡改。这种改造与保险合同的“经合同双方同意,如果某一独立事件发生,保险公司将支付一笔费用”的内在因果相吻合。它的运用可以帮助保险公司降低运营成本,同时也有利于解决盘亘在消费者和保险公司之间已久的互相信任问题。基于此,保险业界认为智能合约可被运用于开发巨灾保险、天气保险、航空延误保险、个人寿险等符合“如果-那么”句型的保险产品。

以个人寿险为例,它是典型的“如果-那么”型保险产品。寿险合同的偿付是以被保险人的死亡为触发条件的。尽管这种保险的理赔处理起来比较简单,但是也会出现各式各样的问题。比如,被保险人可能拥有多份寿险保单,而受益人却不知道;或者受益人丢失了保单原文件。在这些情况下,尽管投保方没有恶意,保险公司也没有主观上拖延理赔,但是双方仍要经历举证、核查的流程,造成理赔效率降低,额外费用增加,对于双方都是一次糟糕的体验。

在智能合约的生态下,保险合同都是电子化的,并被保存在区块链账本之中,无法被人篡改。相比于投保人自己管理纸质保单要面临的保单丢失、意外销毁等风险,智能合约保险合同免除了投保人自行保存保单的麻烦,而且不论是保险公司,还是投保人或受益人,他们随时都可以通过区块链来了解保单中的详细内容。相比于让受益人通知保险公司,智能合约可以通过预言机(oracle)对特定信息源进行监控,在自动获得被保险人死亡的信息后,及时通知保险公司。智能合约的高度透明化和自动化的运作模式,让投保方可以更加省心,而保险公司的运营费用也将得到有效控制。

数据安全仍是区块链的痛点

在智能合约保险合同的实践中,欧洲某保险巨头已开发出一款为航空旅客提供航班延迟自动赔偿的保险产品——如果航班延迟超过2小时,该产品将会向乘客进行自动的费用偿还。该公司将区块链用于记录保险产品购买,并且使用区块链上的智能合约来触发自动支付。整个过程都独立于保险公司的判断,对于投保人来说更加公平。

当前,智能合约保险合同只是保险业依托区块链技术进行创新应用的众多尝试之一。除了智能合约,通过电子存证、智能合约等方式,保险公司可将区块链技术贯穿至动态定价、保险签约、数据运营和保险资金运用等方面,从而实现降低产业成本、提高交易效率的目标。此外,区块链技术还可以帮助保险业的营销方式突破传统营销空间,通过精准化营销搭配特定的情景模式获取客户。其次,对于互联网保险饱受诟病的信用和安全两大问题,运用区块链技术可以有效保护保险消费者隐私和权益,降低互联网保险成本并提高网上交易的真实性和安全性,从而推动行业转型发展。

经过近5年的发展,当前业界普遍认为,我国保险业进行区块链创新应用的过程中,“概念导向”的问题较为突出,一些项目并不是针对和解决行业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而是“为了区块链而区块链”,少数项目甚至只是为了炒作概念,导致项目的生命力不强,结果往往是无疾而终,不了了之。另外,数据和信息安全问题也是区块链技术难以言说的痛。据一家从事智能合约审查的安全公司称,在他们所审查过的智能合约区块链项目中,约有60%的项目至少存在一个安全问题。

对此,某知名互联网保险公司的一位高管表示,尽管区块链可在保险业发展过程中充当重要角色,但对于业务创新,要加强对区块链技术的引导和规范,积极探索其发展规律,加强对区块链安全风险挑战的应对能力。

【本文参考了中商产业研究院、区块一点通、中国证券报、人人都是产品经理、Odaily星球日报、互联网保观,36氪,光明日报等发表的相关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